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语言做事"的核心理念言语表达往往体现为言语行为,而非语言结构;主要功能是促进意念教学大纲与语言教学交际法的产生.将其应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优化交际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王欣 《魅力中国》2014,(11):77-77
言语交际是运用语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活动。话语交际者的言语行为受修辞语境的直接影响。首先对修辞语境做出介绍,再从话语理解着手,阐释修辞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正会 《魅力中国》2009,(20):209-210
在英语教学中言语交流经常使用,而非言语交流却没有受到重视,而有关学者认为,在人们直接的交际中,非言语交流传送的信息要远远大于言语交际。本文就谈谈非语言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梅子 《黑河学刊》2012,(4):143-144
口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口语情景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言语交际为目的,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选取真实的,贴近生活的话题为课堂任务,通过典型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口语教学实践课上可采用口语情景教学模式,它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获得富有良好的口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幸樾  刘世理 《黑河学刊》2012,(4):42+45-42,45
在日常交际生活中,交际双方通过隐晦的方式间接传达自己的意思的言语行为,与直抒其意的方式相反的行为就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一经塞耳提出就引起了广大语言研究者的兴趣。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使用间接语言非常重要。使用间接语言说话人通常要多费脑筋,多讲究策略;对听话人而言,理解间接言语意味着要多加动脑,多加揣摩。非间接语言的成功使用一方面考验说话者的说话技巧和策略,而对于听者而言,则是考验聆听能力和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学习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在跨文化交际中,我国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水平却与扎实的语言基础大相径庭,语用失误频繁。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目的语文化教学,传授与言语交际相关的常用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模式反映并且描述了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推理话语含义的方式,即语义推理和语用推理。基于两种不同的理解话语含义的方式,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语言交际方式,以求在受话人那里达到想要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是除口头言语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在实际交际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目视行为、面部表情、手势、触摸、空间的利用和组织等方面在非语言交际行为中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邱坚娜 《发展》2007,(5):133-134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听、说、读、写、译的锻炼,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即表达思想、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口语作为交际的首要形式,与言语交际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育与造就.本文根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特点与要求,结合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实践过程中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吕晴 《魅力中国》2014,(15):198-199
词汇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在中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已经完成了语音部分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迅速提高言语交际技能就成了学习者此时的主要任务,而言语交际的基础就是词汇。本文从不同角度出发浅析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言语交际模式在语言的认知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建立心理模型决定着言语交际模式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中的心理模型理论为工具,通过对言语交际模式中建模者对诗歌持有的认知加工机制,来探究诗歌这种既抽象而又美好的文体中言语交际模式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幽默是语言和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起着独特的积极作用。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和汉语言语幽默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言语幽默在其生成方式和语用功能上的相似性,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英汉言语幽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言语交际模式在语言的认知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建立心理模型决定着言语交际模式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中的心理模型理论为工具,通过对言语交际模式中建模者对反语持有的不同认知加工机制,来探究反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朱瑞珂 《魅力中国》2011,(2):253-253
语言和言语长期以来都是语言学派和语言教学流派的关注点和争论点,这些关注和争论推动了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发展。本文讨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区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有声语言,它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斯大林曾经说过“有声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最帮助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构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进步力量之一。”①至今口语交际仍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基本方式。按语言学的观点来说,口语不是语言,而是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说话)和运用语言的结果(说的话)”②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言语的句子是指句子结构模式的应用,它与一定的语境相联系。”③由此可见,口语句式要符合语言的一般语法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序的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6.
谢洪莲 《魅力中国》2013,(23):203-203
前言: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专家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和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JEFC教材和SEFC教材中对听力教学任务都有所加重,增加了听力测试,听力教材也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听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言语交际模式在语言的认知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建立心理模型决定着言语交际模式的成功与否.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中的心理模型理论为工具,通过对言语交际模式中建模者持有的不同原型,建模中参照物的数量以及参照物的不同组织方式等因素来探究语用变化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障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的民族优越感;不同的价值观;对正式与非正式交际的不同观念;不同的认知模式;不同的学习模式;不同的教育体制;课堂上的非言语交际等.解决的办法是: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是对语用学、语言研究,还是对社会语言学、语言交际学以及语言的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要素对言语行为的影响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在言语行为中,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从更大层面上来讲,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20.
言语交际中,为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应遵循语用原则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该文提出语用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得体性可用“度”来进行解释。从语言层面划分出冗余度、模糊度、规范度,将它们和语用原则相结合,来分析言语交际的最佳效果,使人们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地运用语用原则,使交流更趋完善、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