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尽管始自1978年的改革使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但地区间城镇、农村的收入差距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恰恰是这种低水平的地区收入差距的背后却伴随着地区间机会不均等的进一步恶化,整个区间收入流动性逐渐下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农村的两极固化格局已经形成,而城镇也呈现单极固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地区间收入差距将持久存在。而且,地区间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性呈现协同变化特征。因此,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扭转地区间机会不平等局面,增强地区间收入流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建立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收入差距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以此为基础对1993-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其中金融规模的增加对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起着加剧作用,而金融效率的提高与金融结构的优化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抑制作用;并提出从金融发展角度看,要缩小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应该在稳定发展金融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金融效率与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不同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不同,且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国三大地区存在差异性。因此,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能仅就全国范围进行考察,还需分区域进行。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冯云 《当代经济管理》2011,33(10):13-18
以CGSS2006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教育发展差距都十分显著,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获得的收入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此外,"受教育程度"因素已经成为仅次于"有事业心和进取心"因素的影响居民事业成功的第二大关键因素。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上的差距必然是造成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想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欣 《西部金融》2012,(7):46-49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利用199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即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了地方财政支持、就业结构以及地区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外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比较东部、中部、西部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后可以发现:东部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中国三大区域中位居前列,且有较快的增长速度;中部与西部的差距不明显;中国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是受东部省(市)高外贸依存度的拉动.  相似文献   

8.
李楠 《现代经济》2007,6(12):10-12,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高位平滑化发展态势,六年问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翻了近一番。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和收入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我国居民收入在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却进一步拉大,并逐渐成为威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对待和处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收入差距研究的著述很多,但都没有从自然收入差距的视角来深入研究。以自然收入差距为收入差距缩小的收敛极限值,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形成收入差距的变量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有效资源流动、比较优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如果有效资源得不到及时流动或不流动,则经济体不能把有效资源转化为比较优势;而在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条件下,各经济体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均衡态势,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并使收入差距越来越远离自然收入差距。因此,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因为有效资源得不到充分流动,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促进有效资源的流动的各种“软性”和“硬性”措施;在有效资源不断充分流动下。收入差距将收敛于自然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11.
中美居民财产性收入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上,国内有一流行的说法:国民富裕程度越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也越高。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统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口径、方法及结果的探析,发现上述观点并不成立,考察发现,中美各有统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口径和方法,只有作同口径}匕较,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北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存贷款和资金来源情况的描述性分析,判定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中的地位。拟合农户收入的C—D函数,在农户收入函数框架下分析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与农户收入的关系。数量分析表明,湖北省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的服务不尽如人意。农村金融机构只有不断缩短与农民的距离,为其提供适合的农村金融产品,增加对农户的贷款比例,才能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5年以来我国的总体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以及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变动趋势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的总体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虽然符合“倒U”规律,但包含了很多的不合理成分;各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农业与非农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等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扩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城乡收入差异进一步扩大,城乡吉尼系数已突破0.4。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居民素质的差距,国家政策对地区的倾斜和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计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建立ECM模型,研究了中国居民证券资产和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从短期看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为负,从长期看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为正。为了发挥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需要强化住房资产市场发展的措施,如消费信贷、住房资产证券化等。对证券资产来说,财富效应不显著,并且从国际上看,证券资产的财富效应也很微弱。因此,通过繁荣股票市场来促进证券资产财富效应发挥作用,可能不是一个好办法。消费需求最终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促进可支配收入增长、稳定收入预期是促进消费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对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2017年的中国家庭金融数据,通过Logit模型,从收入角度出发,结合户主个体特征和家庭资产因素,加入了家庭是否拥有电脑和是否会使用互联网这两个控制变量,探索新时期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我国更多的家庭实现健康的家庭金融资产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8.
依据相对收入假说理论,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联动效应,分别研究相对收入假说构架下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示范效应"。基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这两种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广东省城镇居民以工薪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村居民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均较低。与全国居民相比,广东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占比近年来也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越来越成为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的主体。这种以劳动收入为主体的收入结构,决定了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考虑,中国的消费率和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征:资本形成率过高,最终消费率过低;政府消费率过高,居民消费率过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所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上升缓慢;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差距有所扩大;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消费支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差距有所扩大。要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主导型和外贸主导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化;政府要通过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提高消费率;政府要扩大公共品支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