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趋势,这就迫使旅游企业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捕捉市场需求信息,开发出高品质、新颖的旅游线路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从旅行社和区域旅游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学者对旅游线路的观点,同时分析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晤 《商》2013,(12):296-296
旅行社产品开发创新是旅行社保持持久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来源,而旅游线路设计是旅游产品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旅游线路设计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旅游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针对当下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的旅游线路设计,确定目标市场,分析当前竞争态势,提出创新,以及对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阐述旅游线路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旅游线路设计通常包括旅游规划中所设计的旅游线路、景区景点详细规划的游道设计和旅行社设计的旅游线路。目前旅游学界还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技术线路为旅游线路设计提供依据,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来评价旅游线路设计的优劣。通过选取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核心———边缘理论对邵阳旅游线路进行分析,就长沙—邵阳的旅游线路设计做初步探讨,尝试性地提出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旅游线路设计的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线路设计通常包括旅游规划中所设计的旅游线路、景区景点详细规划的游道设计和旅行社设计的旅游线路。目前旅游学界还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技术线路为旅游线路设计提供依据,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来评价旅游线路设计的优劣。通过选取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核心——边缘理论对邵阳旅游线路进行分析。就长沙-邵阳的旅游线路设计做初步探讨,尝试性地提出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旅游线路设计的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旅行社行业保护期结束,国外各类型的旅行社将逐渐地、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将以其专业的眼光来设计、开发针对我国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线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我国旅行社行业在旅游线路设计、创新中的本质变化。本文结合目前旅游线路设计的实际情况,探讨旅行社不断设计、组合旅游线路设计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旅行社行业保护期结束,国外各类型的旅行社将逐渐地、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将以其专业的眼光来设计、开发针对我国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线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我国旅行社行业在旅游线路设计、创新中的本质变化。本文运用旅游项目策划理论,结合目前旅游线路设计的实际情况,探讨旅游项目策划理论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希望能对旅游线路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及旅行社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丽 《市场论坛》2006,(2):35-36
2010年世博会以其规模和影响,将对上海旅游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对于旅行社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章认为旅行社应该从世博意识、市场调查和客源预测、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更新设计以及旅行社业务人员和导游人员的素质几方面入手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8.
吴昌南 《商业研究》2006,(11):203-205
由于旅行社对旅游线路的广告有极大的纵向外部性,使旅行社不存在对组成旅游线路的景区提供广告的激励。因此,在旅行社与景区的广告博弈中,类似一个智猪博弈,旅行社的最优策略是在景区先提供景区具体的广告之后,再提供整个旅游线路整体的基本信息的信息性广告。并且由于广告的纵向外部性,景区与旅行社的最优广告方式、广告内容、广告覆盖范围是不同的。所以在纵向一体化的条件下,外部性被内部化了,旅游集团公司可以在旅游产业链的起点和终端互动性地对景区进行广告,引导消费者的偏爱,获得更多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旅行社产品是旅行社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对旅行社产品的内涵、特征、类型、旅游线路设计等基本观念的认知,掌握旅游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流程,是能够进行旅行社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前提及重点。  相似文献   

10.
鲁瑾 《商场现代化》2007,(31):213-214
旅游线路专营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是旅游市场运作的必然结果。但因旅游线路形成和使用的特殊性,以及我国旅行社及旅游业发展的状况,使得我国旅行社实行旅游线路专营模式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困难。但是,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线路专营模式不断地显示它的优越性,成为旅行社旅游线路经营模式的趋势。本文结合一些热点旅游线路来分析旅行社实行旅游线路专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旅游需求转型与旅行社营销策略转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宗胜 《商场现代化》2006,(13):184-185
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行社行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当前旅游市场需求的转型,探讨了旅行社应对场需求转型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瑜  张祖明 《北方经贸》2011,(9):159-160,175
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政府制定低碳旅游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建设示范型低碳旅游景区逐步推进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低碳旅游线路产品,饭店企业加强低碳制度建设,控制碳排放。交通部门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识。  相似文献   

13.
鲁瑾 《商场现代化》2007,(11S):213-214
旅游线路专营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是旅游市场运作的必然结果。但因旅游线路形成和使用的特殊性,以及我国旅行社及旅游业发展的状况,使得我国旅行社实行旅游线路专营模式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困难。但是,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线路专营模式不断地显示它的优越性,成为旅行社旅游线路经营模式的趋势。本文结合一些热点旅游线路来分析旅行社实行旅游线路专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旅行社关于旅游线路及其他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旅游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旅游消费集为凸集这一拓朴性质,对旅游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总结出旅游消费可能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三种配合模式。文章既为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提供了一个集合论和拓朴学分析方法,使旅行社在设计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时有据可依,也为旅游研究走向理论化和数字化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承德地区自驾游市场调研分析,发现承德自驾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旅游路线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足。目前,承德旅游市场上开展自驾车旅游活动的旅行社只占少数,大多数旅行社在自驾车旅游业务上呈现空白状态。承德旅行社应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完善自驾车旅游线路;积极开展市场调查,了解旅游者市场需求,开展旅游活动;在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时应以休闲度假的短期有为主。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从而完善承德当地的自驾游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行社会展旅游业务空间拓展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旅行社层面对会展旅游业务拓展进行研究,在对会展旅游与旅行社会展旅游业务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会展旅游客源市场、会展旅游产品、会展旅游地理区域、会展旅游服务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旅行社会展旅游业务空间拓展途径,以期推动会展旅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呈现高效益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一 近年来,居国内旅游市场百强之首的上海春秋旅行社,在上海、杭州试点推出了北京、海南两条"纯玩团"线路.这种以"游程无购物,购物随客意"为理念,以质优价高为特征的新型观光旅游产品一经面市,立即引起了极具市场敏感的旅行社同行的兴趣,全国各地的旅行社纷纷推出自己的"纯玩团"产品,"纯玩团"经营队伍迅速扩大,涉及的线路从最初的北京、海南扩大到所有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许多旅行社的同一条线路都有"纯玩团"与"常规团"两类产品,"纯玩团"一时成了旅游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旅游逐渐成了大众放松休闲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出于商务还是休闲放松,旅游者都希望能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极大满足,对旅游线路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旅行社针对不同的旅游者设计好不同的旅游线路是十分重要的。现以海南省旅游为例,对旅游线路进行重新整合,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9.
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中重要的连接线,它直接影响和拉动着旅游业方方面面的发展。不论是对旅游目的地、旅行社还是旅游者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旅游线路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并根据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逐一分析我国旅游线路设计中存在没有形成完整技术路线、缺乏深度开发、要素优化度低、主题提炼不精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我国旅游线路设计进一步合理化,促进我国游产品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何忠诚  王励 《北方经贸》2011,(8):179-181
笔者从学校、学生和旅行社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对我国高校旅行社管理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我国一些旅游院校的学生针对旅行社管理课程的认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一些旅行社企业关于接受旅游高校毕业生的认识做了访谈和电话采访,从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旅行社管理课程的实施现状以及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