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浙江工商》2007,(11):48
11月8日,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团一行19人在义乌温岭商会的带领下,对温岭市帽业、鞋业、机电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2011,(4):34-35
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义乌市面向21世纪实施的市场国际化战略扩张的龙头工程。 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共分三期: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坐落于义乌繁华的稠州路上,东侧为义乌海关办事处,北连国际商贸城二期工程,毗邻梅湖会展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江东联托运市场、篁园市场、宾王市场,投资6亿多元,于2002年9月28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占地42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市场内设中央空调、大型电子信息屏、  相似文献   

3.
"义乌试点"是义乌建立国际内陆港的战略契机,打造国际性的进出口贸易通道也是"义乌试点"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实力、专业市场、国际化程度、政策优势等方面阐释了义乌建设国际内陆港的基础和条件,并提出了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张汉东 《浙江经济》2014,(24):36-36
2014年的11月,义乌喜事不断: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实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参展客商和成交额双创新高、义新欧货运班列正式开行、义乌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作。这些既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不断取得的重大成果,更是义乌国际化道路上一个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义乌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文章从资金实力、直接融资能力、流动性三方面来衡量义乌金融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义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为义乌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榜     
10月22日上午,2008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在义乌梅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一阶段市场也于当日开业。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的义博会,已成为继广交会、华交会之后的国内第三大经贸类展会。本届义博会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为办展宗旨,以全球采购,义乌风向为主题,吸引了2500多家优秀企业参展,专业观众将超过11万人,其中境外客商1.7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范围不断扩大,小商品出口量增长迅速。为促进小商品出口的有序增长,义乌全面建设了国际陆港,并实施了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举措。但是,义乌小商品通关便利化改革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对此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义乌市发展现代物流有独特的有利条件。义乌拥有国内物流经营单位1126家,其中公路货运1113家、铁路货运13家;拥有集报关、订舱、船务等于一体的国际货运代理1000余家;驻义乌经营的航空货代100多家;在义乌设立分公司与办事处的国际知名船务公司有17家,2011年经义乌海关监管出口集装箱57万标箱;拥有快递物流企业134家,全球四大快递巨头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北京三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汽车挂饰和摆饰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高校知识分子之间在汽车挂摆饰需求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三所高校的车主在汽车车系、挂摆饰数量和种类等方面的选择意向上基本趋同。他们选择无汽车挂饰的比例均超过50%,选择无汽车摆饰的比例均超过80%。在有挂饰的汽车里,按比例从多到少分别是民俗饰品、佛教饰品、玩具饰品、个性饰品、伟人像类、功能性饰品、道教饰品、基督教饰品。在有摆饰的汽车里,数量最多的是玩具类饰品,其次是功能性、佛教类、民俗类饰品。本文的研究可为汽车挂摆饰的设计、生产、制作和销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尤其是将市场定位在高校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义乌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培育新动力,义乌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义乌国有企业作为义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义乌国际陆港城市建设及丝路新区建设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表明,从去年起,金银饰品零售市场出现“一冷一热”两大态势,黄金销售不畅,价格稳中趋降,白银呈旺销势头,价格一路趋升。专家预计今明两年白银饰品将旺销。  相似文献   

12.
民营经济国际化:义乌的路径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乌从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的路径,与温州有很大差异。小商品交易市场从区域性集散市场到全国性集散市场加产地市场,再到国际性小商品交易中心带动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义乌经济从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实现了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季晓伟 《特区经济》2011,(11):63-65
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作用下,外贸企业需要向内外贸一体化转型,以同时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持续的发展。义乌市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义乌外贸企业的转型带来了重大的机遇,而转型的障碍主要在于内外销模式差异、销售渠道建设、打造自主品牌和人才团队组建等方面。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下,义乌外贸企业应转变观念以适应内销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市场、整合资源打造自主品牌、培养适应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14.
想知道什么叫万商云集的火爆场面吗?那就来看看义乌吧:走进壮观的国际商贸城,仿佛进入了商品的海洋;漫步一条条店铺林立的专业街,真是人流如织,一片繁忙。据统计,目前义乌市场面积达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万个,从业人员29万人,市场内汇集了34个行业生产的1502个大类、32万种商品(而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的现有商品也只不过是50万种)。  相似文献   

15.
蒋芝英 《特区经济》2014,(5):203-205
分析比较国内休闲文化产业成功案例的经验和模式,以此为借鉴,研究义乌休闲文化产业的现状和比较优势,提出义乌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5,(15):14-15
义乌从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的路径,与温州有很大差异。小商品交易市场从区域性集散市场到全国性集散市场加产地市场。再到国际性小商品交易中心带动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义乌经济从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实现了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吴成仁 《产权导刊》2013,(12):65-6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义乌一直处于改革的前沿,从某种程度上说,义乌的变革历程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义乌原本是个农业县,国有经济在义乌市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一直非常低,二十世纪末,义乌市实施国企体制改革,本就为数不多的国有、集体企业,大部分都终止了其历史使命,退出了国有经济的历史舞台。保留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垄断性行业,诸如交通物流、市场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以及一些政策性企业。随着义乌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这些保留的企业快速成长,数量不多,但体量庞大。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07,(23):2
东阳国际建材城位于东阳与义乌接点中心和浙中市场群核心商圈中心,周边商务发达,辐射面广,消费人流量、国际贸易量大,年交易额数十亿元。市场交通便捷,距甬金高速义乌东出口2km,能通过密布于周边的陆(高速、省级公路、浙赣铁路)、海(宁波港、上海国际港)、空(义乌空港、宁波空港和萧山空港)等交通网络快速便捷通达全国各地及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地方新政     
《中国经济周刊》2006,(17):54-54
浙江义乌出台“新农村建设二十条”4月18日,义乌市委出台了《义乌市新农村建设二十条》。这是义乌继2003年7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以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而推出的又一项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二十条”围绕义乌建设国际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1,(6):10-11
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根据《方案》,义乌将承担起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义乌市场建设、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等几个方面的主要试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