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陈可 《市场周刊》2005,(36):22-22
今年8月,我国出口钢坯38万吨,较上月减少27万吨,出口钢材133万吨。较上月减少20万吨。钢坯和钢材月出口量双双创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钢铁市场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对钢材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钢材生产企业面临巨大风险,于是钢材期货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钢材期货市场发展尚不充分,该文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我国钢材期货相对于传统现货交易的优势,鼓励大力发展钢材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3.
徐蕾 《市场周刊》2005,(45):22-22
五大机遇:一、中国钢铁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一个国家的钢材产量消费量都是在进入工业化后急剧增长的,据测算,2005年中国需要钢约3亿吨,2010年需要量为3.4亿吨,2015年钢的需求量会达到一个峰值,大约为3.5亿吨,2020年可能降为3.2亿吨。此后会有一段时期的平稳发展,并有可能略有降低。从钢材积累量上看,1910~2004年美国钢消费积累量为82亿吨,前苏联为60亿吨,日本为38亿吨,中国为30亿吨。从钢材的人均存量上看,钢材发展有很大的空间。美国和日本人均存量都超过30吨,而中国人均存量仅约2吨。毫无疑问,中国在今后几十年里钢材产量都会超过3亿吨,占世界产能30%以上,也必然会推动中国钢材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钢材最初主要在房屋等建筑工程中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钢材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今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当中并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多个行业的建设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价值。但是在钢材的采购、销售以及存货等各个环节中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文章对钢铁企业风险防范的控制现状进行介绍,分别对各个环节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凯月 《市场周刊》2005,(7):31-31
2004年对于中国的钢铁工业来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的一年,不仅钢铁产量再创下新高,而且钢材在11和12月份连续两个月实现净出口,而钢坯从今年5月份开始就一直为净出口,12月份钢坯出口155万吨,钢材出口突破200万吨,达到了216万吨。2004年我国共进口钢材2930万吨,与去年同期的3717万吨相比降低21.16%,出口达到1423万吨,同比增长104.59%,进出口逆差降至150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019万吨降低50%。  相似文献   

6.
铁矿石价疯     
“疯了,都涨疯了!”3月6日下午,孙金龙放下电话,不断地摇头叹气。面对市场上同一种钢材一天内每吨四、五百元的价差,这个一向稳重的武汉钢材经销商也有点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7.
唐冰 《市场周刊》2005,(39):22-22
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出口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钢材、钢坯出口大幅增加,进口显减少。2004年进口钢材、钢坯相当于钢3503万吨,出口钢材、钢坯相当于钢2120万吨,2004年粗钢产量增加5046万吨。其中2272万吨(占45%)用于减少进口增加出口,2774万吨(占55%),填补国内市场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8.
宋佳 《市场周刊》2004,(12):25-25
2004年2月份,全球经济继续向好,钢材需求进一步增加,国际市场原燃材料价格上升及供应紧缺,抑制了全球钢材产能的释放,推动钢材价格迅猛上升。2月末,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28.1点,比1月末上涨10.6点。品种:2月板材价格指数为122.8点,比1月末上涨7.8点,薄板价格处于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薄板进口价格比上月增长了50—80美元/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钢材期货的功能及钢材期货交易的六大风险制度.举例说明了施工企业利用钢材期货的套保功能锁定成本的可行性.对施工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惠兰 《现代商业》2012,(36):140-141
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材流通企业在连接消费与生产之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钢材流通企业的原有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钢贸经营的新环境,资金链的压力已迫使诸多钢材流通企业退出这个行业,企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必须做好自身内功,优化内部控制,完善经营管理。本文即围绕钢材流通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我国钢材流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与完善我国钢材流通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与同行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钢材现货市场价格呈现出产能过剩,价格波动剧烈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商品定价功能,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钢材期货合约,比举具有规避价格波动、稳定国民经济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叶子 《市场周刊》2006,(7):16-16
今年上半年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普遍回升,钢材、铝、货车等重要生产资料也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以钢材为例,今年1至5月,全国生产钢材1806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6%。其中5月份产量突破4000万吨,增长27.1%,估计全年还将新增产能6000万吨。  相似文献   

13.
螺纹钢期货和线材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三年多来,随着我国粗钢产量和需求的逐年提高,钢材期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日趋活跃,资金容量、交易量、持仓量都连创历史新高,钢材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无论是对稳定钢材市场价格,还是对涉钢企业规避价格风险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近一年来钢材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走势,分析我国钢材期货价格与现货钢材价格的关系,为钢材现货需求企业和期货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金玉柱 《中国市场》2012,(32):5-6,17
本文指出我国钢材加工配送行业集中度与集聚度低、技术与管理水平落后及其背后的体制及机制障碍等问题,提出避免走以往低水平重复建设钢厂的同质性、同构化竞争老路,通过科学规划与完善布局,整合社会资源,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钢材加工配送企业集团,带动行业创新发展,规范运行管理,提升发展模式,完善我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市场周刊》2004,(48):19-19
需求 据英国钢材需求前景预测报告表明,其钢材需求量将稍低于2004年年初那段时间需求量的水平。然而。法国和欧元区十国钢材需求量在未来短期里将有所增长。德国和意大利钢材需求前景依然不容乐观,仍处在呆滞不前状态,但是,与原先预测数字差不多,更不会进一步下滑。欧洲联盟钢材出口需求前景看来也不容乐观,较目前钢材出口量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钢材物流企业要想变成为高效能的产业,其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钢材物流企业在内部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都可以对自己物流的整体优化,钢铁物流企业只有解决了优化整体结构的问题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层面上看,物流是由五个部分即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供应物流、废弃物流和回收物流.根据这五个部分构成的,本文就钢材物流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贺培德 《新财富》2012,(3):25-25
在商品房供应过剩、价格高企的环境下,房地产建设放缓是2012年中国钢材消费面临的最大风险。一旦中国钢材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将给全球钢材市场和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瑗 《市场周刊》2005,(7):30-30
2004年,我国钢材产量创出新纪录后,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成效,全国热连轧及炉卷轧机累计生产热轧板卷4844万吨,比2003年增长29.52%;生产冷轧板卷1246万吨,比2003年增长35.65%;生产镀层板497万吨,同比增长33.16%。(注:成品钢材含重复材。)  相似文献   

19.
我国钢材及铁矿的进口现状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有:目前我国钢材进口增长主要集中于高端产品。是在品种结构上补充我国市场,总体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我国铁矿日益依赖进口,该“资源短缺”矿产进口一方面保障了我国经济安全,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0.
王勇 《市场周刊》2005,(12):25-25
据有关专家预测,2005年国内钢材产量将达到345亿吨,其中,板带材产量预计为12401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35.9%,同比增加2096万吨,增长20.3%;型、棒、线材产量预计为18100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52.4%,同比增加2184万吨,增长13.7%;管材产量预计为2455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0.9%;其它钢材预计为1253万吨。占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