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6,(12):118-132
房地产税讨论经年,其税制要素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开征后的社会经济效应,仍缺乏实证分析。本文以纳税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衡量房地产税缴纳能力的指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测算不同地区家庭的房地产税缴纳能力、可行的地区间差异化有效税率及几种减免方案下税负在不同收入家庭间的分布,继而模拟把该税收入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家庭的房地产税支付能力差异悬殊,突出了房地产税的地方税特征。税负分布和再分配效应测算显示,该税调节财富差距的效应明显。在诸方案下,高收入家庭均承担总税负一半以上。"人均价值减免"在纵向公平、调节分配及税政实施三个维度均优于"首套减免"和"人均面积减免"。  相似文献   

2.
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的前提下,使房地产税成为地方重要税种是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重要政策目标,但在高房价收入比背景下,这二者相互冲突。本文基于房地产税制要素设计和微观家庭数据测算,探讨中国房地产税的渐进改革路径及其影响,认为鉴于居民纳税能力受高房价收入比限制,房地产税可从低税率、高减免起步;伴随房价收入比收敛,逐步提高税率、降低减免。起步阶段,税制改革应重视居民纳税能力和纳税意愿,优先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软着陆;在中长期,房地产税可逐步成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起到完善税制和地方税体系、提升地方治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车船使用税税率的税负累退性特点,应该适时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的车船使用税税率。从立法精神上看,提高该税种税率符合立法三原则;从纳税能力方面看,提高车船使用税税率有潜能性;从税负转嫁性看,该税种不具转嫁性,因而提高税率增加的税负直接作用于纳税人,有利于发挥税制财富分配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楠楠  李阿姣 《财经科学》2021,(10):123-132
本文使用CHFS(2015)数据,基于量能负担原则对我国房地产税进行税率设计,并基于房地产税税率设计测算房地产税额在不同居民家庭收入分组之间的税负分布结构以及社会福利效应.结果发现,在全国样本下,房地产税的税率区间为[0.26%,0.66%],开征房地产税虽然具有一定的累进倾向,但是居民家庭的税后社会福利水平明显低于税前社会福利水平,且随着房地产税税率的提高,居民家庭的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在地区样本处理下,房地产税的税率区间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特征,且相较于全国样本和地区样本,采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样本设计房地产税税率所产生的居民家庭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房地产税税率设计不宜过高,且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税给居民家庭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以更好体现房地产税税率设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段炳德 《发展研究》2016,(11):54-58
2003年以来基尼系数一直在0.46以上的高位徘徊,财富占有不平等已经成为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所面临的新挑战.我国的高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但是高收入群体税负偏低.现行税制具有结构性缺陷,不利于收入分配调节,纳税环境复杂化加大高收入群体税收监管难度.从国际税收发展趋势看,提高高收入群体税负成为众多国家选择.提高高收入群体税负有重要的分配意义和经济价值.应完善所得税和财产税制,加强高收入群体纳税激励和监督,加强税源监管.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征房地产税应发挥的作用是筹资功能和调节功能,调节功能主要是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其中筹资功能应是主要功能,但是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房地产税抑制房价上涨的功能被寄予厚望.房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税收资本化的作用下房地产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房地产价格.但从实践来看,房地产税对房价的调控作用有限,对此我们应该调整态度,正确对待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重新定位房地产税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地设计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兵 《当代财经》2003,(2):37-3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税收一体化趋势也更加明显。我国必须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国际趋势与我国社会经济现实结合,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而可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一)公平和效率:加快向混合所得税模式的转换;(二)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力求收入相同的家庭缴相同的税;(三)公平税负,设计合理的税率;(四)逐步调整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和范围;(五)与国际接轨,减少税收减名范围和项目;(六)建立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井明 《经济前沿》2003,(1):40-43
随着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税收必然存在着极大的潜力。但我国目前房地产税制体系过于陈旧,还体现着某些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远远没有跟上房地产业发展的步伐,甚至某些税制规定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的活跃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流量正在向以房地产为主的财富存量形式转变,政府要发挥对个人财富分配的调节功能,仅仅依靠个人所得税恐怕难以有效运作。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包括房地产税在内的多种税收调节手段,将对个人收入流量的调节和对个人财富存量的调节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税收均衡个人收入和财富分配,缓解贫富差距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考虑,现行的房地产税制体系就难以随其重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一个引入房地产和居民抵押贷款约束的异质性个体世代交替模型中,加入消费税、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以匹配中国的现实税制结构,并依据中国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校准。在此基础上引入房地产税,研究房地产税的税率和免征额调整以及从消费税向房地产税的税制结构转换对宏观经济、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普遍征收房地产税对消费同时存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最终影响要看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总产出则随着房地产税率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而房地产和总财富分配差距则随着房地产税率的提高而扩大。第二,合理的免征额设置是实现房地产税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功能的关键。第三,在合理设置免征额基础上,实行税制结构转换可以更好地发挥房地产税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消费。本文实现了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同时研究房地产税的宏观经济与分配效应,有效解决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静态模拟所存在的动态不一致问题,为房地产税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税制设计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平  燕洪  冯懿男 《经济评论》2023,(3):117-132
尽管房地产税的税基是住房财富,但学界关于中国房地产税对财富分布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的量化测算并不多见。本文基于财富结构分层和不同的税制要素对房地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财富水平较低的家庭房产财富占比相对更高,如果政府开征房地产税且不将其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则房地产税对财富分布会有一定的逆向调节作用,反而使得财富不平等程度上升。如果政府将房地产税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在无减免的税制设计下,则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会下降5%-10%。房地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不是来自收税环节,而主要来源于其所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本化效应,因此,减免越多,其财富再分配效应越弱。本文结论佐证了房地产税在实现价值捕获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强调房地产税财富再分配效应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量其削弱受益税属性的潜在成本。  相似文献   

11.
