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论企业采用何种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本优势的建立和长期维持。文章着重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优势,分析其成本优势的来源和特点,及其对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作用和局限性,由此得出中国制造业“伪成本优势”的结论,从而警示中国制造企业走出认识的误区,通过加强管理塑造真正的成本优势,并寻求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焕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3,(19):156-156,170
制造业企业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目前制造行业企业的现状来看,原始的成本控制以及管理方法很难在新时代支撑成本战略,因此成本控制方法的一些创新改革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企业正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制造业成本控制与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本领先是制造业企业最基本的竞争能力。成本领先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相似文献   

4.
成本领先战略是"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通用竞争战略,也是企业普遍使用的一大战略,它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竞争优势.本文基于成本领先战略,对成本领先战略的优势和条件进行分析,并且对该战略下的成本管理策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6)
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机械制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除了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以此获得更多的销售额外,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也显得无比重要。文章从界定机械制造业成本控制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战 略成本管理是以战略来指导企业的成本管理 ,是以成本为核心进行的战略管理。在市场经济下 ,竞争日趋激烈 ,每个厂商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于是厂商不断发掘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较长时间的保持不败之地。企业的竞争优势包括技术优势 ,人才优势 ,管理优势 ,创新优势等 ,但归根到底只有两种 :一种是成本领先 ,另一种是标新立异。当卖方厂商互相进行价格战时 行业的产品基本标准化时以及购买者具有很大的降价谈判能力时 ,企业不得不实行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者可以获得如下战略优势 :它可以利用低成本优势定出比竞争对手低的产品或服务价格 ,大量吸引对成本很敏感的购买者 ,进而提高总利润 ;也可以不削价 ,满足于现在的市场份额 ,利用低成本提高单位利润率 ,从而提高公司的总利润和总的投资回报率。虽然低成本战略有明显优势 ,但大多数公司降低成本的努力收效甚微 ,其原因在于其没有抓住价值链的主要要素削减成本 ,因为其诸项灵活比较了公司和关键竞争对手的成本 ,具体分析了哪些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哪些活动是竞争劣势的源泉。由此可见 ,价值链是战略成本分析的重要工具。一、价值链是企业的活动流程价值链是设计、生产、营销、发货以及产品或...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生存与发展,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以确定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与方法。竞争战略有多种,而成本优势战略是可被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最基本的战略之一。一、实现成本优势战略的意义成本优势战略是一种设法使自己的成本在同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实现低成本战略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具有低成本的企业可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并可抵御别的企业降价竞争的威胁。其次,低成本对潜在的竞争者具有威慑作用,可阻止其入侵。再次,低成本可以强有力地抵…  相似文献   

8.
根据产业链重组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了产业分工细化到企业内部的趋势和电子信息产品行业中方兴未艾的EMS经营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的部分制造业厂商,特别是那些没有市场知名度品牌的制造厂商,转变经营理念,改制造厂商为制造服务厂商,是将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立足市场、赢得竞争的一条合适之路。  相似文献   

9.
(1)我国仍有五年的缓冲时间可以利用。从WTO谈判的有关条件来看,对于电信设备等高科技产业的要求是:在2005年前,取消对电信设备和其他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这一许可为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一些企业将在这段时间内获得较快发展。(2)我国突出的优势在人才的成本方面。中国的高科技人才成本通常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建立在人才的智力劳动创新基础上的,只要中国高科技企业能充分认识到这点,那么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知识成本优势就可以演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对于未来的竞争是最为重要与关键的。(3)国际企业的竞争原则与我们的不同。国内企业通常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但结果是你死我活的市场份额的抢占。而国际企业更倾向于战略联盟的建立,或者是股权的收购。即使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它们的首要目标也是要寻找国内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因此,这对有实力的高科技公司及各方股东都不是一件坏事。另外,在电信设备方面,我国市场早已向外商开放,世界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八大金刚”都已进入我国,已获得了国民待遇。我国加入WTO之后,竞争的强度不会有太大的增加,不会对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带来太大的冲...  相似文献   

10.
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根本来源是成本优势和歧异性。由于行业特性的存在,影响不同行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同,文章从投资者的角度,运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影响软件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我国优秀软件企业成功实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4)
随着近几年海洋石油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海洋石油工程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为有效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培育长期竞争优势,强化成本管理成为海洋工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4)
中小制造企业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占绝大多数,加强制造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文章从界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加强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等概念出发,提出了我国中小制造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可选择的方法,进而指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先动者优势与后动者优势视角下的中国摩托车行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先动者优势与后动者优势的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企业竞争优势与国外有明显差异。先动者优势表现在引进国外技术的时间先后上,与进入行业时间的关系不大,而且受到以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而后动者优势在于比先动者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也日渐加剧,企业通过运用战略成本管理不但可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建立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以保证企业的长久竞争力。本文通过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三个分析工具,对华住酒店集团所采用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正是华住酒店集团的这种战略成本管理帮助其得到了竞争优势。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引入对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项目就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施工单位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消耗来降低工程成本,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建筑加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需求旺盛,建筑加固企业数量增速很快。但是,在建筑加固市场中也存在着材料选择风险、工程质量标准制度不健全、企业竞争行为不规范以及企业资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建筑加固企业要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建立自身的企业施工质量标准、加强成本控制和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团队,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发展中遭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既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也能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主导产业。江苏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依托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二是依托于竞争战略和制度条件的区位优势。江苏制造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相对的,缺乏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江苏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保持江苏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按比较优势调整江苏制造业的规模与结构。  相似文献   

19.
《竞争成本论》是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艾宝俊先生全面介绍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部力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格局面临重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与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联系紧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论产品附加服务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附加服务是企业产品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籍以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本文以迈克尔·伯顿的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从成本优势与溢价优势两个角度分析了产品附加服务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