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审计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已完工基建工程长期挂记“在建工程”“预收帐款”或“暂付款”等帐户中,有的已完工验收几年甚至近十年的工程项目仍挂在往来帐帐户。人为地长期挂帐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逃避纳税。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已销售或预售,且工程项目已验收,但该完工的工程仍挂在“预收帐款”、“左建工程”或其他往来帐帐户,企业的目的是不交或缓交税款。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帐中挂记“在建工程”有  相似文献   

2.
坏帐准备金的计算及帐务处理张廷松一、计提坏帐准备金的基本公式《工业企业财力制度》规定:“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5%。计提坏帐准备金。”这就是说计提坏帐准备金采用“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其计算公式是:公式中的计算基数是指应收帐...  相似文献   

3.
<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和对方对帐核实。经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已提坏帐准备金的,应当冲销坏帐准备金;未提坏帐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帐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也就看出我国不但存在,而且从法律上允许核算坏帐准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体现企业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要求,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和增强企业的后劲,新财会制度允许企业采用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和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及费用,计提坏帐准备金。《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十九条中规定:企业可以千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一5‰计提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新财会制度颁布实施以来,不少乡镇工业企业是按照“应收帐款”科目借万余额为基数计提坏帐准备金的。根据财会制度规定,应收帐款余额应是借方余额,其所属各明细科目的余额在一般情况下也应是借万余额,…  相似文献   

5.
应严格区分“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魏志明按照会计准则中的谨慎原则,新的会计制度允许企业在会计期末按照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帐准备金,一方计入期间费用,另一方作为坏帐损失的备抵金额记入“坏帐准备”科目。这样做的目的是合理地预计企业面临的风险和...  相似文献   

6.
坏帐准备指企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对坏帐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时,承认应收帐款存在着收不回来的可能性,因而应按期估计坏帐损失,提取坏帐准备金,并设置“坏帐准备”科目加以核算。一、会计处理企业按应收帐款余额一定百分比提取坏帐准备时,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和“坏帐准备”科目的贷方。发生坏帐损失、冲销已提坏帐准备时,记入“坏帐准备”科目的借方和“应收帐款”科目的贷方。已确认并转销的坏帐损失,应按收回的金额,记入“应收帐款”科目的借方和“坏帐准备”科目的贷方;同时记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和“应收帐款”科目的贷方…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目前,大多数乡镇企业都实行了计提坏帐准备制度。但从实践中看,企业会计人员对计提坏帐准备的方法比较生疏。许多企业会计人员认为计提坏帐准备,就是在年终结帐前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乘以计提比率所提数额记入“管理费用”和“坏帐准备”帐户,忽视了“坏帐准备”帐户中现有数额的影响。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企业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一59ro计提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但是年未按应收帐款余额计算的坏帐准备金数额,不一定就是年末应提的实际数额,而是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日趋复杂,赊销业务越来越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造成坏帐损失。为了均衡因坏帐损失而造成的费用负担,我国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按应收帐款的一定比例计提坏帐准备金。然而,企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是否得当,帐务处理是否合规,这就需要加强对坏帐准备金的审计。  相似文献   

9.
企业往来帐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人欠”与“欠人”、债权与债务的重要依据。新颁布的两则、两制(即企业财务通则望会计准则、企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对企业往来帐的核算与管理都作了明确规定。但从近年来一些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乱记、乱挂往来的问题屡禁不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当期费用”挂往来。~些长期亏损的企业。为了少报亏损,将属于当期的费用支出,挂于往来帐户不支,以达到欺上瞒下的目的。(二广空头收入”挂往来。一些略有盈利的企业,为了虚报利润,在虚增收入的同时.又虚增往来,以达到“帐面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一起利用应收、预付帐款帐外经营案□管地发范丽燕□我县于1997年4月在对部分流通企业1996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中,发现某企业利用“应收帐款”与“预付帐款”核算内容的相近性,人为制造“预付”与“应收”混乱,在其明细科目中“张冠李戴”,互相抵冲。通过应...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表是按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编制,具有一定的合规性、真实性,全面反映某一特定日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报表,帐帐、帐表、帐实相符,应是它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于各种不同动机,违反会计制度有关规定,随意编制,给内审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和困难。因此,内审人员在对资产负债表的审计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应收款类的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中,是否混入部分应付款项。应收款类帐项主要是反映企业在经济往来中的人欠活动,企业往往利用这类帐户作弊,把应收帐款人为地作为其他应收款,把部分费用类支出作为应收帐款,达到调整当期利润额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内审人员要据表详查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项各明细帐户的贷方余额是否真实。因为贷方余额的出现,将导致企业债权不实,影响核算  相似文献   

