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变革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杨周南 《会计研究》2005,(11):36-40
本文提出了有限闭环价值链的基本概念,指出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是实现价值链会计管理的重要环境和技术基础,研究和分析了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十大变革,即目标定位的提升、技术平台的变革和提升、业务流程的变革;内涵的提升:从AIS到ISCA模型;标准体系的扩展;价值链会计管理重点的变革;价值链会计管理计划和会计控制作用的提升;价值链会计管理审计体系的变革;财会人员职责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谷增军 《上海会计》2013,(11):50-52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国家审计信息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促进了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的转变,审计监督的效能也得到大幅提升。研究国家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探索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的需求和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方向;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权力的制衡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以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作为切入点,以历史维度为经,以国家审计治理政策为纬,探究了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的天然联系、适应性及地位作用的变化.国家审计治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溯往以为来者师也”,围绕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国家审计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琪 《财政监督》2012,(34):53-55
审计风暴以来,无论是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工作报告,还是审计结果报告,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审计逐步完成了"从幕后到台前"的角色转变,而财政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财政审计从单纯地审计财政收支真实、合法逐步转向审计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并重,从审计难处理到审计  相似文献   

5.
李慧 《云南金融》2012,(6X):4-4
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流程,而且对审计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审计工作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基于信息化下的审计工作逐步成为以后审计工作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信息化对审计工作方式、审计模式、审计软件、审计证据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构建信息化下的审计体系,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对此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慧 《时代金融》2012,(18):4+9
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流程,而且对审计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审计工作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基于信息化下的审计工作逐步成为以后审计工作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信息化对审计工作方式、审计模式、审计软件、审计证据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构建信息化下的审计体系,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对此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我国的国家审计开始向全覆盖方向迈进,"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国家对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探讨了在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包括审计成效不明显、审计资源不足、审计计划管理不科学、审计信息化建设亟待完善等。据此提出了整合审计资源、建立问责机制、增强审计计划管理、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这个主线,刘家义审计长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并提出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等八项具体审计举措。本文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任务.从分析政策跟踪审计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入手,阐明了政策跟踪审计的内涵、特点和定位。并从政策跟踪审计重点内容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加强政策跟踪审计.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词:政策跟踪审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引起世人关注。文章在阐述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金融信息化对审计组织管理中风险控制能力、审计组织协作方式、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引起世人关注.文章在阐述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金融信息化对审计组织管理中风险控制能力、审计组织协作方式、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再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审计对于银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出台,中国各上市银行加快了规范内部控制审计的步伐,但在内部控制审计的地位、独立性和权威性、方法论、信息化、行业标准化和团队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关的完善建议包括:从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上确保内部审计的地位;更加充分重视风险文化的建立;更加注重对审计方法论、技术和内容等的精细化研究;培养专家型和研究型的审计人员;开发更多的计算机审计技术;监管部门应加快出台银行业内部控制审计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12.
建立风险评估方法体系是确立组织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风险的概念应定位于组织风险而不是审计风险。风险评估的流程总体上遵循固有风险识别、风险应对有效性评估、剩余风险评估的思路。风险评估的结果主要用于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分配审计资源等。审计人员实施的风险评估在目标、侧重点上应区别于管理当局实施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介绍了智慧金融和金融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支付宝快捷支付和阿里云计算的案例分析,介绍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电子支付服务模式创新。针对云计算服务的数据即服务(DaaS),初步提出了金融数据资源的五层次模型以及对应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式,并对上海发展金融数据信息服务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对审计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三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审计工作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不利于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和满足社会对审计工作的需求,创新审计计划管理和组织实施方式方法具有内在的紧迫性。本文立足于广泛的问卷调查,提出创新审计计划管理方法的重点在于实施审计对象分类管理、编制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和强化审计进度管理,创新审计组织实施方式的主要方向是开展跟踪审计、联动审计和委托审计。本文系统论述了实施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审计项目进度管理和探索跟踪审计、委托审计、联动审计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实践效果与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措施,并着眼于相关创新措施的顺利实施,就加强宏观层面的立法和审计机关内部的制度配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理论是通过对国家审计实践中客观的、合乎逻辑的规律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文章在回顾与评述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为框架,系统分析构筑了包括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和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为内容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在理论上归纳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经验,并提供未来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财政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财政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目标定位及审计组织方式有效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财政审计功能的实现。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外部体制原因,也有审计计划、队伍建设、考核机制及财政理论等方面的内部原因。本文提出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前提下,财政审计工作应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围绕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审计内容;打破部门界限,借鉴多中心理论创新审计组织方式,采取多中心协调行动、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结合未来财政改革的方向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全面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十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创新发展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全面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十大思考,以期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更好地实现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十大思考分别为:树立绩效审计广义化理念,拓展绩效审计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探讨绩效的基本内容与计量和构建绩效与责任履行报告,创新绩效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建立绩效审计职业制度,构建以政府审计为主导的多元绩效审计监控体系,建立绩效审计报告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相关制度与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审计工作科学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和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审计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国家审计工作科学化命题的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适应形势的变化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探索、掌握和运用审计规律,从更高层面思考国家审计工作,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国家审计工作不断发展。本文在研究国家审计工作科学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家审计工作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已取得的成绩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从审计理念、审计法律制度体系、审计业务管理、审计技术与方法和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国家审计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审计署提出的审计机关成熟度模型,反映了美国审计署对审计机关履行职责的认识。通过回顾美国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审计机关成熟度模型与美国审计署在不同时期发挥的功能具有内在的契合关系。美国国家审计功能不断提升是国家治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具备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条件、审计机关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结果。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深化对国家审计建设性作用的认识、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提高审计机关自身管理水平,保障我国国家审计更好地参与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20.
A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for applying attribute sampling to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audit process is explained and illustrated. The application allows the auditing student to design an attribute sampling plan, create a unique sample for each applicatio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in terms of deviations from desirable internal control procedures. The application is constructed through a software package that enhances students' learning of attribute sampl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entire audit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