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芝  蒋攀 《宁波通讯》2022,(6):66-67
<正>山海多奇境,诗路有新篇。3月25日,在宁海县前童古镇,“诗路海韵”唐诗之路宁海数字馆开馆。这也是宁波市首个建成的“数字诗路e站”,将以数字化文旅融合体验馆的形式展现宁海“诗画山水、海天福地”的文化魅力。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是浙江省推出的一项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举措,意在通过梳理提升诗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2.
高标准打造大花园、浙东唐诗之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鲜活样板,让“千年台州府”展现新的活力,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变为现实临海负山面海、兼容并蓄,享有“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的美誉。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132处、各级非遗项目218项,台州府城墙、唐朝龙兴寺、紫阳古街、宋代园林东湖、桃渚抗倭古城等各类古迹星罗棋布。近年来,临海抓住生态与文化优势,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枢纽地,一幅“山水秀美、文旅交融、主客共享、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座古城新市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3.
自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以来,全省各地便积极响应,掀起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热潮,政府将这条文化之路建设列入计划、配上预算,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台州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的腰部,台州府城临海是台州的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现在府治东迁海门(椒江),但地理中心未变,在浙东...  相似文献   

4.
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的决策部署,建设诗路文化带.诗路文化带"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是串连浙江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对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打响"诗画浙江"金名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冯洁  王伟 《浙江经济》2022,(11):31-33
<正>凭借诗词文化的优良基因,打造一个又一个文化新地标,培育一个又一个文化新载体,让诗词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出一条以文带富、以文兴镇的可持续发展新路“桐庐处处是新诗,渔浦江山天下稀。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渔浦》,道尽了诗人对渔浦山水的向往之情。诗中提及的“渔浦”,正是今日的萧山义桥镇。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6.
正唐诗之路最早由新昌人竺岳兵于1991年提出。随后"浙东唐诗之路"专有名称被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于1993年发文正式批准,"浙东唐诗之路"也由此成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又一条文化古道。根据《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浙东唐诗之路"的涵盖范围表述为"主要以曹娥江—剡溪—椒(灵)江为主线,包括宁波(奉化、余姚)—舟山支线,覆盖宁波、绍兴、舟山、台州等部分行  相似文献   

7.
葛燕  高水峰 《浙江经济》2022,(11):24-27
千年前,萧山旖旎的山水风光,是诗人们创作的源泉;千年后,萧山将山水人文打造成“诗路”,再现诗意胜景。作为杭州的南大门、浙江文明的源头,萧山深入挖掘诗路文化内涵、提炼诗路文化符号、设计诗路文化载体、解码诗路文化基因,持续打造“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大运河诗路”三条诗路发展高地。本期专题聚焦萧山的秀美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以期展示浙江诗路文化带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为新时代诗路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文娜  王佳艇 《浙江经济》2022,(11):34-36
<正>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战略和更宽的视野,打造比肩西湖的又一张城市生态新名片和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交汇处东侧,与“姐妹湖”——西湖隔江相望。作为浙江文明的发源地、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湘湖山水秀丽、古迹遍布,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2500年的越文化、900年的水利文化在此孕育,一幅湖、城、人、产诗意“湘”融的壮阔画卷蔚然展开。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23,(5):21-23
<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势推进“五带、四路、百珠”打造,将“文”字在浙江大地上镌刻得越来越深刻生动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是晋唐以来,文人名士的入浙之路、求慕之路、抒情寄身之路,也是浙学文化的孕育成长、包容并蓄、传承发展之路,更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之路、浙江精神萌发之路。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四条诗路”的决策部署,建设诗路文化带;  相似文献   

10.
文娜 《浙江经济》2023,(7):60-62
<正>深入挖掘八婺文旅资源,打响诗路文化品牌,加快打造高质量文化供给地和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浙江之心,水墨金华。金华地处浙中,位于钱塘江诗路核心区块,也是宋元浙学的核心代表。“金华山水天下希”,钟灵毓秀的金华孕育了奇山秀水,也孕育了昌盛文脉。近年来,金华充分发挥山水交融、诗学一体、诗画同辉的文化特点,深入推进钱塘江诗路建设,全力打造浙中文化标杆地。  相似文献   

