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来往往     
编辑同志: 我是贵州省的一名外出务工人员,每次上图书馆阅览室最先要看的就是《新西部》杂志。贵刊第9期的“资讯”栏目中有一条点击新闻:“‘狼师’课堂奸淫女生,总理批示严惩不贷”,文中一开始就是“贵州省沪州市……”弄得我满头雾水——沪州是属四川省的一个市,我们贵州省什么时候有沪州市了呢?是出版时打错,或是消息来源弄错,或其它原因? 其实现在一些东部人对我们西部的一些省、市都不清楚。我在浙江务工已经有两年多了,经常有一些安徽人、河南人、浙江人等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是贵州人时,他们就说:“你就是云南省贵州市人啊”。我一听就觉得好笑,我问他们是什么文凭时,竟然有高中、中专毕业的哩。我问他们怎么认为贵州是云南的一个城市呢?有的说:“云南贵州,就是云南省贵州市,就像浙江杭州一样”,有的说:“云贵高原,就是在云南省贵州市范围”;有的干脆直接说:“哪里有贵州省啊,责州就是云南省管辖的”。最后,我只好认真地给他们讲:“贵州和云南是相邻的两个省,贵州省的省会是贵阳市,而云南省的省会是昆明市,不信你们自己去翻中国地图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记者:在我的印象中,您一直是一个农业经济学家,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城市化这个问题的?这和您对农业问题的研究有联系吗? 文贯中: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就慢慢悟出来了。我在感情上非常同情中国农民、非常愿意帮助他们,但在理性上,我认为他们的人数必须要下降。我们要消灭一个旧的农民阶层,代之以一个人数很少但质量提高了的现代农民阶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  相似文献   

3.
中国,距离我们那么近,却又远得让我们茫然失措。每当我想到中日关系的时候,这种感受就涌上心头。众所周知,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根源.时过境迁,对于今天.我们身边的这个大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将要发生什么?恐怕大部分日本人依然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结束时,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照例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当有记者问及总理有没有最头痛的问题时,总理风趣地答道:"我的头一天到晚都在痛,但是你要问我什么是最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农民收入问题."我想,朱总理的回答是诚恳的.的确是这样,中国13亿人口,9亿是农民,如果农民的收入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的日子不太好过,那么,作为共和国总理,他不头痛谁头痛呢?9亿农民毕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衣食父母的衣食问题都出现了问题,你说,这不是天大的问题吗?应该说,这是天下头号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你的身影刚刚走出我的视线你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眼前在寂寞的屋里记忆你的温暖伤心泪水忍不住在眼眶旋转你不在我身边,生活没有柴米油盐你不在我身边,情感没有苦乐酸甜你不在我身边,懂得了什么叫做孤单你不在我身边,一分钟就好象一百年告别的声音仿佛就在昨天我的快乐已随你一起走远在熟悉的小路寻觅我们的过去冰凉的雨水打湿了我的心田你不在我身边,生活没有柴米油盐你不在我身边,情感没有苦乐酸甜你不在我身边,懂得了什么叫做孤单你不在我身边,一分钟就好象一百年许一个小小心愿,让我们回到从前许一个小小心愿,让风带到你身边(责编:陈雯)你…  相似文献   

6.
来自民间的争论甚至噪音,不应被听成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威胁,而是减少未来不确定性的必经之路。6月20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里约开幕。第一个发言的,不是哪位国家元首或联合国高官,而是一位名叫布里塔妮的17岁新西兰女孩,她代表的是NGO(非政府组织)、女性及青少年。"我到这里为我的未来而努力,那么你们呢?你们在这里能做些什么?是挽回颜面还是拯救我们?"布里塔妮向全体的与会者发出了质问。  相似文献   

7.
就在年初各界讨论城镇化最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人问一学者:你们都在谈城镇化,但你们问过农民到底希望城镇化没有?谁的城镇化,为什么要搞城镇化,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都说搞城镇化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然而,前几年上楼的不少农民却在感叹人上楼了,鸡啊猪啊都没上楼,生活着实不易。不少上楼农民生活不易,已  相似文献   

8.
商道是人道     
今年是我公司创业20周年,在20周年纪念日里,我们向全社社员提出了社会是什么?人生是什么?工作是什么?经营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想要一个企业永远不衰退,永远光辉照人,那么公司就必须有自己的经营  相似文献   

9.
2002年初我们就注意到这样两组数字:2001,浙江省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出口增幅连续四年居沿海主要省市之首。截至2001年底,全省国有外贸企业改制面达到92%,国有及国有控股外贸企业当年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5.1%,发挥着外贸出口主力军的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浙江外经贸在大环境不是十分有利的情况下保持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呢?在许多国有外贸企业面临困境时,浙江国有外经贸企业又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呢?6月25日,在溫州举行的全国外经贸企业宣传工作会议上,笔者就浙江外经贸的发展及外贸企业改制等问题采访了浙江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邬建荣。  相似文献   

