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新农村才会发展得更快。文章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东千村为例,分析了政府在东千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及政府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庆阳市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作了详细探讨,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后,各级政府以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许贵元 《发展》2006,(8):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警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刘炜  董瑞华 《山东经济》2008,24(5):156-160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发现,乡镇企业浪费土地资源、污染破坏环境、垄断村庄资源、贿赂地方官员等弊端普遍存在,在发展中所遭遇的资金、技术、管理、政府服务等难题亟待解决。为使乡镇企业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不仅乡镇企业自身要在制度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完善自己,主动融入到村庄社区公共利益当中,政府也要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上加强指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7.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国家和民族的胎记,具有着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目前,“三农”问题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亦然是文明进取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软性需求.  相似文献   

8.
戈世平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53-55
文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对新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又是基于土地的转变,因此文章以灌溪镇为例,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土地利用模式的调整来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进而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适合灌溪镇这样一个典型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超 《特区经济》2008,(9):182-18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诚信缺失、浪费严重、家庭美德丧失、封建迷信抬头等伦理困境。这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是社会转型给新农村道德建设带来的新挑战,也是农民自身主体性因素不强所造成的。新农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农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又一个重要转型期的历史背景下突显出来的社会发展协调问题,其核心议题是农民的现代化问题。这种历史背景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必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农村纳入现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过程。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助于实现近年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社会建设目标,因此,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3.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对于解决当前农村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一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札拐寸滞后、部分农民群众缺乏科学的健渗杜的精神追求;泽黑多朋猫拱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明乡风应该是农民整体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进…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一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具有先进品格的文化。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精神层面的要求。认识和重视“乡风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所处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宏昌 《理论观察》2006,(4):F0003-F00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抓住了农  相似文献   

16.
王菊 《黑河学刊》2013,(4):153-154
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策,并把农村文化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为乡镇图书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农民的文化权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分析发展乡镇图书馆是必然的。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乡镇图书馆更担负着为工农业生产、广大城镇和乡村居民服务的任务,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德玲 《特区经济》2010,(9):252-255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意义重大,我们应超越个人利益、阶层利益的局限,站在时代、历史、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来看待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公民法制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加快农村的民主法治进程;有助于社会不同阶层间的交流,尤其是加强群众与政府的交流,加强民主管理;有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司法保障。因此深入分析农村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建议很有必要。总体来说,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尚处于初建阶段,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法律援助制度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对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避免模式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文章以正定县新城铺为例,分析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乡风文明”呼唤农民提高环境意识,只有提高了环境意识,乡风才有可能真正文明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村容整洁”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造新村”和“盖新房”,而应该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建设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巾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血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仪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刚绕农民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农民的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