11.
蔡璐芸  丁玲 《浙江经济》2022,(11):40-41
萧山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三条诗路的交汇处,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是历代诗人的行旅寄情之所,更是诗词歌赋的孕育吟唱之地。一曲一气象、一湾一景色,在这片文化热土上,历代文人留下了近千首隽文美篇。今日萧山人,则以传承之手笔,续写着诗路文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23,(5):24-25
<正>将诗路文化带建设作为推动港城文化发展繁荣、建设“重要窗口”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一批诗路名镇、诗境名山、诗路水脉、诗意古道等建设,擦亮诗路璀璨“珍珠”诗路文化带串联了全省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发展之“链”。《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宁波积极贯彻落实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要求,统筹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及大运河诗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临海,地处浙江沿海中部,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枢纽地。千年历史造就了“古城”盛名,清雅隽秀的自然风光更是沧海桑田的馈赠,诗人们沉醉于这一方山海小城,穿山越江仍不忘挥毫泼墨,写尽了临海的诗情画意。台州府城墙、巾山公园、括苍山、羊岩山、桃渚……千年前,诗人咏诵的古迹山水,在全省诗路文化带建设下,或提质改造展新颜,或多产融合有了新业态,已成为新时代临海诗路文化带上一张张独具一格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14.
文娜 《浙江经济》2022,(7):37-39
<正>衢州,一座具有18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两子文化”(孔子、棋子)、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的重要节点和向中西部临省拓展的“桥头堡”……当文化和旅游融合交汇,“诗与远方”在这里从憧憬变为日常。孔庙、烂柯山、水亭门、诗画风光带……移步换景,悠久历史蕴藏深厚底蕴,平凡生活点缀诗情画意,汇成衢州独特的城市精神和价值主张。近年来,衢州以一带(“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一园(衢黄南饶“联盟花园”)、一区(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三大平台为载体,聚力打造千万级诗路文化景区和“耀眼明珠”。未来,这座“有礼的城市”将在钱塘江诗路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5.
葛燕 《浙江经济》2023,(5):58-60
<正>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做优诗路文章,致力于打造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化之邦”作为钱塘江诗路上的重要文化载体,浦江有着“万年上山、千年孝义、百年书画”的文脉传承,是“中国诗词之乡”“中国书画之乡”,诗词书画文化底蕴尤为深厚。近年来,浦江吹响“上山文化”号角,以“万年上山”为引领,积极推进“文旅富县”战略,着力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做优诗路文章,致力于打造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化之邦”,“诗画浦江”愈发光彩熠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运营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内容,如何打造好城市的软硬环境,研究、培育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各个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蓬莱市在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确立了“港口立市、生态立市、文化立市”的三大立市战略,准确把握了蓬莱的资源优势,科学定位了蓬莱的发展方向,在以港口立市打造经济平台的基础上,以生态立市打造自然之魂,以文化立市打造人文之魂,全面提升蓬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迁西县按照建设“魅力山城、塞上水城、休闲名城,打造环京津冀山水风情休闲旅游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城市规模变大、城乡形象变美、城市功能变全、生态环境变好、市民素质变高的“五变”目标,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世界一流、中国气派、冀东特色的山水园林型精品中等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8.
<正>金华,自古以来崇文重教、人文荟萃,有“江南邹鲁”之称,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徜徉在金华的山水画卷中。义乌江、武义江、婺江三条银链蜿蜒曲折,形成了“三江六岸”的独特景观。历史文脉与地理诗路交融,一条山水相依、诗学一体、诗画同辉的金华钱塘江诗路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19.
诗路文化带建设串连浙江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已成为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合作开放带和富民经济带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诗为媒,历代文人名士或抒情咏怀,或寄情山水,或怀古思今,浙江诗路上留下了上万首诗词名篇,与水系古道、名城古镇(村)、遗产风物、秀美山水等一起诉说着“浙”片土地的美好,成为与世界沟通、将历史与现代、未来相连的“时间胶囊”。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与世界》2022,(6):60-63
<正>长寿,是人类最朴实的共同夙愿和追求。以“长寿”命名,并将“长寿”作为核心品牌和竞争力来打造的城市,长寿区在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吸引力。当前,长寿区正在充分利用特色山水、厚重文化,聚焦“运动康养”的鲜明特色,凸显“自然长寿”品牌,推动全域农文旅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集运动、康养、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让寿城山水走向世界、让世界来宾同享长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