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来,乡村建设贯穿于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整个进程。“文字”作为伴随着乡村建设运动下沉到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和工具,为政府提升治理效率、贯彻国家意志以及保证乡村社会有效运转提供了可能。“数字”作为信息社会的新“文字”,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以数字技术、数字信息、数字权力等形式助力政府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通过对“文字下乡”和“数字下乡”的考察及比较发现,“文字”和“数字”作为不同时期的现代性符码进入乡村社会,促进了现代性价值在乡村社会的传布和发展,政府治理行为随之表现出治理技术理性化、治理面向服务化和治理内容精细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基层治理呈现新的治理形态。本文基于对杭州市涝湖村“鹰眼盯”数字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提炼出乡村基层数字治理的三重实践机制。研究发现:互动是乡村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字赋能使得乡村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互动朝着互动主体自主化、互动方式技术化和互动内容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信任模式逐渐向数字信任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乡村基层治理透明性和回应性的提升促进了村民信任重建;整合则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动态过程,通过数字赋能,乡村基层实现了空间、结构和数据的再整合。此外,数字技术嵌入也给乡村基层治理带来种种挑战,如数字“负能”、“数字形式主义”、村民数字素养差异以及长效发展困境等。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与乡村公共性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核心话题,更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关键命题。大众媒介作为乡村公共性的载体,发挥着联结整合的作用,是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变革的技术支撑。通过提炼“媒介传播-公共性再生产-治理重构”分析框架,本文以华北前赵固村为典型案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高音喇叭作为早期扎根乡土的适宜媒介和基层治理工具,表现出具有权威主导性的单向管控特征。社会结构转型使高音喇叭经历了从“国家象征”到“广告载体”祛魅化的角色嬗变,高音喇叭的信息传播功能受时空限制而明显削弱。面对流动性日益增强的乡村社会中乡村公共性解体与乡村社会治理脱域,数字赋能下的村务微信群成为乡村公共性再生产与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载体。村务微信群使村民实现了跨时空的“共同在场”,塑造了虚拟的熟人社会,增进了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强化了村庄共同体意识,推动了互动治理的形成,为乡村善治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为创新载体,打通县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实践,打造出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县域社会治理样本,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果,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日前获得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荣誉称号。盐都区学富镇把“塑形、铸魂、凝心”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体系,“五力”齐发,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乡村治理“学富样板”。强化政治引领,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学富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把支部建到网格中,建立“党员示范户+网格员+巷道长+志愿者”服务微网格,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林业局在对当前林业形势认真分析后,提出了林业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的论断。同时对这个相持的内涵进行了认真分析,得出“治理与破坏相持”是指由治理小于破坏到治理与破坏相持的结论。这种相持是前进中的相持,是“正向演替”。如何打好相持阶段的攻坚战,对我们监督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始于1979年已历时十五载目前仍方兴未艾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改革家、理论家提供了无数的研究课题。其原因不外乎是:中国经济舞台之大、情况之参差不齐,任何改革“药方”均可在此找到它所对应的“症状”;三十年计划经济积重难返,稍有动作就会因收效明显或阻力重重而产生轰动效应。我们现在讨论的“企业兼并”(M&A),就是这样的一帖“药方”。中国企业兼并的出现至今只不过十年的时间,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萌芽时期,并无成熟可言。但是,勿庸讳言,企业兼并已对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从“新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数据驱动规划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逻辑体系、主要范式、本质特征,以期为构建面向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新格局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数据驱动规划是一种通过模型、算法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筛选、分析挖掘、模拟预测,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定量化的重要模式方法,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质性等“3S”特性;(2)数据驱动规划遵循基于“总量—增量—存量—流量—质量”过程优化的自然空间、基于“流态—业态—形态”多维复合的社会空间、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支撑的数字空间三大逻辑体系;(3)数据驱动规划可划分为全要素协同驱动、多时空尺度驱动、全生命周期驱动和多元化场景驱动4种范式,其本质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与纽带,有效链接和无缝衔接自发生长型规划和人为引导型规划,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并呈现出全面感知、适应学习、反馈治理等主要特征。研究结论:面向未来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应加强“大数据”和“小数据”以及“新数据”和“老数据”之间的结合,“真数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西汉“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三次太平盛世,在治国之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休养生息为本,行轻徭薄赋之策”。社会稳定,农村必须稳定;农村稳定,农民必须稳定;农民要稳定,就得轻徭薄赋。我们党在农村最深厚、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农民。赢得农民,党的执政地位就巩固;失去农民,执政党的基础就动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  相似文献   

