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月17日,文学大师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巴金研究会会长陈思和说,巴金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据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巴金一生著作等身,蜚声中外。他的魅力是双重的,既有卷帙浩繁的著作为世人所称道,更有丰富的文化人格内涵为世人所景仰。有人说巴金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个自觉地肩负起改造国民灵魂,  相似文献   

2.
巴金是个重视精神的人,他的文学是精神之美与生活之实结合的产物。虽然公元2005年10月17日的那个夜晚,巴金先生走了,然而,他留给中国和世界的遗产早已超越了文学本身。巴金一生读了太多的书籍,在书中他与世界各国的文学大家们维系着精神的交往,因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不论来自西方或者东方,它属于人类,任何人都有权受它的影响,从它得到益处。……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互相影响,互相受益,总会有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3.
杨耀健 《今日重庆》2005,(5):106-109
中国文学巨匠巴金去了。巨星陨落,一个时代因他的离开而离开,带走最后一丝与上世纪的血脉联系,顺着《激流三部曲》的余音飘向虚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唯有真诚的文学、真诚的灵魂和一颗中国文学的良心。大师已逝,但“他还在,灯亮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巴金在听     
《中国经贸》2006,(4):4-4
巴金走了。巴金走了几个月了。巴金留下了一个沉重的话题:讲真话。有谁会想到历史会把巴金一生定格在这三个字上。讲真话其实不是巴金首倡。讲真话,守诚信,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古到今,多少劝善的话,多少告诫的道理,就是教化人们“讲真话”、守信用。就是我们的文学巨匠巴金也讲  相似文献   

5.
人民作家巴金,五四运动产生的一代文学巨匠,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勤奋创作。他以自己的文品、人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对生活的激情和对光明的坚信,形成了巴金的文学精神。他是现代文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巴金仙逝     
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走了,带着“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曾几何时,一个很随意、很平常的名字——巴  相似文献   

7.
仅凭早期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巴金就已经确立了“巴、老、曹”并称的巨匠地位。但因为有了5卷本、40多万字的《随想录》,不但使他的文学创作攀上新的高峰,也更使他因“讲真话”的巨大勇气,而成为一个特殊时代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榜样。正如鲁迅已经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更是民族性格和意志的标志一样,巴金是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被人们所崇敬。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耳熟能详、感人至深。最近,两位公众人物的背影,却让我读出了另外一种韵味而扼腕叹息。10月17日19时,中国当代社会与五四精神保持联系的最后一根活线索戛然而止:一代文学大师巴金先生驾鹤西去。凝望先生远逝的背影,中国社会因此重温一代青年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黑暗中的沉沦、迷惘和出走;重温了个人命运在时代激流中的顺从、叛逆和抗争;当然还有否极泰来的讲真话的勇气和心灵忏悔的勇敢袒露……巴金虽逝,但因此引起的话题却常新;真理追求和社会进步的历史巨浪就是由这样的细流汇聚而成的。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题解20世纪的几次重大冤案不幸都被巴金所经历:有的显形直接,有的隐形间接,都对巴金的人格发展构成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构成了巴金研究中的不可回避的“冤案情结”。参与平反“萨河、凡宰特冤案”,是巴金人格成熟的标志;对胡风、反右斗争和十年文革中的诸多冤案的反思和忏悔是巴金晚年向早年人格的回归。前者以接受法国老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道德良知,发出“我控诉”的呐喊,显示出巴金人格造型期辉煌的誓言;后者以“我忏海”显示出政治参与和被政治——一意识形态整合后的灵魂的痛苦反思。写作《随想录》的过程便是晚年巴金的人格向…  相似文献   

