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和效果评估。方法我院自2011年起对手术室安全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对安全管理完善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安全管理实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3%,患者满意度为97.7%,综合管理质量达标率为98.8%,与实施前相比,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防范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水平、减少质量缺陷。本文首先分析了外科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问题,其次,就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引进安全防范措施后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并与安全防范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引进前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资料的对比,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引入后手术室出现的医疗差错比引入前明显减少,且引入后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引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认真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可以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学习和培训,每月讨论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操作,实行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和落实护理质量三级质控,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结果经过以上各种管理措施的实施,我院心血管内科近两年来未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损害。结论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30 d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程度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手术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手术室感染情况的发生,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保障手术安全可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医护质量。方法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结果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近两年来,未出现未核对不到位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确保了手术安全。结论进一步细化并落实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和流程。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患者治疗的特殊区域,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患者及家属的法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面临医疗服务竞争意识的挑战,作为手术室人员必须分析常见差错事故的原因并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防止工作中任何的疏忽大意,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13.0%,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1.3%、78.3%,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1 445例,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本组1 445例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有1 000例(69.2%)对护理评价为满意,420例(29.1%)为较满意,25例(1.7%)为不满意,满意率为98.3%。结论人性化护理需要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加强护患沟通,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增强服务意识,将知识面进一步拓展,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着风险,其包括人员方面、管理方面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是避免风险发生的主要应对措施。本文将结合现代的医疗情况,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预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进一步做好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舒心、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同时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方法针对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实施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只采取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的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疾病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做好护理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针对护理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策略,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急诊科危重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思维和方法.方法通过加强业务训练来提高应变能力、加强护理思维来完善转运流程;思维要点是在转运危重患者时,如何对转运前、转运时和转运后实施安全护理;通过临床实践对54例急诊危重病患者院内实施安全转运进行验证.结果54例危重病患者全部安全转运到相应科室,安全转运率为100%.结论在转运危重病患者过程中要有完好的护理思维和方法,转运才能有序不乱,以确保患者在转运时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临床患者正在不断增加,从而就会造成护理的工作在实际的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出现用药错误,因为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和患者的生命是有很重要的联系的,轻者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严重的会造成医疗事故,引起不必要的纠纷,那么药物治疗作为护理工作中作重要的内容,准确的对患者用药,减少用药的错误,是每个护理人员的应尽的责任、义务,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患者用药的过程当中进行严格的按照用药的规定制度和管理,以免出现问题,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本文阐述了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住院护理的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换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4月(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换药室后)的患者为观察组,并与2010年7月至8月换药室抽样检测结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换药室抽样检测合格率、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换药室中,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总体化护理干预影响康复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2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总体化组和普通组,各36例。普通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总体化组予以全方位总体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总体化组在心绞痛的稳定程度、发作情况及治疗效果满意的程度均明显优于普通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总体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保持老年患者病情的稳定,减小了疾病的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内科病房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总结相关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科疾病患者施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服务,并制订相关的调查表格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施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服务,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穿着整洁度、服务态度、行为举止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均达到了93.0%以上。结论通过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服务,能明显提升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效益,对于医院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由于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的影响,作为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保持高技术水平和无痛护理技术,才能保证患者在手术后所受疼痛减轻,让患者满意。要切实落实无痛护理技术,让患者能够体会到护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房高危药品的有效管理方法,确保日常用药安全。方法归类整理并记录药房所有的高危药品,合理建立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和督导。结果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力度有所加强,使患者的用药安全有了更大的保障,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确保患者就医质量。结论通过对药房高危药品的合理管理,能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增强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CT室的作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及服务能力,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CT室的护理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3年来CT室增强检查的患者200例,分析至今存在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并付诸实践。结果近年来行CT检查患者,无一起护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满意度达到98%。结论 CT室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付诸实践,持续改进,才能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