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景华  赵茹 《特区经济》2013,(1):161-163
SA8000是一个以重视保护劳工环境、劳工条件和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管理标准体系,目前SA8000已经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SA8000的内涵和背景,分析了SA8000标准体系对我国出口贸易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规范组织道德行为及其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即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SA8000,已在我国逐步推广.随着SA800标准实施,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SA8000的挑战.第一,正确认识SA8000标准.它对我国出口贸易将产生不利影响,也带来新的机遇.第二,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要重视SA8000标准.企业应主动把SA8000的合理成分融入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提高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第三,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第四,建立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摆在我国出口厂商面前。较高的达标门槛、易于操作的检测措施,SA8000有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国内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早作准备,以免在壁垒完全形成时陷于被动。本对SA8000的产生背景及实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学界对SA8000标准的研究焦点主要是如何在此标准的基点上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而对SA8000标准的法律渊源研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传统法理学说认为法律渊源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之说,其共同点在于学界比较一致的认为法律渊源较多的是指法的效力渊源。从法的效力渊源角度对SA8000标准的法律渊源进行考察,归纳出SA8000标准的直接法律渊源与间接法律渊源,从而对SA8000标准的法律渊源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SA8000(社会责任体系标准)在全球影响的不断加深与推广,对中国出口贸易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SA8000主要内容的分析.分析该标准实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由此带来的正面效应,提出积极应对挑战的对策.建立SA8000预警机制,以此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SA8000(社会责任体系标准)在全球影响的不断加深与推广,对中国出口贸易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SA8000主要内容的分析,分析该标准实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由此带来的正面效应.提出积极应对挑战的对策,建立SA8000预警机制,以此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SA8000标准为核心的有关劳工标准问题的蓝色贸易壁垒逐渐兴起,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鉴于蓝色壁垒的隐蔽性、歧视性和贸易保护性,国内学者充分重视对蓝色壁垒的调查和研究。文章对中美贸易中蓝色壁垒对我国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应对蓝色壁垒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日益被欧美企业接受,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障碍.本22介绍了SA8000的主要内容,对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为政府、行业、企业提出了应对SA8000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日益被欧美企业接受,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障碍。本文介绍了SA8000的主要内容,对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为政府、行业、企业提出了应对SA8000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麻 《特区经济》2004,(9):127-129
今年以来,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SA8000认证或存在违反SA8000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2004年2月20日,李鸿忠市长就此作出批示:“值得高度关注,需通过适当方式广而告之深圳市相关企业”。可以肯定,SA8000标准的大规模推行也将对南山区相关企业的产品出口产生极大影响。经过调查研究,南山区委党校课题组就推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对南山区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五一"之前,一则消息把我国许多出口企业惊出了一身冷汗。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从5月1日开始,在全球强制推行 SA8000标准,凡是达不到这一标准要求的企业将被取消产品定单。虽然这个时间表后来被证实是不实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SA8000的推广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出口企业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认真应对,必然要栽大跟头。什么是 SA8000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  相似文献   

12.
王小顺 《北方经济》2008,(17):81-83
SA8000标准作为全球第一个可被用于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管理标准体系,要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对环境和相关利益方的责任.由于其表面上的正义性和合理性,SA8000标准逐渐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SA8000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SA 8000是一个国际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该标准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宪章(ILO宪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等相关文件而制定。文章通过介绍SA 8000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及发展现状,指出了它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营销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领导应该树立长期发展眼光、构建现代人力资源部门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出,预计今年5月1日前,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这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新的贸易壁垒。SA8000标准来源于国际工会组织协会、国际人权宣言和关于儿童权利的联合国公约,规定了公司应该遵守的社会责任,正逐渐被当作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我国出口的优势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最近美国开始强制推广SA8000 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  相似文献   

15.
邱晓辉  苏华  黄雨虹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80-182
SA8000在我国企业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引发了学术界激烈的争议和辩论,也暴露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SA8000的严重冲突。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深入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如何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适应SA8000的要求,对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翠文 《北方经济》2009,(10):85-86
随着全球社会责任认证标准SA8000的深入推广,广东企业的产业升级过程面临着SA8000标准的约束和考验.本文从供应链合作、劳动力供给及运营成本等角度分析了SA8000的实施对广东企业产业升级的正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SA8000与ISO9000、ISO14000并称为当今三大国际标准体系。如果说ISO9000标准针对的是产品质量、ISO14000标准针对的是环境质量的话,那么SA8000标准针对的是生产工人的生存质量,以保护蓝领工人的权益为目标,因此SA8000标准常被称为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我国建筑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在欧美地区,SA8000标准作为关注员工工作和生存质量的标准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企业行为准则,并且成为跨国公司针对我国商品的一个新的贸易壁垒。尽管SA8000在国内还未普及,但就发展形势看,我国建筑企业通过SA8000认证,加强社会责任建设乃是大势所趋。文章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角度分析社会责任的履行。  相似文献   

19.
科技商报     
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ocialAccoutability8000或简称SA8000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标准,是规范组织道德行为的一个新标准,已作为第三方认证的准则。SA8000认证是依据该标准的要求审查、评价组织是否与保护人类权益的基本标准相符,在全球所有的工商领域均可应用和实施,自1997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在美欧工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们认为,SA8000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标准,并迟早会转化为ISO标准。通过SA8000认证将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又一重要武器。SA8000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Chil…  相似文献   

20.
吕宏芬 《浙江经济》2005,(19):44-45
SA8000与ISO9000、ISO14000并称为当今三大国际标准体系。如果说ISO9000标准针对的是产品质量、ISO14000标准针对的是环境质量的话,那么SA8000标准针对的是生产工人的生存质量,以保护蓝领工人的权益为目标,因此SA8000标准常被称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社会认证体系,而以此为内容的贸易保护措施也被称为蓝色贸易壁垒。在关税和一般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威力不断被削减的今天,在包括纺织品在内的众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均已取消配额的后WTO时代,SA8000很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必须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对SA8000有充分的认识并作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