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佳林 《云南金融》2012,(2X):132-132
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凸现,金融危机已经迅速的演变成为了席卷全球的一个金融危机,并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十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这就使得金融危机成为了全球焦点,在一个地区里面以及地区之间,金融危机所溢出来的机制对于研究其自身的效率性和破坏性具有的意义一直都十分重要,通过对金融危机的研究,不仅仅能够使我们得到很多启示,同样能够使金融危机发生以及未来危机益处效应采取完整的预防措施。本文中,笔者就对金融危机、财政注资和市场波动关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
郭锦业 《时代金融》2013,(9):157+25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全球的实体经济,全球的经济陷入衰退局面。作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投资萎缩、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等。研究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提出中小企业的应对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危机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总是在经历这样一个轮回:当全球性危机爆发时,各国之间能够求同存异、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危机,然而当危机接近尾声时,国别利益就常常会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各种国际冲突和摩擦就接踵而至。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当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之际,汇率战与贸易战的阴影不期而至,与全球金融海啸最黑暗时期各主要国家的集体行动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契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成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保险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只要紧紧抓住保险业的本质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金融危机就能成为拉动保险业发展的契机。要使危机能够拉动保险业的发展,首先要转变经营理念,使保险业恢复它的本质功能。危机拉动保险的关键是产品开发,要大力进行抗风险的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社会应对金融危机中需求的保险产品;同时在金融危机中完成保险市场转型,彻底改变保险业的形象,真正实现保险业从以保费为中心的市场转变为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粮食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粮价暴涨的严峻挑战.本文就国际粮食价格暴涨的特点及原因展开分析,并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6.
林乔乔 《金卡工程》2010,14(2):173-173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得国际贸易的繁荣景象破灭,原材料价格的巨大波动,和商品需求的减少导致的价格降低,引发大量的国际贸易合同面临无法履行的问题。此时,出现不少贸易合同当事方试图利用金融危机为理由来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金融危机是否能够成为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法定事由?本文将通过对金融危机的法律性质的探讨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我国北部沿边口岸进出口贸易而言,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和影响日渐显现。国内进出口企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后果,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回购市场健全成熟与否对于防范流动性危机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回购市场的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结合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认为,有必要在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引入CCP清算和回购第三方服务,它们在危机时刻能够有效降低回购市场的整体信用风险,维持市场流动性。同时,还应该妥当协调抵押品变现问题,提高抵押品的利用率,以及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回购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我国北部沿边口岸进出口贸易而言,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和影响日渐显现。国内进出口企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后果,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10—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2010年的世界经济焦点迭起,但国际金融市场依然相对稳定。然而,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却充满不确定风险压力,金融危机担忧将会再次成为现实,金融危机冲击将在所难免,个别地区和国家将会出现金融危机的严重局面。当前及未来的世界经济复苏以及发达国家复苏或发展中国家增长强劲并非乐观,因为这是在全球付出巨大代价的前提下得到的结果,不仅没有完全摆脱危机,相反酝酿另外一场新的危机,全球未来前景难以预料甚至超出预料。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而且导致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这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2.
王光宇 《银行家》2007,(7):10-15
研究那场危机背后的触发点的生成和累积过程,能够帮助我们今后在新的危机来临时,不致深陷其中。十年前发生在东南亚国家的那场金融危机尽管已经逝去多时,但危机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和场景似乎仍历历在目。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十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贸易与金融的自由化、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及IT技术的发展推动  相似文献   

13.
唐斐 《投资与合作》2011,(10):65-6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以及预防金融危机方法讨论中.危机管理时期货币政策运用成为这一问题的热点:危机期间应采用怎样的货币政策以最大限度减少危机的危害以及如何快速摆脱危机?危机后期货币政幕如何继续发挥作用?这篇比较式文章将选取中美危机的货币政策相关方面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西南金融》2009,(2):20-21
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挑战。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的主要不利影响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和战胜危机的三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阿媛 《中国外资》2011,(10):185-185
在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企业的外部需求大幅萎缩,从而使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伴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不断出台,各国先后从危机中逐渐走出,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世界经济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更为谨慎的消费,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那么,我国如何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来面对这一外部需求的变化,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虽然在各国以及全球的努力下,全球经济逐步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慢慢恢复,但是对金融危机的讨论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按照危机形成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行成因及性质特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金融化发展趋势的加深,全球金融风险带来的破坏性、传染性更大。因此,合理的运用存款保险制度将成为金融安全网络中的重要手段。存款保险制度的科学运用能够及时遏制金融危机的到来,能够避免由此而产生的恐慌、避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本文将就存款保险制度对农商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随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加快实施,国际经济形势开始出现企稳迹象,但失业问题依然困扰着一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女性比男性更易遭受失业潮的冲击。同样,金融危机对我国失业人员尤其是失业女性创业的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她们感受到了经济寒冬给企业带来的阵阵寒意。那么经济危机到底对失业女性的创业活动带来哪些危机?她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在危机中寻找转机,确立生存之道呢?文章就上述问题以及相对策略作以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19.
姚群仙 《云南金融》2011,(4X):171-171
虽然在各国以及全球的努力下,全球经济逐步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慢慢恢复,但是对金融危机的讨论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按照危机形成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行成因及性质特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危机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蔓延开来。对贸易保护主义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一针催化剂,而美国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使贸易保护主义呈进一步铺张的趋势,这将会使全球经济遭遇更大困境。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状况下,扩大开放市场不仅是克服危机的有效手段,也将为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稳定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奠定牢固的基石。市场的开放是双向的,中国政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并期待中国政府的善意能够获得各国政府的认同和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