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领导下的经济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本文从整体性和实践性出发,在厘定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经济安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经济安全涉及的金融、产业、资源、宏观等重大经济领域形成的安全风险分析,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安全道路的特色之所在,对党在领导经济安全进程中的重要规律性认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性质、哲学视角作出相应阐释,不断推动经济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经济安全治理积极提供中国理论与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突破了传统安全观的旧框架,提出了新的国家安全观.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新安全观将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各领域安全战略与实施、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各方面软硬实力、各领域安全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国民的安全意识等诸多方面。总体国家安全观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的总纲领,且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充分论述了国家安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口岸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入手,围绕秦皇岛市口岸发展和安全现状展开论述,分析了口岸安全对秦皇岛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提升秦皇岛市口岸安全水平的应对措施,为秦皇岛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论述,这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要举措。当今世界大环境的迅猛变化、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低迷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发展必须作出重要调整,这是如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内外的形势作出了重要论述,如何理解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成为了以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问题,它的落实也是实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所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最终目的依旧是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从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分析方法等层面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国家经济安全思想,有助于深刻领会和努力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客观认知和科学实践国家经济安全建设极具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于劳动价值论,否定私有制,系统深刻阐明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本质、价值诉求和实现方式等内容。而西方经济学立足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美化或主张改良私有制,构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诠释现实世界的理论框架。中国应在科学解构两大理论体系区别和关联的基础上,批判借鉴西方经济学蕴含的科学成分,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国家经济安全思想和明晰其时代价值,积极建构和实践新时代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建设的逻辑图景。  相似文献   

7.
国家经济安全是新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主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信心和决心。新质生产力通过经济赋能、安全筑基、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和内生保障,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但同时也面临产业挑战、资源挑战、贸易挑战、技术挑战和数据挑战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构想:突破瓶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开源节流,健全关键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我为主,完善与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协同攻关,构建适应科技强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监管升级,构筑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世界格局的不断变换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得当前国内外安全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类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国际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经济健康的有序发展.为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这一理论从根本上为国家安全局势的稳定和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9.
鉴于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是我国来自海洋所面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并且着眼于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由于来自海域比来自陆域的安全挑战更为突出与尖锐,所以有必要以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树与践行中国主权海域开发大安全观: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统筹陆海两域国家开发战略;保障海洋权益安全,以区域为对象采取有效对策;保障海洋资源安全,逐步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海洋经济安全,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取向;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分别解决各大海域污染问题;保障海洋社会安全,创新涉海职能部门管理模式;保障海洋信息安全,抢占海洋信息战略思想高地;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大力完善四通八达战略格局;保障海洋军事安全,务实推进区域和谐海洋建设;保障全球海洋安全,加大步伐跨入海洋强国行列。上述十大"保障",形成了中国主权海域开发大安全观的推进体系,能够为国家全面经略海洋,逐步建成海洋强国提供理论上的坐标系和实践上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新安全观",以解决中国的内外两种安全。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中国国家安全体制和安全能力,用"亚洲安全观"构建新的地区安全机制。"新安全观"必为中国解决安全困境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11.
科技安全是保证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国家已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就对科技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拥有大量的科技资源,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科技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总体安全观视角下,全面分析新时代高校科技安全的内涵和风险,并提出防范化解高校科技领域安全风险的思路和举措,以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安全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地方领导期间就提出过生态安全理念。在新时代,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生态安全理论。保护生态安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维护生态安全的具体要求是完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健全生态安全的法律实施体系、承担生态安全观中的大国责任。我们要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生态安全方面作的顶层设计,到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3.
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各领域全范围,但外层空间安全没有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具体体现,随着各国在外层空间的战略竞争越发激烈,有必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对外空安全中进行合理定位。外空国际法制建设进程曲折、外空军事化武器化又现端倪、空间碎片和外空交通问题威胁国家太空资产安全等对国家外空安全提出多样挑战。坚持推进外层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具体举措是要坚持和平利用外空原则,推进外空国际法制建设,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坚持创新革新空间技术,建立国家外空安全维护机制;坚持空间长期可持续,寻求更广泛的外空合作,以实现外空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政府从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和对外合作等多个层面强化经济安保施策力度,增设专门化组织机构,构建一元化领导体制,完善法律化保障体系,强化双向化管制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安保在国家安保战略中的地位。2022年5月,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获得通过,标志着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战略体系构建迈入新阶段。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战略的新动向,一方面源于日本维持高技术优势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国喜 《理论观察》2022,(10):23-26
意识形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维度,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核心要素,尤其在价值多元化的新时代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这是占领舆论导向制高点与践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要求、坚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弘扬红色文化的题中之义、增强凝心聚力与塑造价值秩序的内在规导、讲好中国故事与传递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外界遏制战略的影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制定防范化解“重大科技风险”的产业政策、全面应对外生冲击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以透析关键核心技术壁垒的影响逻辑为基础,以双循环格局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系统组织产业全生态力量,建设具备前瞻性、及时性、有效性的产业全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安全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表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我国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高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认知体现出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特征。一方面,高校学生对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缺乏清醒和全面的认识,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他们对全球化和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思考体现出相当的客观和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表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我国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高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认知体现出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特征。一方面,高校学生对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缺乏清醒和全面的认识,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他们对全球化和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思考体现出相当的客观和理性。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从时代的高度和全球战略的视角,提出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运筹国际文化战略,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安全观。研究江泽民的文化安全观是一项新的理论课题,对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鲁慧 《科学决策》2008,(12):12-13
一,和合意识: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资源 思想文化从来都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与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息息相关。国家外交战略既是政治的,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文化。和谐世界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当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产物。从思想渊源上看,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和为贵”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是对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共处”、80年代的“和平发展”、90年代“新安全观”中的对话求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