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亮 《中国城市经济》2011,(21):124-125
本文在郭庆旺等(2003)关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加入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理论模型探究经济增长率与财政支出总体规模及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发现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消费性支出规模与政府的转移支付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财政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正相关。提出财政体质改革及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本流动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及地方政府的"攫取之手"分析财政分权对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机理,并利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和区域资本流动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区域资本流动,有必要通过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来缓解其负面效应,以促进区域资本流动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一个两部门内生增长迭代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凸显出财政规则对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允许发行公债为公共物质资本投资融资的原始赤字规则更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和改善政府财政状况,但经济均衡的稳定性将随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增加变得较为脆弱。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认为应该在保持对高收入人群和发达地区足够的激励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本流动、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措施,实现向兼顾公平的增长战略转变,并强化利益扩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明 《南方经济》2016,34(2):1-12
文章对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一种可能的机制进行检验,即转移支付通过恶化地方治理水平进而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基于利用1999~2007年各省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财政转移支付占财政支出比重越高的省份,制造业中对治理水平要求越高的行业增长越慢。这个结果证实了转移支付通过恶化地方政府治理,从而不利于制造业增长的假说。研究认为,更多的转移支付并不一定会导致更快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转移支付还会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地方政府为了资本的流入而相互竞争,增加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而忽视公共品的投资。本文利用Tiebout机制建立的理论模型表明,在要素流动受限的情况下,带有配套条款的专项转移支付能够有效缓解中央政府在公共品提供方面的信息不对称,该转移支付分摊了地方政府投资公共品的成本,进而激励地方政府提高本地公共品的供给水平,但却间接使得地方政府的规模出现膨胀。我们随后利用1995—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上述假说,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更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品支出水平,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和人员规模,为未来"吃饭财政"的困境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04,(5):1-1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相对于政府的财政投资,国外资本的引进和民间投资的增长更能活跃、壮大地方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资本流动的可选择性更强.渠道更顺畅。这也使得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解决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实现全国各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宏观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财政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却没有一致性的结论。文章利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财政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财政转移支付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李升 《改革》2011,(10)
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作为政府调节各级财政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弥补纵向财力分配,矫正外部性,平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围绕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的制度本身及其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财力平衡以及地区经济增长等领域的绩效,着重从政策层面和学术研讨层面梳理现有文献,并对现阶段研究存在问题和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财政转移支付与缩小地区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凤伟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27-29
学者们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我国地区差距中的目标定位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表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短期内可以缩小政府间的财力差距,在长期内能够通过影响各地的公共支出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1.
汪冲 《山东经济》2011,(4):86-93
转移支付会通过公共支出领域和税收领域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现有体制下激励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治理方式所产生的缺陷,这种修正因不同转移支付类型和不同地区而有所区别。同时,存在边际经济增长收益递减效应的县域转移支付会进一步扩张,使得地区间财力差距愈演愈烈。并且,支出责任、税权划分和转移支付三方格局下的政府间财政资源配置阻碍了县域经济增长,需要从政府间财职关系角度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政府间转移支付、物流专业化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为基础,采用2000-2013年中国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法探究政府间转移支付、物流专业化与企业出口行为的总体关系。研究发现,政府间转移支付显著推动企业出口参与度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增长,物流专业化对上述企业出口行为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政府间转移支付在物流专业化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关系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通过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消除分配政策影响、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等外生冲击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性转移支付与物流专业化的交互项对企业出口参与度的回归结果变为正向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财政收支结构促进企业自身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扩张;物流专业化主要通过物流规模扩张和物流效率提升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长期持续和当前复杂艰难的国际贸易形势下,这一研究对我国继续优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分配结构、强化物流专业化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企业出口潜力,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中国1991-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和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省际TFP增长率的提高,并有效抑制了资本的“粗放式”积累,这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出于自身财政压力和政治晋升压力等原因,地方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这会固化中国目前依靠资本投入和积累速度提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金融发展和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也会造成落后地区以更为“粗放”的方式实现增长。这会加剧落后地区金融风险的积累,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协调中国的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基础之上,按政府间纵向和横向的财政经济能力差异与均等化目标的要求所进行的第二次财政分配。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优化和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明显的调节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静 《中国经贸》2009,(16):219-220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政府间和谐的财政关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政府问财力调节的重要办法——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公共财政体系更好发挥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政府闻事权、财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具有一个高效运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十分必要,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基础之上,按政府间纵向和横向的财政经济能力差异与均等化目标的要求所进行的第二次财政分配.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优化和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明显的调节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应用统计方法对2003—2008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有助于区域财政均等化的实现,国家的财政补助和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建设是青海省提高区域财政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在现有财政制度的约束下,青海省进一步提高区域财政均等化的重点就在于完善转移支付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第一,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并将把更多的利用国外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安排给中西部地区;第二,大西北发展的理性选择是争取财政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和吸引外资;第三,由于中央政府财政能力有限,政府已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中西部地区,也就是说从政府有效发挥财政工具作用的角度来讲,实施西部大开发对开发大西北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岩 《改革与战略》2011,27(8):27-29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劳动份额快速下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文章从财政分权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在财政分权的激励和约束之下,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晋升的目标,弱化对劳动者的保护,以便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文章通过建立2000—2009年全国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内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劳动者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改进目前以GDP作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从制度上提高劳动收入占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