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养老金制度资金平衡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与传统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以及名义账户制之间的关系.无论何种养老金模式均会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不取决于养老金模式采用何种筹资模式,而是取决于采用何种给竹方式.基金积累制和名义账户制相对于传统现收现付制的优势只是在于采用量入为出的待遇给付原则,可以避免承诺过于慷慨,进而避免因不必要的过度负担而造成的支付危机.此外,在不同养老金模式下,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行对策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从融资方面来说.养老金计划存在着两种大的制度安排.即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  相似文献   

3.
养老金制度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取得的成就大多是由养老基金带动的。应该说.哈萨克斯坦始于1998年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成功地实现了由现收现付制向个人账户积累制转轨.逐步扩大了养老金覆盖范围.大幅度提高了养老金积累额.并在动员国民储蓄和培育民营机构投资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FAS第15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经贸财会》2007,(2):61-63
本期名词点击——FAS第158号:美国养老金保险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即将雇主和雇员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不设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由社会统筹基金统一支付,不足部分由财政直接拨付。在中国养老金改革进退失据之际,希望本期名词点击的主题词FAS第158号能扩大读者的视野。[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城镇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城镇养老金制度的选择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在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试图在比较基金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两种制度设计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口方面的特点,提出一种制度设计,并从技术、制度和经济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城镇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城镇养老金制度的选择决定着我国社会经济在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试图在比较基金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两种制度设计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口方面的特点,提出一种制度设计,并从技术、制度和经济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没有资金积累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寻求合适的融资渠道是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中最为迫切的问题。突破以往研究中只注重养老金隐性债务存量概念的局限,试图对养老金隐性债务及其显性化问题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根据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两种养老金融资模式的运行特征,论述不同转轨方式的选择对养老金隐性债务显性化速度和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发展第三支柱逐渐成为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证监会正逐步放开个人养老金制度,允许扩大养老金产品的投资范围。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仍处于空白阶段,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需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养老体系现状,结合发展第三支柱的背景,在参考国内个人养老金制度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量化基金的技术优势,设计提出基于量化技术的新个人养老基金协同工具,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第三支柱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樊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12-113
中国体现地尤为突出,我国老龄人口增速快、比例高、规模大,很多人未富先老。在企业个人缴费不堪重负、国家财政支持有限的严峻情况下,养老金支付危机日益显现。针对这些情况,完善我国养老金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首先阐述了养老金制度的内涵及基本类型,其次,分析了我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现状,同时,从应该实行累进制养老金;加大国家财政在养老金上的投入;废除养老金双轨,缩小养老差距三方面就如何完善我国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雅 《北方经贸》2001,(12):89-91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防范养老金支付的危机,因此,养老保险基金能否保值增值便是这个问题的核心。从探讨养老保险在基金营运与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基金营运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丹丹 《中国市场》2013,(12):51-54
现在我国养老金改革处于过渡期,养老金替代率严重影响着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替代率较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容易维持;替代率较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就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较难维持,可能出现缺口。针对此问题,本文根据山东省2011—2050年的工资预测表,以及2009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分布表,研究职工从30、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直到退休(55、60、65岁)情况下的各种养老金替代率,建立基本养老金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替代率的模型,并运用数学软件Matlab计算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同时计算职工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时该职工领取养老金的年数。本文将从养老金替代率、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等方面,对养老金制度改革提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养老金制度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保障公民老年生活的重要公共政策选择。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还有缺陷,养老金会计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根据具体国情,从养老金计划类型的选择、养老基金的运用和筹集、养老金的会计处理以及立法体系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养老金及企业养老金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金制度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保障公民老年生活的重要公共政策选择。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还有缺陷,养老金会计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根据具体国情,从养老金计划类型的选择、养老基金的运用和筹集、养老金的会计处理以及立法体系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白学良 《商》2012,(24):86-86
个人养老金计划跟多的是体现个人对自己的养老保障责任。其实现方式多样化,在此养老金的行程中有税收优惠,延税的因素。本文主要对三种方式:寿险契约,外部基金积累制和个人退休账户制度作了介绍,以体现个人养老金制度构成。  相似文献   

15.
(三)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的成因及对策1、养老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方式及缺口产生的原因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权益的量化称之为历史“隐含债务”,即按照老制度法规规定的养老金待遇支付标准计算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应该得到的养老金折现总量。  相似文献   

16.
FAS第158号     
<正>每一名字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每一个名词都有它丰富的内涵。本期名词点击——FAS第158号:美国养老金保险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即将雇主和雇员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不设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由社会统筹基金统一支付,不足部分由财政直接拨付。在中国养老金改革进退失据之际,希望本期名词点击的主题词FAS第158号能扩大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诠释与模拟:养老金隐性债务及其显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没有资金积累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寻求合适的融资渠道是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中最为迫切的问题.突破以往研究中只注重养老金隐性债务存量概念的局限,试图对养老金隐性债务及其显性化问题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根据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两种养老金融资模式的运行特征,论述不同转轨方式的选择对养老金隐性债务显性化速度和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冲基金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曙松  王超 《新财富》2006,(9):94-98
日本2000年通过立法允许对冲基金在日本正式开展业务,其后5年的时间里,日本市场上的对冲基金规模迅速膨胀了10倍。除了部分富裕阶层之外,大量的养老金、保险公司也都成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最大的两类投资者,一是追求分散化、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养老金,二是追求高收益的富裕个人,因而分散化、低风险的对冲基金组合基金和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型基金构成了最主要的两种策略,一直占据着日本对冲基金一半以上的份额。目前日本对于对冲基金的立法尚属空白,为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养老金的利益,监管当局正在建立对冲基金的监管机制。日本在对冲基金的法律定位、监管原则和监管模式方面的选择,可以为中国未来的对冲基金监管机制设计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养老金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严防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养老保险基金更加的保险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基金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在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根据现行法规自愿为本企业职工实施的一项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它同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养老金制度。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基金》对此作了具体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