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观察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同时每日餐后口服2次马来酸曲美布汀。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嗳气、胃部烧灼感、上腹饱胀症状分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上腹痛症状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8.4%;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0.4%。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的门诊和住院高血压患者50例,所有患者全部停止使用降压药物2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患者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日3次,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早餐后口服,日1次,2周以后,根据患者的血压检测情况对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调整为2.5~5.0mg口服,4周做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有2例患者有轻度的不良反应。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使用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时采取长疗程的递减疗法对于疾病的疗效,同时和每日用药疗法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所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递减组和持续组,两组患者入选后进行相应的饮食调整,同时给予赛庚啶;其中,递减组口服氯雷他定片,第1~2周剂量为口服10mg,1次/d;第3~4周口服10mg,1次/2d;第4~6周口服5mg,1次/d,疗程为6周。持续组则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10mg,1次/d,6周是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每两周1次复诊,对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且随访1个月。结果递减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00%,复发率为30.00%,明显优于持续组的63.33%和56.6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氯雷他定片长疗程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每日疗法递减组,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就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试验方式采用平行开放对照、单盲、随机。经过2周安慰剂导入期和1周药物冲洗期结束后合格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日口服依那普利,或缬沙坦,2周后若SiDBP≥90mmHg,则采用加倍的剂量,4周后若SiDBP≥90mrnHg,则加服双氢克尿噻,每日1次。在此期间不服用其它药物,以免影响血压。结果 VAL组总有效率92.3%(48/52),ENA组总有效率88.0%(44/50)。组间比较P均>0.05。VAL组治疗前HR(78.2±6.9)次/min,治疗8周末HR(78.9±7.6)次/min;ENA组治疗前HR(77.4±6.6)次/min,治疗8周末(78.6±9.1)次/min。两组用药后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ENA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干咳VAL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较佳,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以维持24h降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伊托必利治疗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伊托必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采用伊托必利治疗后,慢性便秘患者的胃肠传输时间和平均钡条残留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肛门直肠压力、直肠感觉阀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慢性便秘患者进行分型,慢传输型患者(STC)治疗前后的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口梗阻型(OOC)患者各症状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混合型患者(MTC)的排便频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伊托必利治疗慢性便秘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伊托必利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混合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西维林对人工流产时的疼痛及流产后宫缩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1于术前1日给予罗西维林10mg口服,治疗组2于术前1.5h给予罗西维林20mg口服,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三组术前均心理护理,分别观察三组扩张宫颈时和术后30min时的疼痛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和治疗组2 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罗西维林用于人工流产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手术时及手术后的疼痛,并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给予妊娠8~10周流产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计划生育中心收治的妊娠8~10周流产患者7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300 mg剂量的米非司酮,B组患者给予150 mg剂量的米非司酮,患者均配合服用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相应治疗,A组患者的流产有效率高于B组,胚胎排出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8~10周流产患者来说,运用大剂量(300 mg)米非司酮配伍常规剂量的米索前列醇,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流产率,缩短胚胎排出时间,安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通过抗链球菌感染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抽动障碍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阳性药物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剂量为20 mg/kg,2次/d;对照组患儿采用硫必利治疗,2次/d,每次50~150 mg。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呈下降趋势,治疗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3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链球菌感染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艾普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3种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方法抽取2011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119例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予黛力新片2片,早晨及中午各服1片。A组45例给予艾普拉唑5mg,早餐前1片,B组4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早餐前1片,C组34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早餐前1片,三组疗程均为28d。各组结果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三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率分别为95.5%、92.5%、91.2%,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7.67元、6.06元、6.83元。结论 3种方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B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文研究选取的10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是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中选取的,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以及相关脑血管方面的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西酞普兰,每天一次口服,剂量为20~40mg。对照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帕罗西汀,初始剂量为20mg/d,清晨空腹口服。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后的抑郁情况,并对患者的总显效率进行统计,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1、2、4、6周进行观察评分。结果对两组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76.0%,两组患者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并且治疗组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说明西酞普兰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临床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西酞普兰治疗后发现,西酞普兰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小,并且在患者的心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FD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高度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口服80 mg/d缬沙坦,B组患者口服5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C组患者口服5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80 mg/d缬沙坦,连续服药12周,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测量。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下降(P<0.05)。与A、B组相比,C组降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65.0%,B组总有效率为52.5%,C组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对于中高度高血压治疗而言,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疗效较佳,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以维持24 h降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注射液联合地高辛片的疗效.方法 3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2 组,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及伴发疾病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丹参注射液静点,地高辛片0.125~0.25mg 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地高辛片0.125~0.25mg 口服,每日一次,均4 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部分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黄芪、丹参注射液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梅州市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餐前半小时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每日2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天临睡前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300mg,每日1次。疗程为8周。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每周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2.6%和77.8%,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分别为90.7%和7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三者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符合保守治疗标准的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联合组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mg,1次/d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对照组仅应用甲氨蝶呤50mg肌肉注射,1次/d。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5d后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d后,联合组治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5.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不适、头晕、口腔溃疡、皮疹、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下降,反应较轻且经处理后均消失,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宫外孕疗效好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奥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0.05mg/h持续静点,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点,2次/日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控制后逐渐减少奥曲肽用量;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点。两组患者用药7d后对比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迅速并能有效防止再出血,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4例及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奥氮平组患者给予口服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利培酮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32/34),奥氮平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3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嗜睡、口干和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多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失眠和头痛不良反应多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二者不良反应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时评价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冠心病(CHD)患者86例,将该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剂、吸氧、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盐等);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曲美他嗪,20mg/d,3次/d;联合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10mg/d,1次/d,曲美他嗪,20mg/d,3次/d;观察并记录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冠心病(CH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临床有效率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结果 :①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胸闷、胸痛、乏力以及心悸等等方面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联合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4%,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治疗过程中和完成之后,2组患者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联合组失眠1例,呕吐1例,恶心1例,对照组失眠1例,呕吐2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拥有更加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与单纯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差距不大,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利迭(50/500μg)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肺功能/血气分析、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COPD稳定期患者60例。患者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止咳化痰等常规处理,治疗组给予舒利迭50/500μg,对照组给予舒利迭50/250μg治疗。观察6个月内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检测6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观察急性加重频数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水平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急性加重频数的发生比较,对照组较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舒利迭(50/500μg)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健康生活质量,可减少COPD急性加重频数,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痛合剂治疗紧张型头痛(TTH)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TTH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乙哌立松,5 mg/次,3次/d,每晚睡前30 min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次,1次/d,每晚睡前30 min口服。治疗4周。必要时,服用布洛芬胶囊,1粒/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头痛合剂,水煎至400 ml,1剂/d,2次/d,温服,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失眠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6周头痛发生率及每次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6周,观察组头痛频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合剂治疗TTH,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不良情绪、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睡眠障碍,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