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中,债务和股权不仅仅应被看作是不同的融资工具,而且还应该被看作为不同的治理结构(Williamson,1988)。从融资的特点看,基本上可以分属于股权主导型和债权主导型两种模式。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公共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决定了英美国家的股东主权加竞争性资本市场的治理模式,而另一类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则明显地与债权性融资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
企业融资主要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而外源性融资主要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根据融资方式的不同,当前国际社会的金融体系主要划分为两种不同模式:一种是美英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也称为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证券市场发达,企业依托证  相似文献   

3.
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主导型模式是创新的、开放的、积极的的融资模式,促进了该国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期,美国高科技产业融资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现有公司治理模式及其比较 (一)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以英美为代表.在美英国家中,企业是新古典经济中的企业形式,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同时存在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大量的机构和个人持有公司的股票,股票的分散程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银行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日本、德国为例,分别从政府的扶持政策、直接融资市场(风险投资市场、资本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信用担保)三个方面对其科技金融模式进行研究。结论表明,日本、德国这种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在强化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整合了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减少了金融机构与科技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效地激发了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总体而言,这种银行主导科技金融的模式对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结构的特征及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上还是一种以间接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为辅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这种金融结构在融资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提供与处理功能、公司治理功能上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进行。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中国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和更高的金融总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中国金融》2007,(21):76-77
筹融资方式的国际借鉴两大经济集群特征及其市场要素比较对于国际市场的微观经营主体,其筹融资方式可以从主导权的角度分为两大类,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是以商业银行中介活动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发展历史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实现了三大飞跃,成功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型的投融资模式转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导型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融资方式比较单一,除了少量的银行融资之外,城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金融体系残缺金融体制缺位 (一)中国金融体系残缺 我国中小企业当务之急应该实现融资创新的组合模式和路径优化.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适应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小资本市场不完善,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联接资本供给方和市场融资需求方的渠道不畅,非金融企业融资的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债券市场融资主要为资信良好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0.
当前,突出新型融资渠道、新型融资模式和新型融资机构创新,应成为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方向。以探索建立OTC市场为核心,开辟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新的融资渠道国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证明,主板市场只能解决部分大中型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