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加复杂,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上,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出生在弱势群体家庭,在经济生活、学习条件、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对其社会价值观及思想道德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其思想道德教育却未引起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工作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失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道德教育功能低效,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道德调控力度弱化,缺乏全员性和实效性。高校德育应充分重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分析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其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基于核心互联网技术和市场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多种网络消费快速兴起,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要成员已经成为网络消费的主力群体。然而,由于受到个体、环境、教育以及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生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应全面透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生成动源,加快网络消费的法治化建设,通过学校、家庭、新媒体等教育路径,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网络消费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秋霞 《黑河学刊》2013,(8):187-18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及高校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身体残疾且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要引起重视,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知识修养的青年人,代表着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明天。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感恩品质,无论对大学生本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优化家庭教养方式,加强高校感恩教育,营造社会感恩环境,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6.
当代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富有个性、朝气蓬勃、追求独立和梦想的特殊群体,但面对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时候她们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因此,要加强针对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具有女性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改善女大学生的成才环境;构建家庭和社会对女大学生成才的支持体系;要引导女大学生及时疏泄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7.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杰 《改革与开放》2011,(14):146+148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珠求学群体,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物质与精神上两方面给予人文关怀与帮助.本文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出发,探讨了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青 《理论观察》2014,(7):145-146
作为社会未来发展希望的大学生群体,其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认识,是影响当下及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和性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形势下,如何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教育者们亟需思考的内容。本文将围绕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家庭、学校、社会、传媒教育路径和理论灌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咨询辅导的教育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周颖 《理论观察》2012,(4):164-165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生活领域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群体其组织和成立在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出发,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其健康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正式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增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联系是我们现阶段正确引导和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清梅 《重庆与世界》2010,27(12):93-94
通过对大学生整体的群体特点以及特殊群体特点的归纳分析,指出大学生安保工作中服务特性非常重要,提出安全教育服务的重点在于安全教育系统的规范化、系统化及其不断完善。应强化人与人的尊重和沟通,以服务促管理。  相似文献   

11.
赵晓丽  徐燕 《魅力中国》2011,(5):109-109
如今郁闷已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孤独也成为反映大学生情绪的睛雨表,可是这些孤独郁闷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农村城市的贫困问题,以及青少年的心理、犯罪问题,以及现在比较普遍的自杀问题。作为大学生群体或者作为社会各界的人士都应该从社会问题的大角度来关注大学生的孤独郁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群体已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大学生的消费成本问题是当前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某大学城区域的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得出的结论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提出加强理财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许春艳 《理论观察》2009,(5):123-125
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政治信仰偏差、价值观异变、道德观受到冲击、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等系列思想问题。因此,对该群体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犹为重要。建构建全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管理机构、延伸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母校”的职能作用是加强未就业毕业大学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递增,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竣。而农村籍大学生,这个高校大学生中为数不少的群体,在就业中面临着特殊的困境与艰难。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冲击着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一定的就业心理压力,解决好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特殊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江西XX大学特殊大学生群体为例,分析该特殊群体的类型、特点及成因,从素质教育视阈就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扶助工程""旗帜工程""暖心工程""实践工程"和"文化工程"等五大育人工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德育的一项新内容。对贵州省六所高校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混乱、心理扭曲、价值追求功利化、道德沉沦、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问题。而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归咎于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德育和管理欠完善以及大学生群体自身原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对于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行为、原因以及心理倾向。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是看中商品丰富性、方便度。大多数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是理性的,高校应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8.
孟剑侠 《黑河学刊》2010,(7):109-110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以及社会信任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实践来树立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社会和行业应该从立法、行业规范等方面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共同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农村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了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加强农村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以及扶持力度;加强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工作;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促使这一群体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出现导致了高校中来自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数量的逐年上升。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在学习、交往、竞争过程中易出现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等问题,影响其人格发育和健康成长。通过分析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及产生根源,探究可采取的相应对策,帮助其完善自我意识的构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