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许丹丹 《魅力中国》2010,(17):193-194
中国的男权中心制度不仅是女界所要批判与消解的目标,它也严重地压抑与窒息着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萧红在她的小说《生死场》中通过对农村一系列苦难女性形象的描写及各类愚夫形象的塑造.鲜明真实地展现了男权中心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与消解了男权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2.
《麦秸垛》和《玫瑰门》是男权体制下旧女性生存史的两种优秀的书写方式。《麦秸垛》中女性的“顺”与《玫瑰门》中女性的“化”是两种典型的旧女性存在形态,她们各自的人生态度造成了其当代生存境遇:女性命运的单一轮回和社会化人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对比分析《飘》与《啊,拓荒者》可以看出,两部小说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它们都展现了女性在男权压抑下的生活。女主人公斯嘉丽和亚力山得拉积极反抗父权制压迫,热爱自然,呵护自然,成为生态女性主义的正面代表。  相似文献   

4.
孟菲 《理论观察》2012,(3):85-86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接骨师之女》,通过描述祖孙三代女性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华裔女性在封建男权社会以及美国霸权文化中的奋力抗争.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加以解读,讲述她们如何在双重压迫下,努力摆脱束缚,探寻非殖民化女性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5.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打破了男性为中心的侦探形象,以女性的细腻和感性构造出全新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了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她没有摆脱时代给她带来的男性话语权的影响,在女性命运的安排上显露出男权意识下的规范和劝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榆树下的欲望》中艾碧这一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反映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艾碧所代表的这一类女性对生活的挣扎和努力以及对社会的反叛。根据艾碧在她人生三个不同阶段对生活的需求及所做出的不同的抉择来揭示其短暂的一生是对男权社会反叛的一生,其爱情悲剧的根源也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7.
梁珊珊 《新西部(上)》2013,(10):90-90,101
本文从中西方两位女性主义先驱所表现出女性意识的相似性角度分析了凯特·肖邦和铁凝的小说一《一小时之间》和《玫瑰门》。解读了两位女主人公路易丝与司绮纹在男权社会的顺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斗争。揭示出女性解放的必然与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8.
蒙祖富 《魅力中国》2010,(1X):129-131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玉米》讲述了在男权意志时代,以王家庄的支部书记王连方为代表的男权势力对女性的奴役与支配,描写了玉米等女性为争取正当权力而做的反叛和抗争。展示了男权意志的荒谬性和玉米的女性行为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新时期女性的生存境况和心路历程。玉米这一人物的成长和变化的过程,始终是一个上升的、自觉争取权力的过程,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琳 《西部大开发》2010,(1):143-144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分析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匠心独到的女性主义叙事艺术,揭示这一叙述技巧在该小说女性的自我表达和颠覆男权传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库柏的代表作《最后的莫希干人》为范本,通过对比分析科拉和艾丽斯这两个女性形象,剖析出库柏男权本位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黑暗之心》中的女性有马洛的姨妈,贸易公司的两位看门人,库尔兹的非洲情妇和未婚妻.康拉德笔下的女性形象已经不是简单的普通女性形象了,她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反映,对女性的社会反映.本文将通过对《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并且分析康拉德是否是名真正的“厌女症”的男权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焦红乐 《魅力中国》2014,(26):85-85
菲奥娜是《荆棘鸟》中克利里家族的第一代女性,她向往爱情,为了爱情大胆抗争,但在当时残酷的男权社会制度下,其抗争注定是失败的,她不得不凄凉地度过悲剧的一生。文章将从其悲剧的社会、性格等方面探讨其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3.
刘旭旭 《魅力中国》2014,(11):82-82
本文主从《都市女报》的头版图片入手,揭示《都市女报》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女性媒介如何披着女权主义进行虚伪的女权主义的宣传。这种隐性的宣传显示女性媒介不是真正为女性主义战斗的阵地,女性应该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女性媒介的伪女权主义。对女性媒介的研究就是要揭开依附男权主义而存在的伪女权主义是男人改造女人武器的真实面目和女性媒介是培育性别歧视的温床。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为女权崛起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的亚马逊女战士.《啊!拓荒者》是一部具有鲜明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唱歌》不仅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且还饱含作者对自然与人类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野草在唱歌》是从角色的共性、地位的共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终极关怀这三个角度来体现生态女性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丁玲《莎非女士的日记》和卫慧《上海宝贝》以它们对私语空间中女性隐秘经验的描写取得了写作姿态上的形似,但却遮掩不住内在的差异。两者内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男权的反叛与回归、灵肉统一与灵肉分离、写作的深度与平面化等方面。后者使女性写作发生了断裂甚至倒退。  相似文献   

17.
孟广慧 《魅力中国》2010,(26):288-289
《女》对男性权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剧中三位时代新女性强烈的女性意识,把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传统认识击得粉碎,她们不再是男性之外的对象存在,而就是她们自己。现代女性并没有颠覆男性在社会中的权威地位,而是继续掌控在男性的霸权之中,女性对男性的反抗并没有取得胜利,只是变了形式。  相似文献   

18.
《苹果》以女主角的名字来命名,是一部关乎女性的电影,从其创作者来说,导演李玉作为女性,不可避免地会在生活中从自我性别出发捕捉、思考女性的命题,并在创作中体现作为女性观看世界的视角。从整个故事情节来说,主要围绕北京洗脚城洗脚妹刘苹果这一女性的生活遭遇展开,在人物设置上,影片中着重塑造了三个不同社会层次的女性形象,即处于社会上层的黄梅、位于中间的刘苹果和更下一层的小妹。力图从男权社会的境遇,关注女性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9.
宋彦 《新西部(上)》2007,(8X):203-205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为女权崛起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的亚马逊女战士。《啊!拓荒者》是一部具有鲜明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短篇小说《无名女人》。在父权制度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下,女性唯有在自然中才能寻求到心灵的慰藉。本篇小说表达了汤亭亭的美好愿望—渴望打破传统、挑战父权,构建男女平等、生态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