10.
乔振棋 《中国报道》2009,(9):100-101
作为中国著名作家的巴金蜚声海内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巴金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学习世界语,并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世界语者,他对世界语的激庸和钟爱,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代因一个人的离开而离开。施蛰存、臧克家、张岱年、陈省身、费孝通、启功、巴金……大师一个一个离去,引发的不仅是哀伤,更有对大师时代渐行渐远的忧思:我们的时代还能造就出这样的大师吗?在一个被称为500年来最好的时代,大师之稀缺令国人扼腕。4年前,巴金离开时,新华社的电讯说: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一个世纪的结束。2009岁末,回望这一年,仍有季羡林、钱学森等一些大师、科学巨匠辞世。其实,在这个早已罕见大师的时代,每一位卓越的长者逝去,难免有人痛挽最后一位×××去了。而另有一些同样卓越的老人,同样值得尊敬和爱戴,他们也陆续离开了我们,不同的是,同样身为大师的他们,已沉寂了好多年,此番被关注,却是因为永远的离开。比如与季羡林同一天离开我们的任继愈先生,比如跟钱学森差不多同一时间去世的贝时璋院士……  相似文献   

12.
丁晨晨 《魅力中国》2010,(6):265-265
韩愈是中唐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一生政绩显著,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思想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大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众所周知,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复兴道统为己任,崇尚儒学,要求“文以载道”,开一代文章之先河。苏轼就曾赞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相似文献   

13.
胡风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编辑家。作为编辑家,他以伯乐眼光、泥土风格、磁石精神为现代中国的文坛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卓尔不群富有创造才能和精神的作家和诗人,即"七月派",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家具界 ,一提起中国的家具 ,没有人不知道“日照三木”和“三木家具”的 ,正如一提起中国啤酒 ,没有人不知道“青岛啤酒”一样。(一)“三木”的发展史三木集团的超常规、超常速的发展 ,在我国家具界、新闻界被称为“雾一样的谜”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谜 ,请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1993年 ,跻身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1000家居498位 ,列中国家具制造业最大企业第24位 ,效益第10位 ;1994年 ,跨入中国最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1000家居692位 ,中国家具行业最大规模乡镇企业第10位、销售收入第17位 ;1995年 ,…  相似文献   

15.
徐铭 《沪港经济》2000,(5):34-35
美国有两位学者,一位是Prahalad另一位叫Hamel。1990年,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引起了西方企业界、理论界的广泛重视,从此,“核心能力”战略也成为企业成长发展的新战略。 中国即将“入世”。“核心能力”也伴随着“WTO”高频率地见诸于报端。人们关注“入世”,更关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命运。事实上,中国企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走了。从1977年起到去世,巴金在中国作协主席的位置上呆了28年。虽然后期他老人家久卧病榻,无力言行,但文学界还是固执地投票拥戴他。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了《家》、《春》.《秋》.《寒夜》、《随想录》等作品,更为重要的是,他为人的品质已成为一种良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文学,联系密切,历史悠久。要了解日本文学就必须考虑它和中国文学的关系;要了解中国文学也最好是和日本文学加以比较,才能明确地掌握各自的实质和特点。正如著者铃木修次博士在该书《后记》中引用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说的,“身在山中不见山”。日本人置身日本的环境中,对日本文学的特点,反而容易熟视无睹。他自己虽然专攻中国文学,以为只一味局限在中国文学的现象方,对中国文学的特点也会视而不见。这些亲身体验,使  相似文献   

18.
金庸的小说是仁义之书、性情文字,读后让人眼酸心热、豪气顿生。金庸小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是中国的道德文化)进行了苦心孤诣的传承、弘扬,不是一元,而是多元、广泛的宣扬;另一方面,金庸小说又超越了武侠小说这一领域其蕴含的人文关怀,熔铸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深刻内涵,对寻找一条具有中国民族气派、民族作风的小说之路或文学之路,具有启发意义;更重要的是,金庸小说将中国的道德文化与“人的文学”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写“人的文学”的问题。可以说,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是远远大于其文学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八股文融汇我国古代文学众长,堪称“中国一绝”,有近千年的演变历史。以八股文或制义的演变历史为线索,探寻八股文或制义在临川文学中的发展轨迹,王安石、陆九渊、汤显祖、李来泰等四位临川文学家对制义有独特贡献,他们的文风特征各异。八股文在临川文学史中亦曾有过耀眼的光辉,应进一步深入探讨挖掘临川文学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20.
《家》 不仅是巴金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巴金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对懦弱的人怒其不争,对幼小生命充满了同情,对底层民众怀有悲悯的思想,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巴金的《家》 带来了广泛的人文意义,具有的创新的人文意义,从而取得了更高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