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行的阶段,但由于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认识不明,同时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因素也较多,大大地制约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本文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2.
朱静  郭朝辉 《价值工程》2015,(6):101-102
本文通过对某住宅小区绿色建筑项目的造价、成本节约的分析,分析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并将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绿色建筑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关键内容,为投资决策者在方案选择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8):46-48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倡导,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尚未处于主导地位,增量成本作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解决。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成本控制的建议,有助于绿色建筑各相关利益主体正确认识增量成本,促进绿色建筑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董爱  张宏  尤完  刘学之 《价值工程》2019,38(22):11-15
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研究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效益。增量成本包括采购阶段的增量成本和使用阶段的增量成本;增量效益包括经济增量效益,社会增量效益和环境增量效益。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模拟案例中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结果表明,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远远大于增量成本,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之间的时间平衡点为7.91年,该结论可为激励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基于深圳市绿色建筑强制执行的法规背景,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为参考标准,浅析超高层住宅建筑在实现绿色建筑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以深圳地区某住宅项目为例,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4):45-48
当前社会对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的成本投入与回报认识并不清晰,改造工作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衍生出的资金问题阻碍了改造的顺利进行。文章主要对改造过程中的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如何科学的衡量绿色化改造的增量成本与效益,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24):214-216
文章以绿色住宅小区满意度评价体系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选取武汉市部分小区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测算用户满意度,用量化的满意度说明其适用性,最后从政府、建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三个参与主体出发,多角度地探讨提高绿色住宅建筑适用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绿色施工推广初期,政府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推进绿色施工的开展。本文通过参考绿色建筑对增量成本的定义,给出了绿色施工增量成本的概念;通过分析增量成本的来源及特点,总结出绿色施工增量成本的构成,并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对增量综合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绿色施工增量成本产生的环境、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收益,但难以进行量化计算。因此,本文参考先进的量化方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参数进行量化计算,提出了增量成本分摊模型,引用案例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王树武 《价值工程》2011,30(1):48-49
本论文首先以电阻值为例,分析原始电阻值和烘烤后电阻值的统计数据回归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原始电阻值和烘烤后电阻值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5):119-121
金华地区的古民居具有很高的实用和审美价值。本文旨在以俞氏宗祠这个金华地区的实际工程为例,在分析该古名居的价值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主要提出其地面、墙体、木结构、屋顶、装修的修缮方案,为一般古建修缮和复原工作提供参考,减少在修缮过程中给古建筑物带来的二次破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9,(26):258-259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活运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可以从空间上、时间上、色彩上等多个方面对主题加以诠释,从而带给人们愉悦的感受。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小绿谷水景公园植物配置原则与采用方法的描述,简单论述植物配置在坡地水景公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张娜 《价值工程》2012,31(19):252
多项选择题作为语言测试的一种常用手段,以其诸多优点受到了出题者的青睐,这种测试手段可用来测量考生的听力水平、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多项选择题的缺点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讨论了多项选择题的优缺点、干扰项的项目分析方法以及多项选择题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