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永新作为革命老区县和国定贫困县,搞好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是加快小康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之举。要立足扶贫攻坚目标,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用和谐的旋律奏响扶贫开发的新乐章。永新是全省2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在新时期的扶贫开发中,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农村扶贫纲要》为指针,以4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主攻对象,立足苦干,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4900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县仍有1.59万人处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十五”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最近我们对井冈山附近的吉安、永新、莲花三个全国重点县目前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三个县目前共有扶贫开发重点乡35个,重点村贫困户4599户,贫困人口20589人,分别占三县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34%和32%。调查中,我们采取了“听、谈、察、问、查”五字工作法。每到一处均听取当地党政关于扶贫开发的汇报,组织扶贫办、农行、财政、计委等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座谈,实地考察扶贫开发重点村、重点项目,有选择地走访询问了一些贫困户,还查看县、乡、村三级扶贫资料。调查结…  相似文献   

3.
章康华 《老区建设》2012,(21):12-12
把扶贫和移民纳入“三农”工作统筹考虑。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一手抓“点”,就是抓好全省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一手促“面”,就是促进贫困县及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专项扶贫和定点社会工作主要瞄准438万贫困人口、锁定34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4.
安远县地处江西省南部,既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示范基地县,也是全国优质园艺产品(脐橙)出口示范区。全县国土面积2375平方公照,总人口36.6万,其中贫困人口2.34万,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我县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为指针,以8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主哉场,以建设“五新一好”的新农村为目标,着力实施以“瓜、果、药、菌”四大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化扶贫。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实施县的永新,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指针,以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和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以贫困村和贫困农户为主战场,以"三不愁、两保障"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和保障扶贫等六大扶贫工程,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郭隆文 《老区建设》2009,(15):34-36
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围绕贫困群众怎样发展,采取什么方式发展,达到什么样成果来开展工作,以期达到良好的扶贫成果。一、万安县扶贫开发成就 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江西万安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综合素质、创造发展机会为目标,健全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7.
王生 《老区建设》2009,(9):40-41
“十五”、“十一五”期间,江西省九江市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方针,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以“一体两翼”整村推进为重点的扶贫开发,给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为有效地推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先后深入永修、武宁两县对部分“十五”、“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及相邻非重点村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素质和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开发助推“重点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扶贫开发所发挥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我们认为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老区建设》2012,(19):47-48
永新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同时,也是中央苏区县。"十二五"期间,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33个,其中65个纳入国定贫困村,贫困人口10.345万,占农村人口的24.73%。进入新一轮扶贫开发,我县坚持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指针,乘国家开展对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之东风,自我加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观和改革观,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理念。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好“五个统筹”的新理念,对于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新路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木 《老区建设》2009,(23):1-1
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的精神要求,决定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革命老区县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旨在较大幅度改变革命老区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四大品牌”引领永福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永福县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桂林向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和环境一流县”目标,大力实施“四大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福寿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28亿元,同比增长70.62%;  相似文献   

12.
在加快老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动力,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老区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经济社会步入了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一、以推进“三个集中”为突破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老区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指导思想上不能就农村抓农村,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民抓农民,必须树立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镇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化一定要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肖远 《乡镇经济》2009,25(4):87-89
贫困农户增收历来就是扶贫开发的难点,构建贫困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需要在深刻总结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构建贫困农户增收长效机制,可以通过“传”、“帮”、“带”等途径来实现: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对贫困户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帮挟,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扶贫方式的创新,在产业化发展上带动贫困户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2012,(21):72-72
河北省平泉县结合县域实际,围绕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以扶贫开发重点村为主战场,实施“三产并举”,引导贫困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搭建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16.
柳群 《广西经济》2009,(2):26-28
田东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革命老区如何脱贫致富?国家级贫困县如何负重奋进?农业比重大的县域如何跨越式发展?2006年以来,田东高层次谋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在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科学发展新华章。从国家级贫困县起步积聚众多发展新元素.一跃成为各项工作跨入全区先进行列获上级嘉奖最多的县。风正气顺的田东人击潮扬帆,猛攻投入、强攻改革、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2009,(9):79-79
府谷县依托县域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产业化四大战略,着力实施能源大转化、产业大优化、城乡大统筹、文化大建设、环境大提升、民生大改善六大工程,努力将府谷建成国内一流的煤电化载能工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中国火电第一县”。  相似文献   

18.
襄樊市在建设发展小城镇中,紧紧围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具特色”和“以业兴镇,以镇促业”发展战略,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相对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永新,这块红土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新型人民军队的摇篮、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发生地,是"全国将军大县"。1934年8月,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从江西省永新县坳南牛田村跨出了长征的第一步,曾留下了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毅、肖克、王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永新,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实施县。这些年,永新先后荣获了中国绿  相似文献   

20.
从扶贫开发状况来看,早在“七五”期间,贫困地区就初步建立起了以种植、养殖、加工为骨干的扶贫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市场为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辐射千家万户,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加工增值、脱贫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雏形。但是,现行的农村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宜,零打碎敲、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场“产业革命”消然来临,那就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业开发。而扶贫开发的项目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和与种养相关的加工业。可以说,扶贫开发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