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大有可为膝增寿编者按搞活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许多西方报刊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危机四伏,朝不保夕;国内一些人士也认为国有不如私营,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与建立市场经济有根本性的矛盾,国有企业搞不活。国有企业真的是“没治”了吗?...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五个问题汤安中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在目前被认为是可普遍接受的思路,并且认为较容易、顺当,似乎只要将现有国有企业的资产折成股份再吸收部分职工股即可组成新的国有股份制企业,事情即可成功,企业即可搞活。但是,笔者对一些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以来,我们也一直进行探索。从给企业扩权,实行利润留成,到两步利改税,推行承包制,使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活力不断增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再依靠放权让利的办法去搞活企业的路子已越来越行不通了,甚至是靠扩大增量实行股份制改造的部分国有企业也没有活起来。国有企业包括部分股份制企业亏损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在部分地区甚至有上升之势。那么,搞活国有企业的途径到底在哪里?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我以为关键在于搞活存量资产。搞活存量资产的必要性当前的企业改革从大思路来看,正在由  相似文献   

4.
搞活国有企业中如何解决其承担社会目标问题刘德生搞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因和目标之一。从八十年代初的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现在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央、地方政府及企业为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下了很大功夫,一直把它作为城市...  相似文献   

5.
一、一种新的思路──让外商承包或承租国有企业这几年,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围绕搞活国有企业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曾经自上而下采取过诸多措施,如放权让利,推行承包制,推行租赁制,搞股份制试点等。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股份制的时机尚不成熟(只能通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进),而由于个人抵押能力的限制,大面积推行承包制和租赁制也遇到了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除了采用已有的经营方式外,还可以考虑让外商承包或承租国有企业:一…  相似文献   

6.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面临亏损,一些人对能否搞活国有企业缺乏信心,对如何搞活国有企业无计可施。邯钢经验的宝贵之处,就是给人们这样一个回答:国有企业是能够搞好的。 5月 24日晚,邯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汉章,应邀为河北省沧州市赴邯钢学习代表团作报告。他用生动的事例,坚定了人们搞活国企的信心。 曾有一名企业厂长问刘汉章为什么不搞股份制,刘汉章说:“我就是要看看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在他看来,西方发明的股份制和国有企业都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都是聘总经理,只不过业主不同罢了,所以不能把企业搞不好归罪于不搞股份制…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搞不好的深层病理透析──兼论劳资共有是搞活国有企业的真正途径周占文"要花大力气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这句话,我们已经提出许多年了。结果却总是步履维坚,积重难返。原因何在?搞国有企业改革,我们不可谓不努力,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一点儿也不算过份。为...  相似文献   

8.
建国60年来,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为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巨大财富,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功勋。今天,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国有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较多的问题,这是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为此而怀疑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没有理由将它当作包袱甩掉。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能不能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本文强调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放在搞活整个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应服从和服务于搞活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一定能搞活,关键在于要弄清楚“产权明晰”的真正涵义,并从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有差别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在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改革任务还相当繁重。在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很多工作都离不开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和外部竞争机制不健全是国有企业不活的本质所在。而两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偏一不可,只有在推进产权改革的同时大力进行市场化建设,才能最终搞活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整体搞活,有违企业生命周期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整体搞活的主观愿望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企业生命周期规律的制约,尽管人们主观愿望和出发点是好的,但对企业的发展却是不利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害的。本文以分析企业生命周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比较,企业生命周期在企业发展阶段上的不同表现的分析,揭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企业生命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14.
《经济纵横》1996,(7):53-57
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吉林经济──吉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综述根据王云坤省长的意见,吉林省经团联于5月30日在长春召开了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题的座谈会。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生产第一线的省内部分企业家共80...  相似文献   

15.
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任务张崇康,张志民我国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低下是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瘤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把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改革的主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的情况看,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同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16.
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几个重要阶段。从总体上看,十几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都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中心而展开,这种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战略对于搞活国有企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模式与思路□蒋少龙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放活小的”与“搞好大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搞好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放活小的”。“放活小的”,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企业资产、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制度创新来搞好搞活...  相似文献   

18.
成有功益的的尝探试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搞活搞好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切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江泽民总书记今年在上海发表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一般国...  相似文献   

20.
周新民 《经济论坛》1998,(23):23-24
一、对小型国企改革的几点看法1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绝不是搞私有化。党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战略性调整,这种战略性调整,实质是按照国有企业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改革,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而国有小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