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爬取“互动易”和“e互动”中有关现金分红的文本信息,探究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企业现金分红的影响,以及董秘个人特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网络信息互动质量提高了企业现金分红意愿、分红水平以及分红平稳性。(2)董秘勤勉促进了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现金分红的提升;而董秘持股抑制了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现金分红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现金流较少、两权分离度较低、股权较分散以及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现金分红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深交所“互动易”投资者互动平台数据,研究了投资者互动对上市公司股票长期停牌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互动沟通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股票停牌时长与停牌次数,该结论也通过了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投资者互动可以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内部控制水平,减少公司股票停牌。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者互动情绪同样对股票停牌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投资者互动还可以改善股票复牌后的市场表现,稳定公司市场价值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的研究为更好地利用投资者互动平台监督上市公司长期停牌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机构应该调动投资者参与网络互动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票停牌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股权质押情境下考察控股股东是否为了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而增强网络平台互动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在“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提问的丰富性和及时性显著提高,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网络平台互动性存在正向影响。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较高、散户规模较大、可视性较差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网络平台互动性的正向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答非所问”程度降低;上市公司增强网络平台互动性的行为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和股价波动风险,也缓解了资产误定价,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因此,在投资者发声日渐便利的时代,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思路应由传统的信息供给观向信息需求观转变,控股股东应从公司长远利益出发,重视网络平台互动性的提高,以兼顾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方式进行市值管理。  相似文献   

4.
以数字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为背景,针对企业的资金配置问题,利用2010-2020年深交所“互动易”和上交所“上证e互动”中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问答数据,从融资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考察网络平台互动式沟通的数量特征和质量内涵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高数量和高质量的网络平台互动能够提升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其次,网络平台互动对公司现金持有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治理效应而非融资效应,具体表现为抑制管理层在职消费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对企业所持现金的无效损耗而产生的现金回流。再者,网络平台互动提高公司现金持有的治理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信息环境差的公司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网络平台互动可促使企业将增持现金用于创新、分红及慈善活动,改善资金再配置效率进而提升现金持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机构投资者通过社会网络连接形成的机构投资者团体能否提高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以2016—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社会网络算法从机构投资者网络中识别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研究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对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影响后发现,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显著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形式越多元、披露内容越充分、文本相似度越低、文本可读性越高。作用机制表明,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主要通过信息监督效应实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的提升。横截面分析发现,在无机构投资者调研以及长期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的组别中,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更高。上述结论意味着,为提升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质量,审计师应具有审计全局、宏观视角;机构投资者团体应当树立长期价值投资意识,建立核心投资理念;监管机构应加快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2010年第1季度—2015年第3季度深交所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互动易”问答平台上企业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研究投资者提问以及董秘回复的负面语气是否能够降低相应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研究发现:首先,投资者提问的负面语气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董秘回复的负面语气则与股价崩盘风险不相关。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或持股户数较多的股票,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与投资者提问的负面语气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强。此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投资者提问的语气越负面,机构投资者下期的持仓越小,越倾向于卖出股票,且投资者提问的负面语气能够显著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正面语气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为管理层与投资者信息交流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股价崩盘风险方面的文献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本文关注公司信息发布者(即董秘)的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上市公司的信息发布者为金牌董秘时,其创新产出水平更高;(2)当金牌董秘专业相关程度越高、工作越勤勉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3)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提升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质量及改善公司外部信息沟通环境是金牌董秘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与信息发布者相关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对于全面认识董秘这一高管职业群体如何影响微观企业行为乃至宏观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关系管理可以提高公司可信度,进而提高投资者满意度和忠诚度,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提高公司可信度。那么,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前提下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能否最终带来股东忠诚度呢?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法,以2004-2005年在深圳交易所发行并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东忠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增持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会增加股东忠诚度。研究结果也表明深市信息披露考核等级每增加10%,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增持率就会增加大约2%。同时发现,股本扩张能力越强,流通股股东增持率越大,越能吸引股东并提高股东忠诚度。但是,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规模对增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增持率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6,(6):83-97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高层梯队理论,董秘作为专职从事信息披露工作的公司高管,其背景特征对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融资约束理应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董秘拥有财务经历时,其所在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低,即融资约束水平更低;以KZ指数和SA指数衡量融资约束以及控制内生性等检验所得结果与此一致。同时,我们还发现,董秘从事财务工作时间越长、专业水平越高,其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越大。