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解决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将上市公司控制权由国家转给股民,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法》,政府依法管理国有股与行使上市公司政治控制权,实现政企、政经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的良好管理和运营是实现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目标的重要方面。及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提高国有经济的基础。当前 ,构建适合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运营模式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抓紧建立健全中介组织 ,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官办中介组织与政府脱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 ,必须使官办中介组织在财政、行政隶属和职责上与政府分离 ,引入竞争机制 ,加大法制建设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素  相似文献   

4.
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适度干预的混合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政府经济职能对市场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科学、合理、适度的政府干预,将对市场经济起到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政府的过度干预和以行政手段、长官意志管理经济,将对市场经济产生破坏的消极作用,导致低效率和滋生腐败。这对思想上体制上落后的西部地区更是如此。 要做到适度的政府干预,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经济职能,并且依法实现政府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5.
美国、日本和香港的市场经济相当发达 ,在政府管理商业方面各自都有一套成熟的模式。研究、分析和借鉴它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商业的成功模式 ,对转变我国的政府管理职能 ,推动我国商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实现风险投资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总结了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规模特点后 ,指出我国投资公司要实现规模经济必须拓宽筹资渠道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牵引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四位,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过去20年我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经济领域不道德现象的根源,提出了抑制的对策。即结合时代特点,继续弘扬以诚信为核心的儒商精神,借鉴西方经济伦理中的合理成分,在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优化经济伦理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政府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是政府再造的最终目标。其将利润概念、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管理领域中 ,无疑扩大了行政管理的视角 ,丰富了政府治理的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企业家政府的原则和理念 ,希望能有助于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更是国与国之间的制度竞争。本文介绍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制度的重要性,指出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制度竞争,分析了制度竞争的内涵,制度竞争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影响,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国经  相似文献   

11.
魏艳  张义勤 《乡镇经济》2009,25(8):57-60
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分设是中国基层管理二元体制外在形式,基层二元管理体制形成具有历史、现实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在城市化背景下,乡镇政府改革应立足基层管理二元体制现状,走出“改乡为街、精乡强镇”的二元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红利生成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是构建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负面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权力的制约体系并切断权力与利益集团的直接联系,建立公正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的程序,提高制度质量并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是构建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负面作用的制度体系的三大条件。我国释放改革红利的制度空间还很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构建有限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发展型国家,实现从非直接统治型国家向直接统治型国家的转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止权贵的市场经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及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其行为主体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关于其主体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体系。文章从主体入手,认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三者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同时运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三者的利益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位一体,才能最终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vides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of economic markets in stateless Somalia. It argues that the informal market that sustained private sector activities under the repressive policies of Siad Barré's government has provided a functioning system to the economy. In small communities that achieved internal law and order, their economy boomed in an unprecedented free-market environment, and the no-government situation has proven to be far better than the repressiv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of Barré's era. However, the economic expansion is chaotic and there is a strong new demand for an accountable and effective government that could provide essential public goods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张晓旭 《改革与战略》2011,27(8):177-179
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方向。为了有效推动低碳经济转型,需要制定包含多种政策工具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文章总结了低碳经济政策的最新研究,对中国低碳经济政策体系的目标和特点加以探讨。这个政策体系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碳税为核心,并结合税收返还和研究补贴。  相似文献   

16.
对比近现代中西方科技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没有像西方先发展国家那样经历过科技理性对人文环境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长期被动地服从于政治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政府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是中国科技系统中缺乏文化动力,限制了科技系统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因此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王志斌  张倩 《特区经济》2007,219(4):153-155
对于刚刚结束不久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家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政府对于国计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今后政府将加大在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财政支出力度。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内在逻辑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在构造社会安全网方面措施的加强对于居民消费,乃至中国整体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同时结合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比较,从量化的角度说明政府政策与支出结构转变对于推动居民消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俞彤 《理论观察》2007,(3):46-48
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必然催生出符合现代文明发展方向的政治制度——民主;民主制度所蕴涵的价值诉求必将对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方式,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减少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是制度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McGuire和Olson(1996)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发现,即使是具有共容利益的政府,其与社会之间依然存在着利益冲突.因此,政府的存在总会造成一定的制度扭曲,使经济处于非最优效率状态.本文还研究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转型经济中的表现.研究表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进而得到强化,从而使新制度受到更大的扭曲.另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对经济体制的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最终都会妨碍制度变迁达至最优状态.本文的研究实际上指出了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意义.我们也指出,在转型经济中,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结果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促进就业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促进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促进就业得到了确立和发展。本文旨在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的内涵、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政府促进就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