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分析我院急诊部门80例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分析和研究护理措施干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74例抢救成功,存活率高达92.5%,存活患者QTc均增高显著,QTd明显减小。结论做好护理应对准备,时刻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术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9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血管再通44例,血管未通5例,有效率达89.8%,均未出现脑出血、脑水肿等不良后遗症。患者3~4周出院,出院时可独立行走。结论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均手术成功,无1例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冠心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舌脉像及中医临床证候,辨证属气虚血瘀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予口服冠心Ⅰ号方,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评估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Ⅰ号方对改善心肌梗死PCI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伴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输液、输血、止血及术后护理的经验。结果经治疗后,本组12例骨盆骨折患者中,8例患者血压、呼吸、尿量等临床症状已恢复正常出院,其中转入上级医院救治2例,病死1例。结论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方位精心护理在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挽救生命,又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内科护理,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心悸、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是否有所减轻,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高血压急症或心、肾、脑等靶器官受累现象。结果该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内科护理后,心情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内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作用及最佳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北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的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钠肽(BN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DD、BN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LVEF、LVEDD、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静脉滴注冷沉淀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方法评估1例血友病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治疗及抢救措施,并做好患者护理。结果经抢救与护理后,该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在血友病患者静脉滴注冷沉淀引起过敏性休克抢救中,抢救与护理要规范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建立完善的制度与应急系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8例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定期监测血压,注意呕吐物及大便色泽,及时做潜血实验,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98例脑卒中昏迷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11例,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加强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密切观察和护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肠内营养计划,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对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在我院收治住院的40例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患者,均行局部麻醉后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皮股动脉行Seldinger技术穿刺,然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治愈率为97.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极为满意。结论专业化护理对于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极为重要,能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从而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8例,其中1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2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系统化护理,经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治愈率等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科学系统化的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手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路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进行护理,制订护理路径表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1.3±1.2)d,护理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4±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路径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手术的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可有效减少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80例,给予术前和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过术前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均治疗顺利,无1例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行肝动脉化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给予术前和术后护理,能有效促进肝动脉化疗介入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患者下肢骨折手术后并发的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30例下肢骨折手术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尿激酶)和人工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治疗护理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下肢颜色变化、水肿、有疼痛感,经过药物治疗和人工护理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例,痊愈20例,4例好转。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后,根据不同的反应采用合适的护理,降低了死亡率,对患者下肢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针对其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该组患者中认为心理护理有利者占51.4%(18/35),基本恰当者占45.7%(16/35),有害者占2.9%(1/3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促进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本文从急性心肌梗死识别、早期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急救护理要点等方面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神经系统的严密观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25例,好转9例,转上级医院2例。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密切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过程,分析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并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2例,其中36名采取的是传统的护理方式,其余36例采取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的心率和血压,并综合分析其治愈率以及手术后各种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组的总成功率达97.22%,而传统护理组的总成功率仅为83.33%,且前者术前心率血压控制以及术后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的护理方式更具有应用价值,建议临床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