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财务背景的董秘吸引了较多的分析师跟踪和机构投资者投资;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严重的情景下,董秘财务经历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大,从而表明该作用是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推动企业真正履行环境责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基于2010—2021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可以抑制企业“漂绿”行为;而且,机构投资者持股越集中,其退出威胁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能够直接抑制企业管理层与控股股东自利倾向,并引发其他利益相关者监督,从而强化共同治理力度。此外,在企业为非国有性质、审计质量较低、地区公众环境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具有更强的绿色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甘月  李增福 《财经研究》2023,(11):80-94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近年来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行权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的行权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且这一作用是通过提高中小股东在利益侵占相关议案中的投票率、提高上市公司的媒体负面关注度和增加其面临的诉讼风险实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治理效应在内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且当投服中心采取公开发声和参加股东大会这两种方式行权时,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果更显著。文章拓展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相关研究,为投服中心保护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证据,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和投服中心未来开展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公司治理框架内,散户投资者长期扮演“沉默的多数”和“用脚投票者”角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技术赋能使得散户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发声”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散户积极主义由此成为新兴的外部治理机制。本文以“互动易”和“e互动”平台上投资者互动行为作为散户积极主义的代理变量,从现金股利分配视角考察了这一新兴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散户积极主义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散户积极主义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会影响散户积极主义治理效应的发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信息媒介越多、互动深度越深,散户积极主义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就越显著。此外,散户积极主义还对“铁公鸡”和“微股利”公司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且并没有透支企业的现金股利分配能力,其对企业的持续监督提升了现金股利分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股票简称是投资者接触股票时获取的首要信息,其文字特征和信息含量会对个体投资者的认知产生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字形、字频和字义对股票简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研究股票简称质量对投资者行为和股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简称字形简单、易于理解以及信息含量高的股票会吸引更多的个体投资者购买,拥有更多的个体股东,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产生明显的股价高估。上述效应在股市快速上涨期更显著。本文研究为监管部门审核股票简称以及上市公司编制股票简称提供了有益参考,对投资者合理制定投资决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科  林雅嘉  祁宝 《当代财经》2023,(10):58-71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的变革如何影响IPO股票定价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探寻投资者情绪对IPO股票定价的影响发现,相对于核准制主板市场,投资者参与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打新”的热情上升,投资者情绪加剧了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抑价。同时,相对于主板市场,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高的信息含量,这说明,注册制改革后,IPO抑价的变化不能由信息不对称解释。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投资者情绪推升股票短期估值的情况下,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显著的长期反转。分析师关注度高、乐观程度高、意见分歧大的股票,IPO抑价受注册制的影响更大。投资者结构更理性的科创板股票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说明投资者情绪影响了创业板IPO定价。上述结论意味着,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情况,还需要密切关注股票投资者情绪变化,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中小股东网络监督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网络监督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发挥了治理效应,并且这一治理效应通过提高媒体关注度、增加监管问询以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负面网络舆论较多、散户投资者较多、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时,中小股东网络监督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丰富了中小股东网络监督的经济后果研究,并为完善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机制,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2008,(12):52-55
南京大学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数作为综合性指数,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整体水平的表现。研究发现,有些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在此,我们对2007年“最佳小型公司”、“最佳IR创新公司”、“最佳董秘”等进行单项指标的分析与点评,以彰显其卓越之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民营企业信用债券市场数据,创造性地构建了主体信用利差指标以精准刻画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投资者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地,会计信息质量对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会因宏观经济状态而异,相比于经济上行周期,在经济下行时期,投资者风险厌恶偏好明显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对其融资成本的改善更为显著。建议民营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企业内部治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披露监督制度建设,改善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以从内部根源上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不少上市公司年报内容晦涩难懂,可读性较低,难以被投资者充分理解,从而投资者难以利用年报信息进行投资决策。选取实际控制人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的企业为样本,探讨了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对企业家实际控制的公司的年报可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会降低企业家实际控制的公司的年报可读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后,公众对其实际控制公司的关注度会提升,从而会使公司的年报可读性降低。异质性分析表明,登上“胡润百富榜”对企业家实际控制的公司的年报可读性的降低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差、盈余管理程度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小和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因此,投资者应提高对公司信息的过滤和识别能力、上市公司应降低内外部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监管者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9.
高雷  高田 《财经科学》2010,(12):34-42
本文采用2004-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项和综合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公司所有权显著正相关,与股东人数显著负相关,与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所有权显著负相关,与股东人数、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8,(1):153-168
作为投资决策的基础内容,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鉴于目前缺少文献直接检验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市场影响,本文利用上交所"上证e互动"平台提供的特有实验环境,研究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提高对市场盈余预期准确性的影响。本文发现,社交媒体背景下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市场盈余预期准确性,产生盈余预期修正作用;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这种盈余预期修正作用越强。本文进一步发现,社交媒体背景下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盈余公告期的信息不对称。本文结论表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是优化市场效率的重要手段,能够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这种市场效率的提高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产生互补效果。本文不仅为市场效率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还为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社交媒体等热点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