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型产业一直都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对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要想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的矛盾,资源型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山东经济》2009,25(2):141-145
资源型产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文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西部地区10多年来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较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明显,加工日益高度化;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相似度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依靠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资源型产业在地理上不断地聚集。  相似文献   

3.
基于优势产业集群的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西 《特区经济》2006,213(10):288-289
西部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入全球产业经济循环,就必须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构建资源型、重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旅游等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李瞳 《北方经济》2014,(7):46-47
正随着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不断发展,高投入、高消耗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矛盾、产品附加值过低与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产品种类单一和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富集地区的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如果不进行转型,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还会对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破坏。一、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宏观背景(一)资源型产业转型是世界性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富集较高,以资源依托为特征的材料产业在西部地区工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西部材料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悬殊很大。文章运用区位商的方法识别了西部地区优势材料行业,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向及在材料产业中的地位,总结了西部地区优势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伟 《改革与战略》2008,24(7):115-117
面对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必须寻找一种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发展模式。文章围绕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走出困境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以更新资源型产业定位,树立新的均衡协调的发展观为重点,构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型地区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所需能源和原材料。但是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资源型产业面临的矛盾日趋尖锐,已经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作者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产业转型的战略构想以及战术调整。  相似文献   

8.
全球价值链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特区经济》2008,(7):197-198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产品的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这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创造环节,提高生产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本文将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纳入全球产业链的范畴,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研究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2011年我国西部1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源产业依赖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论显示:资源产业依赖对我国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对资源型地区的“资源诅咒”现象提出了一种机理解释,即资源产业依赖对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挤出效应.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巨大。本文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以及西部县域经济现状,提出了整合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工业模式、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模式的综合模式。最后对四川省A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基本问题20世纪末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部许多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由于地缘及其他因素仍处于欠发达状态,对这些地区而言,如何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和制度约束下,凭借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地区经济,同时避免陷入"资源诅咒"是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优势产业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西部地区优势产业中能源资源产业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产业链过短,高附加值、能源深加工产品比重过低的问题。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对农业过度掠夺,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重大装备制造业则存在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高技术产业存在科研经费投入过少,产值比重过低等问题。旅游业则存在服务意识差、接待能力不足等缺陷。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东、中、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困扰东部地区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源约束、产业集聚的负效应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的发展不足、民营经济数量有限以及“西部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是制约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朱敏 《魅力中国》2010,(25):21-21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有着瑰丽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先导,具有经济和战略意义。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很多地方长期地处于封闭状态下,交通不方便,人们思想观念落后,致使旅游业发展落后。下面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志俭 《发展》2003,(3):43-46
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加强东、中、西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等战略部署,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经济转型,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和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地处国家既定的西部开发重点地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部位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白银市如何抓住这一…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以至实现国民经济全局调整的战略高度出发,我国在世纪之交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我们在构架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研究转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及宏观政策的取向。因为,在依靠高科技、大规模的实力获取竞争优势的21世纪中,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必须依靠发展高劳动生产率和高收益的下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产业升级之路而获得。尽管目前西部蕴藏有丰富的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但天赋资源是有限的;对西部品牌、商标、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由于历史、区位、资源禀赋等方面原因,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水平偏低。文化旅游产业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分析三都水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规划布局、市场主体培育、文创产品开发、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建议,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尹希果  谭志雄 《开发研究》2005,(1):102-103,101
在分析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基础上 ,文章认为 :目前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所采用的理论指导非常有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认为西部资源禀赋好 ,因而应当发展与其资源相关的产业 ,而忽视资源禀赋的限制性 ;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 ,造成发展的盲目跟风 ;不顾地区发展的实际 ,认为产业结构越大越好、越全越好 ;受自由市场主义的蛊惑 ,造成经济资源不合理利用。为此必须建立新的产业发展观 ,这就是 :生态产业主义 +国家战略 (新型工业化 ) +市场经济 =可持续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立足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升级提出了新要求。资源型城市普遍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降低资源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比例,从  相似文献   

20.
罗惠茗 《特区经济》2023,(12):56-60
在运用熵权法评估30个省产业绿色转型程度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动态面板并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第一,2005—2017年,命令强制型环境规制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效应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越过拐点值;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产业绿色转型效应为倒“U”型,我国各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具有累积性,滞后一期的产业绿色转型程度对当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绿色转型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命令强制性环境规制有效促进了中东部经济生态化发展,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了西部经济生态化,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