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使用2000户农户跟踪调查数据系统分析1995—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变迁表明,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显著增加,男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本地务工,自营工商业对就业贡献相对较小。由于我国非农就业水平总体已经达到较高程度,但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严重偏低,要在工资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保持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让更多未来农村劳动力接受更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玲玲 《农村经济》2003,(12):70-71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 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大 ,质量低我国是一个拥有 9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国 ,现有耕地 14亿亩 ,农村土地只能容纳约 1 4亿多的劳动力 ,并且由于城市和道路的扩建大量占用耕地 ,荒漠化对耕地的连年侵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呈下降趋势 ;另外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中去。这表明 ,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巨大 ,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过快 ,使得农村劳动力需求与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蹊  尹宁波 《农业经济》2003,(11):37-38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 1 .3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大 ,就业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 ,劳动权益受损范围扩大 ,劳动者地位下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情况下 ,就业质量问题往往被数量问题所掩盖 ,不为人关注 ,但从长远看 ,规模巨大的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与数量问题一样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城市化质量的优劣。一、就业质量的一般理解国际劳工组织 (ILO)最早提倡“就业质量” ,但它是以“核心劳工标准”形式出现的。早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国际劳工组织就注意到世界经济虽然取得…  相似文献   

4.
虽然广东省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但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需求和供给在总量及结构上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存在。特别是近几年来,城乡劳动力供需平衡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据测算,“十五”时期广东省城镇劳动力供给年均136.6万人,但劳动力需求仅为73.1万人,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加上全省4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以及近1000万外省劳动力对广东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广东省在城乡就业冲突方面和内地省份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分析这种特点及其变动趋势,有助于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在中国 ,虽然农业与非农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联系很重要 ,但对于农户和个人在不同的经济时期 (繁荣或萧条 )在农业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动力机制问题上却鲜有研究。农户成员在经济繁荣与萧条时期的就业选择机制与这种非农就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福利方面的影响等问题上仍存有很多疑问。他们到哪里去找工作 ?这种部门间劳动力转移规模有多大 ?在萧条时期 ,农业部门是否吸收了劳动力 ?这种吸收带来的劳动力重新配置是否意味着非农就业工作的失去 ?哪些人在经济紧缩时失去其非农工作 ?哪些人在繁荣时期加入到非农工作中去 ?对于中国这…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老话题了。据统计,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月3日发布的主题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就业最困难的阶段已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问题凸现。  相似文献   

7.
聂荣 《农业经济》2003,(10):31-31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剩余劳动力就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耕地所能承受的劳动力负荷 ,它是人口和劳动力压迫土地的结果。因此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并消除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测算 ,1978年 - 2 0 0 0年 ,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规律,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初,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认为由金融危机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不均衡是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农业化人口大国,1997年全国失业和下岗职工总数达1500万人,当年实际城镇失业率为6.2%。1997年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为82%,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然而,中国又是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很低的国家,目前仍存在数量巨大的城镇隐性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1998年新增劳动力约984万人,新增下岗职工约350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受阻、增收缓慢的原因分析。(一)农民素质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导致了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失衡。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万人,其中3/4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
就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将长期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就业、解决新增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任务艰巨,使得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上世纪九十年以来,灵活就业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但不规范的用工形式、低水平的工资待遇,以及不完善的保障体系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爽  张艳 《农业经济》2007,(6):42-43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大、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然后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劳动力素质、观念意识和弱势地位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劳动力控制数量、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和完善就业市场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在对影响劳动力就业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后,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质疑,认为单纯讲求经济发展是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应尽快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即以就业为中心的、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也极为复杂:城乡分割、隔离,城市内部的分割,等等。劳动力市场分割必然对劳动力的收入产生影响。一、劳动力城乡分割的收入分配差别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所形成的城乡就业隔离政策,不仅是行政上的隔离,同时又是体制上的隔离,即不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进入城市就业。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后,政府对农民的自由流动和就业选择权利有条件的认可,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但是,  相似文献   

16.
扩大农村就业规模能够有效保障社会长期和谐发展,稳定提高经济水平。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为城镇协同建设指明方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关注度。结合实际情况,为新时期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路径提出了建议,通过合理有效的就业措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02,(4):30-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指出,未来3-5年,我国就业形势除了延续国有企业大量下岗、农村剩余劳力继续向城镇转移等“九五”期间的就业特征外,还将叠加两个新的深层次矛盾。他指出,“十五”发展过程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过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城市劳动力正在不断降低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正在通过各种就业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这两部分劳动力群体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直接竞争已不可避免。他认为,欧盟国家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对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湘西南为例,从人力资本视角下深入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即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低、就业职业不稳定、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较差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匮乏,人力资本投入不够。基于此,本文认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应做到:一是加大农村教育、卫生保健、劳动力技能培训投入力度;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三是深化教育、卫生、就业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但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2003年城镇化率才为40%左右,大大低于同等GDP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降低到15.4%左右,但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左右。近年来,虽然各地在统筹城乡平等就业,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是全国城乡二元就业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形成。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问题研究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该文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当前就业意向性选择为切入点,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的不同偏好因素进行分析,对其相关特征变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山区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上优于农村女性劳动力,两者平均年龄仍较高,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就业,但总体收入仍不理想。务农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与务工、自主创业或经商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相比,在年龄、耕地、收入等变量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差异。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和所在村劳动力人口数等变量对其不同的就业意向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和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