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竞争条件下的高效特征及对经济资源的可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能够寻找生产与成本的长期均衡位置 ,实现对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则不能。鉴于此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应从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出发 ,解决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席卷而来,它融入了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的趋势之下,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旋律。基于这个认识,我们需要引入统计经济效益思想和机制,针对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的现状,进行效益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正> “九五”时期是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九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四个作用”,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实施“三个一批”和“三点一线”的发展战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作用,增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优势,实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及现状作一基本判断,进一步明确“九五”时期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进行了一系列的超前探索,为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回顾深圳的改革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明显阻碍特区建设的一些方面进行局部的改革,即单项突破的探索阶段。特区建设初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全面展开,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老办法已不适应特区建设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对建国以来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发展的辽宁农村经济来说,既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既有一定的转变基础条件,也有一些突出矛盾需要解决。实现上述两个战略性转变,对于促进辽宁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 一是由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所决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的确立,决定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并起到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就辽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看,虽在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方面有很大进展,但在合理配置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珏 《特区经济》1995,(3):7-10
<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然而,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不能相互结合的问题上,人们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对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有不同的思路。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三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二是现代企业制度为什么成为企业改革的目标;三是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而它的运行机制或者说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只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必须从理论上阐明社会主义能够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一项长期的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从山东的实际看,当前,政府抓改革,重点应该在实现制度创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实现突破。一、政府是制度的提供者。计划经济是运用政府的行政命令来配置资源,市场经济则是通过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的相互交易来配置资源。两种体制下,政府的职责是完全不同的。实现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首先必须转变政府的职能。目前来看,这种转变还是非常不彻底的。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一)资源配置方式是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自始至终都是围绕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进行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已经破题但尚未完全解决好的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已经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进一步深刻地全面地阐明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我们党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这就要从资源配置机制上具体体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及迅速发展,加入WTO后各行业的逐步开放,我国的并购重组活动在各个行业都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并购重组是中国经济冲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经济建设时期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如何把搞好单个国有企业和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结合起来,需要全省上下实现五个突破:观念突破、产品突破、机制突破、管理突破和外向突破。 首先是企业和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实现观念的突破,抛弃计划经济的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无疑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大讨论,以增强全民的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通过大讨论,要破除外因论,克服等靠要思想,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破除小生产观念,克服自我封闭意识,坚持高水平、大规模、外向型的发展战略;破除墨守陈规的思维方式,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坚持生产力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上。 二是所有企业都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产品新结构,在企业生产的产品上实现突破。我省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产品品种少、水平低、竞争力差,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市场服从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是产品适应市场。企业一定要充分把握好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11.
科学化布局。我国事业单位的总体布局或叫框架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现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进行科学合理调整。近几年来,事业单位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工作方兴未艾。布局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具体说,一是要积极发展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具体说,一是要积极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所需,又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二是要努力确保关系国计民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基础、示范作用的事业单位。三要逐步撤并、压缩那么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事业单位。对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重复设置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裁并或撤销,要不断地通过建、撤、并、转等途径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事业单位的局渐趋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时,不能不涉及对计划经济的看法。在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讨论:一是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关系;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对“计划经济”一词词义的不同理解,主要就是来自对这两个问题看法上的差别。由于计划经济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明确规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这将是我国由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飞跃和变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商品流通领域中多种经济成份、多渠道商品流通的格局已经形成。国营批发商业面临着购销滑坡、经营规模萎缩、经济效益下降的严重困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观因素外,从企业主观上来分析,在经营上固守阵地、不思变革,跳不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框框,是个重要原因。看来,要摆脱困境,关键是要调整企业的经营,走出一  相似文献   

14.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普遍现象,对资源最优配置有负面影响。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有过一段计划经济的历史,这决定了我国的二元经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最主要的要素市场(即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分割现状同时存在,而其存在形式也具有特殊性。当前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要素市场的分割现状,是实现成功转轨的关键。要素市场的分割现状在三个市场分割中,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由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一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业正由计划经济向节场经济转轨,有三个问题必须明确: (一)不搞指令性计划不等于不要计划。那种认、为搞市场经济,计划应该退避三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可以撒手不管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要看到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排斥计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的调节方式和手段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调节是不一样的。一是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之上,计划的制定要有市场依据,要建立在对市场  相似文献   

16.
李玉慧 《中国经贸》2012,(14):198-198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短时间内涌现出了大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企业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财会,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主要从现代企业制度对财会工作的影响、以及企业进行财会改革的措施等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是实现我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两个关键环节,也是我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必由之路.年初开始,我们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作为组织全省经贸工作的总思路,把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兴省、结构优化、外向牵动三大战略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组织协调工作,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以搞好搞活国有经济为重点,积极推进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抓好市场流通,不断扩大工业产品出口,使全省工业经济形势总体上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具体讲,在发展观念、发展结构、发展机制三个主要方面实现了突破: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政府行为,还需要完善的政府行为支持。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同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有很大不同。目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政府宏观调控问题与职能转变问题,已触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范围及其调整,对此作一番探究,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与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首先,企业追求市场目标,而政府追求社会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而,企业追求市场目标本身就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追求社会目标也是必要的。因为单纯的市场目标有消极方面,它以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不能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自动地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必  相似文献   

19.
(一)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截然不同.计划经济的微观荃础是政企不分,不自主经营、不自负盈亏的企业,企业是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经营者。今天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要重新构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墓础,把计  相似文献   

20.
耿刚 《特区经济》1994,(1):15-17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目标的确立,加快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创新的步伐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的突出问题。本文力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经济体制转换与产权制度创新 任何一种产权制度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一定的条件。其中,关键在于经济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经济体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产权制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变迁和创新,从而在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对称关系。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必然要求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因为传统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已不适应于市场经济休制的要求,无法吸纳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要求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而企业成为市场主体首先必须是独立的产权主体,这必然要求传统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发生变革。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格局,形成市场经济运行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的利益机制,这必然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决策分散化,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那种计划指标硬约束而财产约束软化、效益低下的状态,要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