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旦 《活力》2024,(6):10-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而房价的高涨使得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建设中,融资问题成为制约保障性住房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融资问题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旨在探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问题,尤其是社会化融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后,如何管理、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将直接决定我国保障性住房工作是否能利用有限的保障性住房资源,最大范围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清退难,退出规定操作性不强已经成为住房保障工作的难点.本文通过针对推迟机制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建立住房保障对象信用管理机制、奖惩机制以及梯度灵活的退出机制等诸多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公平和效率指导下的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建设保障性住房体系旨在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问题,实现人民住有所居.在剖析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着保障住房类型复杂、保障对象缺乏普适性,保障性住房政策效率较低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与公平效率关系.提出以公平为前提,效率为促进的新理念,建设我国新型、规范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实施租售两种制度政策,以提升我国保障性住房体制的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保租房”即保障性租赁住房。这是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但其发展面临经济性与社会性二者难以兼顾的困境。利用TOD模式,结合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利于化解土地价格和区位选择的两难问题,平衡土地利用效率、居民福利水平和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通过梳理保障性租赁住房TOD的发展现状,总结TOD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面临的突出难点,以期为促进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TOD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娟  颜涛  张峰 《上海房地》2010,(1):17-19
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我国多数城市加大了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且多以集中建设为主,如《2008—2010年南京市住房保障规划》计划新建经济适用房600万平方米,廉租房3000套15万平方米,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均是人口超过10万的大规模经济适用房社区。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解决了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这种类型的住房有别于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本文以昆山市为例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全国各个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但在建设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总结其现有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列为民生工程的重要范畴,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十二五"提出的全国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的发展规划和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总量7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逐渐建立了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为主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并加快城市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基本住房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成为我国政府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2007,(5):38-40
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市基本建立起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为贯切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深圳市全面加快政策性住房建设步伐,通过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政策、建房资金来源政策、保障性住房来源渠道政氧,以及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政策法规和房屋信息,力争“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全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因高房价引发的住房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但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问题矛盾突出。本文就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渠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障性住房产权既影响保障房的配置效果,也制约保障房建设的融资能力,并关系受保障群体的福利水平和财富变化,探讨保障房产权模式对于保障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产权分析的方法,在对目前多种保障性住房产权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基本构架,并对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及其实践意义予以论证.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不断增加,对于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2009年开始,我国房价不断上涨,使居民的承受能力受到了极大影响。本文就保障性住房供应对抑制房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如何健全和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希望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能灿 《上海房地》2011,(11):33-34
保障性住房是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的重要措施,如何才能把文字、文件上的保障性住房变成现实的保障性住房.让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享受得起.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鉴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并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尤为重要.2004年以来,赣州抓好建设、分配、管理环节,构建了以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为主,经济适用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公共租赁房和廉租店铺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具有赣州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易红梅 《中外企业家》2013,(3S):239-239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我国现在正加大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保障性住房这项既关系民生福祉,又事关经济全局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新加坡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世界上公认的住房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本文对其主要做法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17.
自202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江苏省将该工作作为住房保障专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2021年,常州市被列为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个试点城市之一,金坛区作为常州最美新城区、最强增长极,紧抓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窗口期”机遇,坚决扛起“两湖”创新区主战场责任,深入推进“五大行动”,全面加速同城化、加快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对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文章阐述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背景,探讨了常州市金坛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举措,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俊芳 《企业导报》2012,(17):12-13
随着上海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但是游离于保障政策之外的"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本文着重阐述了上海"夹心层"人群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了上海住房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解决上海住房"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的保障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小产权住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刺激着住房需求不断扩大,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任之一.问题在于,随着近年我国商品房价格连续飙涨,在大部分城市居民望房兴叹而政府又没有足够的保障性用房供应的时候,小产权住房能否"入市"?能否作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又一个途径?就成为当前引人注目的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