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红 《广西经济》2008,(4):34-35
选派各级干部到全区行政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新时期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改进农村工作方法.推进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下移的有力举措。2007年4月初,象州县选派227名优秀骨干进驻全县113个行政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举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论坛的背景 宁明县是广西边境线最长的县份,境内拥有国家级花山风景区,全县总面积3698平方公里,总人口40.25万人;辖13个乡镇.142个行政村,19个社区。2007年3月以来.宁明县委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从县直单位中精心选派161名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尽管所选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均是综合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但由于他们有的比较年轻.有的长期在县直单位工作,有的地方语言不通,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工作基础,但缺乏农村基层工作实践经验,给农村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浙江工商》2006,(9):22-22
今年上半年,湖州市德清县新农村建设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关注并作出批示;在德清举行的全国县域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指出,德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新农村建设的“德清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德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被列为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上的先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姚礼芳 《魅力中国》2014,(16):17-17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日渐深入,如何构建符合农村需要的,具有先进性的新农村文化.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结合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形势,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想取得实效,不但要在思路上进行全面创新,回时还要在措施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为此,我们应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实际,重点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及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手段支持。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和难点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陈新 《宁波通讯》2010,(1):10-11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对第五批农指员选派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细致安排。去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按照能力素质强、政治觉悟高的要求,认真做好选派工作,全市共选派第五批农指员3168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派驻单位的支持和农指办的指导下,全市农指员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第五批农指员共帮助落实村级经济发展项目1908个,  相似文献   

8.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乡镇经济》2006,(6):18-20
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阐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特点,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杭州研究》2007,(1):120-123,12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误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选择最佳发展模式,采取有效对策措施,建设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农民的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道德水平决定了新农村进程的快慢,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农民的培养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应从新农村建设睁实际出发,立足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新农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吴信根 《老区建设》2006,(12):18-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近日,笔者立足全县实际,就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机制入手,引出新农村建设的市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素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孙畅 《中国经贸》2011,(2):106-107
文章在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人才流失的现状.并探析了导致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流失的成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人才流失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鼓励农民办好自己的事情,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笔有以下四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农村发展特点,通过频度分析法设计出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动态评价模型,对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逐年增加,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为66.99%,初步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历史上,农村金融在扶植农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是如何实现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7.
郝继明 《科学决策》2006,(10):25-26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各级政府正努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笔者经过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18.
7辆中巴车鱼贯而行在乡村柏油路上,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8月4日至6日,《当代陕西》记者随“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暨‘旬邑经验’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官员,实地考察了旬邑县的新农村建设,在这块沟壑纵横的原野上,寻找新农村建设种种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当前,陕西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抓了硬件设施建设,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少地方忽视软件建设,这对新农村建设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成都的“幸福梅林”现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中新型旅游的典范,如何进一步推动成都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值得有志之士认真思考和实践。[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