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 ,中国古代的钱币也是源远流长 ,辉煌多姿 ,展现着东方货币文化的风采 ,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中国历史货币中 ,最具代表性、流通时间最长的钱币形态是方孔圆钱。如果从秦始皇统一中国 ,在全国推行方孔圆钱算起 ,一直到清末民初铸行的最后的方孔圆钱为止 ,方孔圆钱竟流通了两千一百多年 !若再加上其前身———先秦时期的地方性货币圜钱 ,流通的时间就更长了。为什么在先秦众多形态铸币的角逐中 ,方孔圆钱能脱颖而出 ,并成为其后两千多年的主流货币呢 ?这自然与横扫六合的秦国有关 ,战胜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货币,林林总总,种类繁多。仅其中古钱一类,质地就有铜、铁、铅等,形制就有铜仿贝、刀布币、方孔圆钱等。方孔圆钱历史悠久,品类众多,版别浩繁,总数不下数万种。总而言之,古代货币,浩如烟海,探索不尽。  相似文献   

3.
董留根 《西安金融》2004,(11):63-64
圆孔和方孔圆钱是战国中晚期出现既新型又典型的青铜铸造币。是先秦时期青铜铸币的四大系统之一。以前洛阳地区出土和发现的圆孔、方孔圆型货币,主要有魏国的“垣”、“共”.周室的“东周”、“西周”和“安藏”;燕国的“易匕”、“一匕”.秦国的“长安”、“文信”。唯独没有齐国方孔圆型货币出土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币海拾珍     
中国货币文化源远流长,迄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行用金属铸币和纸币的国家。中国货币形式多样,有贝、布、刀、圆钱、方孔圆钱、纸币、金银币等等,几乎每朝每代,均铸新钱,因而种类繁多,几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代推行的方孔圆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灿烂货币文化的实物见证,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延伸。  相似文献   

6.
近年,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收集到一枚铜质折三方孔圆钱,这枚钱自左向上右旋读作"兴赵重宝",直径33、穿宽7、厚2毫米,重11克。钱背文直读"当三"。兴赵重宝,也有人读作"赵宝重兴",是南宋晚期出现的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货币,它究竟铸造于哪年,出自何人之手?一直是众多钱币学者争论的问题,至今尚  相似文献   

7.
咸阳市东郊一村民1999年取土时,从一座已毁的汉墓中捡到五枚钱币及一方铜印,五枚钱币均为方孔圆钱,其中有大泉五十、五铢及货泉,兹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战国中期,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铸方孔圆钱秦半两,到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铸五铢钱止,半两货币经历战国、秦、汉三代,流通218年,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资料显示:在秦惠文王二年颁布钱法、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铸币之前,圆孔及方孔半两钱已在秦国地方城邑铸造流通.  相似文献   

9.
也说选仙钱     
陈小陶 《西安金融》2004,(12):64-64
选仙钱与打马格钱、棋钱都不是流通货币,流传至今已不多见,选仙钱有圆型和长方形两种,圆型又分中圆孔和方孔无孔种。考《天香楼偶得今人集》和《辞源》“选仙图”条得知“古仙作图,为博戏,用骰子比色。先为散仙,次升上洞,渐至蓬菜大罗等,列则众仙庆贺,比色时则重绯,四为德,六与  相似文献   

10.
一、广西钱币考古发现的区域分布 从考古资料来看,广西发现的古钱币如果按其来源来分,主要有四种:一是产于沿海的贝币;二是来自本地钱监的圆形方孔钱;三是来自中原的圆形方孔钱;四是来自国外的古钱.因此,广西钱币考古发现的区域分布具有这样明显的特征:首先,它分布在广西的水路及古道交通路线途径的城镇地区;其次,它主要集中于桂东南、沿海及较大城镇的较发达地区.当然,除了上述的分布范围外,广西古钱币在龙州、都安、百色等偏远的桂西南、桂西北等地区也有出土,其地点遍布广西.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代不同、货币流通的环境以及范围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贝币、汉至隋朝方孔钱、钱监、窖藏四个不同角度来探讨广西钱币出土地点的大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对祖国的文化作出了历史贡献。就钱币文字而言,在行用两千多年的方孔圆钱中,不仅有篆、隶、真、行、草各类书体的汉字钱文,还有西夏、契丹、八思巴、满、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文字钱文,表现形式不一,有的是单独使用,有的是与汉字并用、同用或共用。品种虽然不很多,但都是中华民族灿烂货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铸行、最为珍贵、最受赞誉的少数民族文字钱币,当是西夏文钱币。有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宝钱、天庆宝钱等几种。其字形奇特,笔画繁多,叠床架屋,一般人难以辨认。钱币制作…  相似文献   

