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说明了所得税与资产评估的关系及其在评估实务中的处理.文章认为在资产评估中可以将所得税划分为成本所得税、经营所得税、交易所得税三种所得税类型.文章认为采用租金收益法评估房地产价值时普遍不考虑所得税的扣除,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是运用广泛并且较难理解的一个会计准则.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在执行这个会计准则时,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理解比较模糊.本文以ST平能公司和闽东电机为例,讨论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条件以及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实施"走出去"战略下的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去"是一个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战略决策.我国现行税制特别是涉及企业境外所得的税收制度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改革我国的境外所得税制度,包括建立我国对外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体系、健全我国的境外所得税收制度和加强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计算缴纳比较麻烦,需要分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归纳如下。一、企业所得税的日常处理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缴纳月度或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期末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相似文献   

5.
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与国际接轨仍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比性,我国的所得税准则也需要效法国际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组织.其中包括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以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即事业单位同企业单位一样,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目前事业单位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上与企业单位有很大差别.在企业会计中所得税作为费用核算,而在事业单位会计中所得税作为结余分配核算,即年终时,事业单位根据税法规定计算本年应纳的所得税时,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所得税从其属性上说,是纳税人承担的一项费用,这一观念已在我国的企业会计改革中被人们普遍接受.将事业单位所得税通过"结余分配"科目核算,就是把事业单位负担的所得税作为事业单位对结余的分配,这种处理显然与所得税本质属性不相符.所以,事业单位的应纳所得税不应该作为结余分配核算,而应该作为支出核算.此外,本文认为,如果承认所得税是纳税人承担的一项费用,那么事业单位通过"结余分配"科目核算所得税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也有冲突.  相似文献   

7.
&lt;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暂行条例&gt;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组织.其中包括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以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即事业单位同企业单位一样,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目前事业单位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上与企业单位有很大差别.在企业会计中所得税作为费用核算,而在事业单位会计中所得税作为结余分配核算,即年终时,事业单位根据税法规定计算本年应纳的所得税时,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所得税从其属性上说,是纳税人承担的一项费用,这一观念已在我国的企业会计改革中被人们普遍接受.将事业单位所得税通过“结余分配“科目核算,就是把事业单位负担的所得税作为事业单位对结余的分配,这种处理显然与所得税本质属性不相符.所以,事业单位的应纳所得税不应该作为结余分配核算,而应该作为支出核算.此外,本文认为,如果承认所得税是纳税人承担的一项费用,那么事业单位通过“结余分配“科目核算所得税与&lt;事业单位会计制度&gt;的规定也有冲突.   ……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中,税务机关和普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反映有关税收的法律与传统的会计制度是分开的,在实际应用中,税收和会计两者的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异.首先,在财务核算方面,纳税人需要缴纳更多的核算成本费用;第二,在税收方面,不利于税务机关对税款进行及时征收.会计所得税准则中明确说明,要采用资产负债表税务法来计算所得税,与此同时引入计税基础计量方面暂时性不同的内容,并且顺延所得税的资产或者负债.  相似文献   

9.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需要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如符合确认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需要从合并的角度考虑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差异 (一)立法宗旨和立法层次 我国设立内资企业所得税法,一方面是为了明确国家与各种类型企业之间的关系,稳定我国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设立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则主要是因为处于发展中的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外国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管理经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顺应我国历史潮流,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助推器.目前,我国对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相应的法规、部门规章,对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范内资企业所得税的是国务院制定的条例,而调整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