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地区县域农业土地利用优化设计——以绥德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绥德是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贫困县和生态脆弱县,农业土地利用中的三大突出问题是短期近利、广种薄收和水土流失。文章着眼于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按照人口一粮食一林草的逻辑序列,探讨本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新思路,并对农业土地利用配置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具体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发展特色农业振兴县域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云鹏 《中国改革》1996,(11):50-51
  相似文献   

3.
实施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和领导方式的创新。在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科学组织,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性运行和发展。在加速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它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基于县域经济的功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一般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由一、二、三产业和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以信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渗透和带动作用。通过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振兴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达坂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定位和运行机制,提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加快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对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论县域农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农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以行政县为经济规划单位 ,聚集经济要素 ,整合经济能量 ,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 ,形成独特的、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的农业经济发展优势的水平和能力 ,它既包括农业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 ,也包括通过对农业和其它产业的嫁接和融合 ,提高农业产值的能力。本文结合对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都江堰市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探讨 ,力求探索县域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一般途径。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县域内不同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存在差异 ,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必须发挥自身区域优势 ,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进农业化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内在机制,要求人们对县域内外的农业生态经济要素(生态、技术、经济和社会要素)进行系统分析、评价、调控,以便对县域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从而达到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合理化和农业生态经济功能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于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战略,促进区域农业和农村工作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技术创新等基础理论,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政府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菱鲆养殖是我国北斱沿海重要的海水鱼养殖产业乊一,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等相兲斱法评估了莱州市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年收入及饵料、电费、鱼苗、鱼药成本等相兲支出项目,为合理评估大菱鲆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经过计算,莱州市大菱鲆养殖产业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53亿元,年均各项成本支出总和为4.5亿元。年利润2.03亿元,利润率为31.09%。各项成本支出中,饵料、电费、鱼苗费、鱼药费和固定资本折旧费依次为2.2亿元、1.23亿元、0.73亿元、0.09亿元和0.25亿元,占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49%、27.3%、16.2%、2%和5.5%。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归纳县域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影响因素,测度不同因素对集约水平变化的贡献率.研究方法:归纳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人口密度、人均产出和资本密度每增长1%,江苏各县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上升0.216%、0.263%、0.264%;(2)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非农就业率、非农产业技术效率每提高1个单位,江苏各县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上升0.013%、0.016%、0.007%、0.778%;(3)1996-2004年.江苏省单位建设用地产出上升111.16%,其中土地资源相对稀缺性影响因素的贡献为74.22%,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影响因素的贡献为29.97%.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具有随着土地稀缺性加剧不断上升的自然趋势,有效的国家控制标准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2)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应重视发展服务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非农化产业技术效率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业投资中政府制度因素效应分析--以山东农业投资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农业大省山东农业投资为例,分析了农业投资中,政府制度安排的以“调控效应”和“拓展效应”为基础的“综合制度效应”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结论:农业投资中的政府制度的综合效应与农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而总量意义上的农业投资对农业产出并没有绝对的正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不仅要重视稳定的增加农业投资总额,还要重视通过政府制度安排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农业投资中的政府制度因素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泰安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泰安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农业标准体系推广与实施、监督检测体系与建设环境的简析,梳理出具体实施中的主要做法与措施,提出在实际农业生产层面上如何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建议;从标准体系制定、生产组织落实、政策促进与规划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出部分基层的经验;强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做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实施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县级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指标体系监测、评价小康进程。本文分析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由6类30个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指标的权重,简要分析了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创新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技术服务是科技兴农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笔者根据其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最近的调查研究,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了制度上的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政府保障和支持,推动农业技术服务制度的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构建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科技兴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华容县和安乡县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非劳动力人数占家庭人口数的比例、对借贷政策的认知程度、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收入、生产性支出、生活性支出、户主的政治面貌情况等因素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1992年引进了国际流行的经济自立灌排区农业灌溉管理模式,山东省从1997年开始试点。试点情况表明,SIDD管理模式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完善灌溉投资管理体制、提高灌溉管理效率、促进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提高农户的用水组织化程度、增强其民主参与意识等方面具有明显价值与绩效。从原理上说,SIDD管理模式植根于行为科学的参与式管理理论、多中心管理理论和熟人社会的声誉机制理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SIDD管理模式的价值与功效,本文建议政府应从宣教、指导、服务、监督等方面大力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和SIDD管理模式的应用,农民用水者协会也应从提高信息透明程度、加强协会内部管理等角度加强自身建设,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5-2010年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通过分析县域尺度的Ripley K函数特征、景观指数变化和行政村尺度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关联格局特征来研究如皋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并分析演化的驱动过程。结果表明:11995-2010年如皋市农村居民点连通度、聚合度和形状复杂度增加,却未形成有效集聚,呈均匀分布特征,但均匀程度增加不显著。其中2000-2005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最显著。2农村居民点局部自相关性强,热点区域由经济较为领先的西北片区逐渐转移到后发追赶的东南片区,在热点转移过程中处于高值簇的乡镇单元会影响附近的区域,热点比重整体上升。3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其空间不均衡性,是驱使如皋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时空演化的主要过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完成市民化转变的成本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