12.
天津有个义和团纪念馆,馆内珍藏着三枚"义和团团钱".该钱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古铜钱相似,只是在字样铸造上透射出特别的标志,特别是其中有一枚铜钱,在正面方孔的周围铸有楷书的"替天行道"四字,背面铸有"保清灭洋"四字,而且在"清"字两边铸有"庚子"二字.因为当年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时日不长,不可能铸造大批钱币,所以这三枚钱币就显得极其稀罕,也极其珍贵.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但在纷飞的战火中,各国经济上的联系和交往却日益加强和扩大,最终促进了秦帝国的统一.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的货币也正处于布币、刀币、蚁鼻钱等群雄并存的时代,随着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圜钱逐渐脱颖而出,最终由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古代货币由布币、刀币等统一到圆币的历史轨迹,正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浩瀚、纷繁的古钱中,有一种叫“借口钱”的铜钱,在花钱和个别行用钱中都有,这种钱形制工整,方口偏大,文字多篆书。还一种称为“隐语钱”的花钱,钱文词语深奥,令人费解,经过考证分析,方可破释其意。“借口钱”就是利用古钱的方孔,即方穿,巧妙组词,或借用成语,让人叫绝。常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铸造钱币最早的国家之一,造币工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钱币制造的方法主要分为二大类:古代从春秋时期起至清朝中期主要是采用浇铸的方法,称为"铸币",例如:布币、刀币、秦半两、汉五铢、各种通宝钱(方孔钱)等;从清朝后期到现在主要是采用机器制造的方法,即俗称"机制币",例如:大清金币、大清银币、铜元等.春秋以来,我国钱币的制造工艺由铸造演变为机器制造,期间经过了不断改进、创新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驺虞峙钱”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福保著《古钱大辞典》317页记录圆形方孔古钱“驺虞峙钱”一品,但并未对其进行确凿之考订,后诸家泉谱也有将其收入附录中者。国家文物局编篡之《中国古钱谱》将其附于晋、十六国之后,亦未详言。  相似文献   

17.
《现代商业银行》2022,(23):66-67
<正>作为《红包鼓鼓》礼盒的主品之一,“梅开五福”饺子钱(Ag999)满载着“福禄寿喜财”的美好祝愿。每枚饺子钱正面中部有四枚半露出的方孔钱,创意设计“一钱含五钱”,边饰以万字纹,寓意“五福合一,万福团圆”。吉语主题分别为“阖家幸福”“学业有成”“平安喜乐”“暴富暴瘦”“健康长寿”,背面则采用各种吉祥元素与主题相呼应。“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让家中老少都可沉浸在幸福美满之中,共享家庭和睦。  相似文献   

18.
<正> “圆”本来指物的形状,只因古时钱为圆形,所以“圆”便成了钱的名称。据历史记载,“圆”作为钱币的名称在周朝就已形成了。外国银圆流入中国以后,因其重量、成色基本固定,便使“圆”逐渐向货币单位发展。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北洋机器局首先在我国铸造了以“圆”为单位的银元,打破了  相似文献   

19.
越南古称安南,与我国接壤。笔者多年来收藏的安南古钱即有七十多种,近二百个版式。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从形制、版式、书法以及与中国古钱之关系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得到方家与同好的指正。越南在1884年被法国军事占领之前,其货币就受中国古钱文化的影响。自中国北宋初年,越南(即古安南)就采用了方孔圆钱,并用中国汉字书写钱文。币材有青铜、红铜、白铜、铅等。铜钱的铸造都比较精美。只是钱体不如中国古钱厚重。从安南流入中国的古钱中,黎显宗景兴年间(其元年即清乾隆五年)的景兴钱版式最为繁杂。景兴通宝就有真、隶、篆、行四种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货币品类极为繁多,一般可分为古钱、金银币、纸币、铜元等四大门类.仅古钱一类,质有铜、铁、铝、金、银、锡、陶(编者按:还有石、骨、木、玉、铅质等),而铜又有红、青、紫、白、黄之分.历代铜钱,按有明显特点的版别计算,不下数万种.一条古钱纵线,从商钱的贝币,到战国的刀、布、圜钱,秦代的方孔圆钱,再到宋、元的纸币,一直延续至民国初年,时大时小,时重时轻,时厚时薄,时优时劣,无不随着朝代改换,年号更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点点滴滴如实记录下历史浪涛的痕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宗教、民族存亡、国家兴衰,无不在一枚枚古钱、一张张纸币上留下不可篡改的记载.作为世界杰出的文明古国,有着三千余年光彩夺目的钱币文化史,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这浩如烟海的古钱币中,纸币独树一旗,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