12.
坏帐准备根据财政部(1993)财会字第24号文件规定:“企业应于年度终了,按照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帐准备金。”那么实际工作中如何计算确认本年度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呢。 一、坏帐的含义 坏帐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由于发生坏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称为坏帐损失。坏帐确认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在对某厂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时,发现该厂账实严重不符,库存材料及产成品短缺近200万元。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其财务往来账进行了清理核对,发现“应收账款”贷方数额高达185万元,“应付账款”有3个账户余额挂列多年未有变化,经过询问有关人员,多方查证,查明该厂虚入材料、挂列收入,漏缴税金309130元的事实。原来,该厂为了达到少交增值税的目的,一方面将1995年以来销售产品收入22笔1712294元记入“应收账款”贷方,表面看是预收货款,实际产品已出库,款已收到,形成漏缴增值税2910…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证券业务发展迅速。由于我国证券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导致证券市场发育不够完善,证券经营机构违纪违规问题有增无减,主要表现为违规拆入资金,以发行债券名义变相融资、挪用股民保证金、违规向股民透支、隐瞒收入等,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结合今年证券审计的实践,本文针对证券经营机构存在的以上五个主要问题,着重在审计方法上作些探讨。(一)对违规拆入资金问题的审计。由于证券经营机构自有资金有限,难以满足自营业务和向客户透支的需求,因此,经常大量向外违规拆入资金,并通过"代购证券款"、"应付帐款"、"内部往来"等科目核算,以便混淆监管人员的视线。审计时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通过核对证券经营机构报表、总帐、明细帐,看帐表、帐证是否相符,有无人为调节科目,隐瞒违规拆入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到市属某企业审计时发现,该企业“应付帐款”和“内部往来”两科目总帐与明细帐余额不符,同时发现两帐在明细科目都专门设置了二个“待查户”帐户,其核算内容并无经济业务依据。追溯以前年度,发现类似帐户从1984年就开始挂帐。经调查,原来该企业长期以来都采用调整“待查户”余额的方法来结平往来帐项总帐与明细帐结帐差额,把“待查户”帐户作为掩饰会计技术差错和记帐错误的万应科目,人为造成帐帐相符的假象。这种人为轧平帐款的做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的规定,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企业往来帐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人欠与欠人、债权与债务的重要依据。新颁布的两则、两制对企业往来帐的核算与管理都作了明确规走。但从近年来一些伞业的实际情况看,乱记、乱挂往来的问题屡禁不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当期费用”挂往来。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为了少报亏损,将属于当期的费用支出,挂往来帐户不支,以达到欺上瞒下的目的。如:某物资企业为了减少当年亏损额,将95年实际发生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80多万元不列支出,而是挂于“其他应收款”等帐户的借方,从而瞒报亏损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应收帐款是销售商品、产品或供应劳务后,可以向购货企业或接受劳务的企业或个人收取的款项,是标志营业收入的新获资产。应收帐款的实质是销售方为购买方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更加迅速地抢占市场争取更多的市场分额,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成为企业家所思考的问题。在实际经济营运中,部分企业出现了严重威胁企业生存的“三角债”,即属于企业的应收帐款不能及时回收,而企业自身还存在大量的应付帐款,由于此类“三角债”问题,引起的经济纠纷乃至诉诸法庭的情况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应收帐款这么难收,产生的原因何在,又该如何管理?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根本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会计科目的应用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对应收款项形成的坏帐损失,由过去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的处理方法,就是按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坏帐准备金。在“坏帐准备”科目核算。坏帐准备金是用来弥补坏帐损失的,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由此发生的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是根据国际惯例,为求得经营上的稳健,根据应收款项的余额计算出这些损失估计数,而用“坏帐准备”的方式进行会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初,我们对市属某建筑工程总承包公司进行了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发现普遍存在偷漏所得税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l)工程承包公司本级财务收支核算不明晰,无工程项目成本费用单项核算总帐,掩盖项目经理部的利润,以达到偷漏所得税的目的。(2)公司会计帐户设置不规范,工程预收款在未办理结算以前应计人“预收工程帐款”帐户,而在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将预收款记人“应收帐款”贷方,工程形象进度计划记人该帐户借方,造成“应收帐款”帐户借方余额加大,而公司级会计核算用以多提“坏帐准备金”增大管理费用支出,减少当期收…  相似文献   

20.
应重视企业“应收帐款”的审计肖紫英目前,有些企业利用"应收帐款"这个往来帐户进行虚假核算,掩盖事实真相,以达到谋取企业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目的。结果造成了企业效益的失真,国家税收的流失和国有资产的损失。审计中发现,企业"应收帐款"的核算有以下几种情况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