10.
说到农村,就想到农民。说到农民,就想到2007年春节时温家宝总理在辽宁省农村看望农民时说的话:“农民的事,中央天天都在想。”中央想农民的事,出台了一系列惠农的方针政策。作为人民公仆的我们应和党中央想在一起。因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稳”。“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为农民着想。作为普通老百姓尽力所能及的力量,作为国家干部,就应落实到行动上。  相似文献   

11.
朱艳 《农业经济》2023,(7):55-57
数字乡村是释放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面对数字乡村治理存在的数字依赖、信息失真等风险,应以数字赋权为导向,通过完善数字乡村治理规则,重构乡村治理“政社关系”,关注新的数字空间,重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12.
刘英 《农业经济》2022,(6):76-77
为了扶贫减贫事业能够取得实效,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要求,并发展出“扶真贫”“真扶贫”和“真脱贫”三个评价维度。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契合了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绝对贫困治理中,如果说从政治动员到技术动员是精准扶贫的一次正当性,那么在相对贫困治理中,促进国家的施政伦理与乡村基层的社群伦理的共通与兼容,则是精准扶贫的二次正当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府在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数据质量控制能力,防范技术治理中的数字失真。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把数字化作为振兴乡村的有力抓手,立足“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发展定位,强谋划、强基础、强特色,深入探索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振兴发展特色路径,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生产、生态、生活数字化转型,以数字乡村建设的更大成果绘就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以“三个一”引领全区数字乡村建设。一是抢抓试点机遇。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区,先试先行、积极探索,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维度,加速推动浦口“三农”迈向“数字时代”,  相似文献   

14.
“倍数”的用法 倍,就是与原数相等的数。倍数,只能用于数字的增加,不能用于数字的减少。如“增长多少倍”、“扩大多少倍”、“提高多少倍”;但不能说“降低多少倍”、“缩小多少倍”、“减少多少倍”。因为减少一倍就减完了。再无什么可减了。运用倍数时,还要注意词的准确。如“增加了两倍”,即原来是一,现在是三;“增加到两倍”,即原来是一,现在是二。这里的“了”和“到”不能缺少,也不能互换。否则,就含糊不清或发生差错。“百分数”的用法 百分数,是用一百做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来表示,在文章中一般都写成:…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特征,即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耕地流转“趋粮化”和“非粮化”选择的本质。因此,无论对各级政府还是对种粮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实施“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又“辅之以法”的“三辅”并治机制才是防治耕地流转“非粮化”的良策。研究结论:为有效防治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在“三辅”并治的基础上以层层设防的策略来遏制耕地流转“非粮化”的不良趋势,即以“中央政府的奖惩、地方政府的规制、社会媒体的监督和种粮主体的抵抗”这4道防线来筑牢粮食安全的“堤坝”。  相似文献   

16.
我到水利部快一年的时间了,这期间讲了一句关于“资源水利”的话,引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而我没有讲“水利产业化”这句话,也引起不少的议论。今天,我就把没讲的这句话讲清楚,也借这个机会,把我是怎么认识水利经济的,跟大家交流一下意见。我在讲“资源水利”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以下四条意见:第一,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第二,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  相似文献   

17.
会计在日常账务处理工作中,难免因一时疏忽出现诸如“账账不符”、“借贷不平”等问题,这时如果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出错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错账的形成主要有“漏记、数码颠倒、数字错位、登录反向”等因素。查找错账的具体步骤是:  相似文献   

18.
数字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举。数字时代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以“价值—制度—技术”三重内在逻辑为遵循。然而,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实践面临观念与思维转向滞后、主体与权力关系失衡、制度与结构冲突制约、技术与资源整合阻滞等层面的赋能困境。为此,数字时代技术赋能应以理念为前提,突出价值引导与思维转向;以组织为根本,调整优化结构与参与机制;以规范为关键,明确主体地位与技术定位;以保障为基础,强化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为纾解路径,以此赋能乡村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党建引领已成为促进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提出“全过程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从治理起点、治理关键到治理途径和“再治理”的全过程,阐释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并以宁波北仑工业社区治理实践为例,分析党建贯穿治理全过程发挥的引领作用,以期拓宽社会基层治理的理论边界和现实空间,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历史《商君书·修权》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虫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意思是说:蛀虫多,木头就会被咬断;墙内的空隙大,墙就会倒塌。这里“蛀虫”指贪官污吏,以“隙大”喻指与百姓离心离德,假如说国家有众多贪官污吏就会招致大祸。笔者以为,如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推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反对贪污腐败不能失之手软,应重视惩治,实行严刑峻法,以保证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贪官如浊流污水,所到之处,危及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贻害无穷,实为历史之公害,社会之公害,人民之公害。贪官主要贪财、贪色、贪权,误国误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