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丹 《魅力中国》2009,(2):95-96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自然主义思想艺术最成熟的一部小说,是哈代赢得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中,哈代笔下的许多悲剧人物都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其中苔丝的悲剧命运也最为引人关注。其悲剧内涵最为深刻和丰富,其悲剧成因最为复杂。本文主要从复杂的社会背景、暴力和恶势力、男权主义思想、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等方面对其悲剧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至真至纯 至悲至惨—析《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的悲剧有各种复杂、多元和动态的因素,内因和外因、必然和偶然汇合起来,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力量,直至将人推向悲剧的深渊。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生命悲剧,是哈代悲剧观和命运观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作品以当时英国小农经济破产的农村为背景,以纯洁美丽勤劳的农家女子苔丝短暂的人生悲剧为主线,提示了资产阶级道德与宗教的虚伪。资产阶级腐朽的伦理道德、伪善的宗教以及不公正的法律制度和自我道德意识束缚的合力,造成了苔丝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仪淑云 《魅力中国》2011,(18):87-8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美丽、善良、纯洁、勤劳、富于牺牲精神,但却被送上绞架。苔丝悲剧的表面原因是亚雷的摧残及莱克的离走,而深层原因则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由其决定的上层建筑,即当时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不公正的法律、世俗道德等。  相似文献   

6.
谷彦君 《理论观察》2013,(1):112-11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的代表作。该作品极具特殊的艺术魅力,丰富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其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不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且高度地统一了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本文将解读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及其对主题实现的作用。本文从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入手,分析其中蕴涵的象征意义,如自然景色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泪珠的象征意义;动物的象征意义等等。目的在于证明象征手法对于反映苔丝坎坷命运以及映衬小说中人物心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还乡》是哈代重要的带有宿命色彩的悲剧小说。书中的人物性格迥异,命运也因此大不相同。文章主要是通过书中人物性格及其命运来阐析哈代的宿命论。  相似文献   

8.
一个纯洁女人悲剧的根源——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封建的社会道德对苔丝的束缚;自我意识缺乏造成苔丝对男人和爱情的过分依赖;双重道德标准造成了男女的极度不平等,直接导致了苔丝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9.
乔治·爱略特的代表作《亚当·贝德》中的海蒂.苏洛和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有着相似的遭遇:被诱奸,生下私生子,孩子死去,受到世俗法律的审判和惩罚,最终死去。但相同之中又蕴涵着不同:品行性格不同;周围人物对其态度不同;对待感情的态度和造成悲剧的原因不同;获得最终救赎不同。  相似文献   

10.
《无名的裘德》是著名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作品,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系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淑·布莱赫德。布莱赫德在婚姻上既反抗又屈服、爱情上既有情又无情、宗教上既叛逆又退却、性爱上既反抗又妥协的双重性格,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成因,对淑·布莱赫德以及裘德悲剧命运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个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人同社会环境冲突的结果。苔丝的悲剧首先来自社会,也有她的个人因素,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李楠 《黑河学刊》2012,(10):45-46
试述曹禺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悲剧命运,进而从东西方悲剧意识的角度深入探讨其戏剧中悲剧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本《玻璃动物园》是一部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戏剧作品。剧中主人公劳拉是一个极度脆弱敏感的悲剧形象,个人的自卑、孤独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是劳拉“玻璃心”形成的原因,而劳拉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表明了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路丽华 《魅力中国》2010,(21):73-73,75
萧红大部分作品都描写了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悲剧色彩。她们的悲剧命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解析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爱玛身上所体现的原欲理念。本文将首先探究原欲的来源及发展。其次,通过原欲理念在爱玛身上的体现,分析其合理和不合理性,以此来了解爱玛的命运悲剧。最后,结合作品归结出爱玛命运悲剧的深层原因。本文旨在通过对爱玛由原欲失衡导致的命运悲剧的分析,挖掘出别样角度下的包法利夫人。  相似文献   

16.
《雷雨》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悲剧.作者曹禺借鉴融合西方悲剧观念和中华传统戏剧精华,结合自己对社会和生命的深刻认识,作品通过中国社会20世纪20年代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忧离合的成功描绘,使剧作超越了单纯的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而成为中国戏剧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的小说《断头台》成功地塑造了动物主人公——母狼阿克巴拉的形象,作品通过对狼的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描写,展现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对抗,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人性的荒芜。可以说,狼的悲剧就是自然的悲剧,并且,自然悲剧与人的悲剧又是紧密相连的;进而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索。  相似文献   

18.
温文华 《魅力中国》2014,(21):87-87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套。老舍《茶馆》反映的三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通过对《茶馆》的解读,领会作品借助小人物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界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其“葬送三个时代”的主旨,从中感悟老舍在幽默中沉淀的深刻的悲剧意味。本文拟从《茶馆》作品中小人物命运,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现实性分析其悲剧性的内涵与原因。由此体味《蔡馆》独特艺术风格的和精巧的艺术构思即作品的艺术之魂。  相似文献   

19.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采取女性的视角,以年轻富有的美国女性为主人公,探讨她们在欧洲世俗社会的境遇。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和应用,詹姆斯笔下的女性人物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深入分析,探究她们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维多利亚时代和20世纪新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是19至20世纪著名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两位作家在各自的名作《苔丝》和《珍妮姑娘》中都描写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姑娘苔丝和珍妮的悲剧,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和男女不平等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