彭钟玲 《经济师》2000,(4):141-141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 (自然人 )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自 1 994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现行制度将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划分为 1 1大项 ,税率按所得项目不同分别确定 ,每一项所得根据其收入金额的大小确定相应的费用扣除标准及税率。这种课税模式就是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下面从评判税制是否合理的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来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分析。一、从公平原则来看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税负欠公平税收的公平原则指的是要求税收纠正社会经济中的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呈过快增长态势,房地产税收政策是主要促成因素之一。从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出发,揭示了其存在着各经营环节税负分布不合理,税费体系混乱、税轻费重,预收账款纳税时间的确认及会计处理不当,以及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导向性不强等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重新调整各环节的税负水平,界清税费、严格控制房地产行业的收费规模,调整预收账款的纳税时间、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和完善房地产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丽敏  邵凯 《技术经济》2002,21(9):41-43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将所得按性质划分为11个项目,不同性质所得分别按不同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计征个人所得税,各项所得不再汇总计算。这种税制虽然适应了源泉课税的要求,有利于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源流失,但实践证明仍存在许多缺陷。一是容易引发避税行为。分类所得税制总是与按月或按次计税法联系在一起的。同一笔所得若改变课征期或取得收入的次数,适用税率和扣除额都将发生变化,纳税人由此就可以少交或不交税,很容易达到避税目的。二是难以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个税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调节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以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负的政策。”然而现行税制采用分类课税,不再汇总计算的办法,因而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交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多交税,不能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也难以有效地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三是加大了税收的征管成本。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尤其是富人的收入往往来自于隐性收入、灰色收入或地下经济,无疑会给所得的分类或性质确认带来一定困难,不仅直接影响纳税人的适用税率和扣除额,造成税负分配的苦乐不均,而且加大了税收的征管成本,难以体现税收的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而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课税征收模式不合理、纳税单位确定不合理、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税率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不能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认清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存在的不公平现状,为今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1.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用分类税制模式,对不同来源的所得,采取不同税率和扣除办法。这种税制在实施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首先,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会造成所得税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交税;所得税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多交税。由于个人所得税制设计得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应当减少现行房地产流转环节税负,提高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的比重,并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确定保有环节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这就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税基评估体系,对应税房地产的客观价格作出分析、测算和判断,满足税收的公平合理性要求和开征房地产税的成本核算要求,使纳税结果为征纳双方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马菊红 《经济师》2003,(10):196-196,198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较低,边际税率过高。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应税所得项目多、税率档次多、计算复杂、税基窄,加之监管不力。使偷税、漏税现象十分严重,税收大量流失,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分配不公矛盾。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个人所得税单一税改革的成功经验,可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进行单一税改革,统一扣除标准、扩大税基、减少档次,降低税率,以达到最终增加个人所得税收入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税税收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按照中央会议精神,确立房地产税筹集财政收入、提升政府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及完善税制结构等改革目标;将房地产税改革重点确定为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合二为一、将农村地区纳入征税范围、对个人住宅普遍征税、按照评估值计税及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政管理权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经营性房地产税改革和沪渝两市改革试点先行,个人住宅房地产税后行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但为抑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还需不断优化与改革。为解决现有个人所得税适用税表存在的不足,根据最优税模型计算出最优税率,提出将现有税表改成四档税率,最高档改为收入超过免征额8000元以上,对应税率改为49.8%。改进后的税表能纠正近三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导致的高收入群体税负减少的偏差,改善收入差距现状,更好地实现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结构性减税就是要在税收总规模不变甚至适当增加的前提下,削减一些特定纳税人或特定税收项目的税负,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削减中低收入者缴纳或负担的税收;在减税的方案上,主要是降低对人民衣食住行课征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全面推开“营改增”,适时调减企业所得税税率,并在工薪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加进个性化的费用扣除标准。上述降税的收入损失可以通过提高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的办法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