10.
许锡良 《中国西部》2013,(27):96-97
作为教育研究者,我就教师培训谈几点感想: 搭建平台很重要.近二百年前的1830年7月27日,有一幅反映法国革命的油画,叫"自由引导人民".我在此借用一下,叫"自由引领教师成长".每一次搭建培训平台的时候,我们都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次为什么要培训?谁来培训?培训什么?用什么方式、方法培训?要达到什么效果?怎样反馈信息及改进下一次的培训?如果有这样的追问及调查分析,那么培训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培训的平台就会越来越适合于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论坛的交流提及了许多普遍关注的重大议题,令人备受启发。我交流的话题与教师生态有关,而谈及教师生态,自然离不开对教育的理解。由于我不在中小学体系之内,因此我想借用一位老教师的体会,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与讨论。这位老师是复旦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他从教40多年,总结了半生感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现在谈到很多关于价值观的问题,让人自由生长,让人性升华,让人快乐,但现实的教育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优劣论(一)文化,原本是相对自然而言的,不过是人替自己装饰,踵事增华而已。以悲观主义的眼光看,譬如阿拉伯的长袍和英国的燕尾服,文化虽有诸多差异,但无所谓好坏高下。当我们说西方先进,东方落后时,我们常常是处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功利心态: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逼之下,我们被奴役,被蹂躏了。马其顿人战胜了希腊,马其顿文化就比希腊文化先进?秦灭六国,秦文化就比他国文化先进?武夫强盗总会把秀才踩在脚下,我们难道能说武夫强盗的文化比秀才的文化优越?瓜皮帽下压着一根小黄辫的辜鸿名曾对洋人说,等我们学会了造机关枪,而且打得和你们一样准的时候,你们就要转过头来向我们学习了。我们这些自认为文明的人,看到没有"开化的原始部落",可怜他们,努力拉  相似文献   

13.
丰富农村文化贵在农民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节期间,“文化下乡”成了农民的新春好礼。“文化”需要“下乡”,但也只能算是节日的大餐,当不了天天的饭吃。真正要为农民解除文化饥渴,就得让文化在农民身边扎根、萌芽,使之成为农民自己的文化。浙江台州近两年来兴建的660家村级文化俱乐部,有场地,有团队,有活动;可阅读,可健身,可娱乐,就堪称是萌发在农民身边的家常文化生活。当今的农民,具备了文化消费的物质条件,但苦于农村缺乏基本的文化设施、文化人才与文化氛围。于是喝茶、搓麻、打牌,就成了农民主要的娱乐形式,有些人闲暇时生活空虚,沉迷于迷信赌博,由此导致家庭、邻里失和的也…  相似文献   

14.
是什么使美国那么发达?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直到去年我有幸能被单位推荐到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活学习半年,让我看到并亲身感受到美国,那么就请读者跟随我的视角走进美国看美国吧。  相似文献   

15.
吴欣蔓  欣蔓 《东北之窗》2014,(17):96-97
正提起大连旅游,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比如滨海休闲游、乡村文化游、节庆文化游、温泉滑雪游这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形成了多种业态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但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同样的海滨休闲游,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去青岛和三亚?节庆活动那么多,大连旅游为何不温不火?怎么能让大连旅游有  相似文献   

16.
金菊  张军 《当代陕西》2007,(1):4-35
是农民而又要超出农民 记者:你住在农村,可我们看你还保持着城里人的生活习惯. 戈卫:我扎根农村,并不是想自己变成普通农民.如果我30多年被农村同化了,那就错了.那我呆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我们关注学习型组织,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您谈到了,我认为就是创新,不断地创新。不知两位嘉宾,你们对学习型组织的这种创新性概念是怎么看的? 宁怀远:首先是全员学习;其次是终身学习;第三是全过程学习。学习型组织在90年代从国外传过来,国外的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的催生物,而我们国家的现实如果拿个龙身做比较的话,龙头和知识型经济接轨,但我们的龙身、龙尾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在一块交织着。那么如何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终身学习或学习型组织,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在打造学习型组织时,要理解农业经济的时候是在学过去;工业经济是解决面临  相似文献   

18.
时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能够平心静气地去做一些事情?对此,我着实没有太多感悟。如果非要说明,无外乎两点:一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种过庄稼,尤其能体会什么是"要那么收获,先那么栽"(胡适语),所以多年来我能够像我的农民父亲一样本分,  相似文献   

19.
“究竟,你们想要的是过程还是结果?”一个不是“驴子”的朋友这样问。我也不知道,也许过程和结果我都想要。当我背着40斤的包在海拔4000多的高山上爬行的时候,垭口离我还那么远,我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背上的背包愈发沉重,无力的我想:“我是为了什么来这里啊?这过程是如此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尤其是青年学子来问我,你是怎样成功的? 我想说,实际我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很成功,尽管你发现我很自信,但实际上我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做了不普通的事。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们觉得你们也是普通人,我身上很多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如果你们觉得你们不是普通的人,那么在我身上是借鉴不到什么的,因为我是普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