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资产交易面临的直接约束视角,对套利限制与A-H股定价偏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1)套利限制会显著加剧A-H股定价偏差;(2)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和沪(深)港通开通之后的时间段,套利限制引起的定价偏差边际效应显著降低;(3)相比于制度性限制因子,机构持股和沪(深)港通开通能够更显著降低市场性限制因子对A-H股定价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成长、互联互通政策有助于降低市场性限制,从而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但仍受到内地资本市场既有交易制度设计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指数ETF为研究对象,分析了ETF和基础资产错误定价的程度和原因,讨论了ETF套利对基础资产定价的影响,解释了ETF错误定价的内在机制,提出了消除错误定价的投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ETF折溢价是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和套利限制共同导致的错误定价,这种错误定价主要出现在ETF层面,ETF错误定价的修正表现为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有负向预测作用,但对基础资产未来收益无显著预测性,意味着ETF套利并没有对基础资产定价产生严重影响,投资者每周可以通过投资策略从ETF上获得0.9%的收益。进一步从投资者情绪和套利限制两个视角分别解释了ETF错误定价的内在机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套利限制越严重,ETF错误定价越大,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预测性越强。  相似文献   

3.
杨盛 《中国外资》2012,(4):212-213,237
"噪声交易者"理论(DSSW模型)和"业绩导向套利"理论(PBA模型),这两个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本身是可以相互联系的。本文讨论了这两个重要理论,并从基金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两个理论对基金经理的策略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套利均衡模型刻画了ETF折溢价的形成过程,分析了ETF折溢价预测未来ETF收益的条件,并利用投资组合和Fama-Mecbeth回归检验了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可预测性。研究结果显示:ETF折溢价是噪声冲击和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足导致的错误定价,这种错误定价主要发生在ETF层面,错误定价的修正表现为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有负向预测作用,溢价率越高,未来ETF收益越低,投资者利用多空对冲策略每周可以从ETF错误定价修正中获得0.94%的收益。同时,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预测具有持续性,平均而言,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预测可以持续4周,意味着市场完全修正ETF错误定价至少需要4周时间。本文进一步从套利限制的角度解释了ETF折溢价对未来收益预测的持续性,发现套利限制越大,折溢价对ETF未来收益预测的持续性越强,投资组合获得的收益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噪声交易者”理论(DSSW模型)和“业绩导向套利”理论(PBA模型),这两个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本身是可以相互联系的.本文讨论了这两个重要理论,并从基金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两个理论对基金经理的策略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李程  贺凯然 《投资研究》2022,(12):106-125
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时间、误定价方向、行业和财务四个维度分析股票误定价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论表明:时间异质性维度,滞后期误定价水平降低企业投资效率,当期误定价在股票低估时会提高投资效率;行业异质性维度,各行业股价上涨对投资效率影响基本一样,个别行业具有不同结果;误定价方向维度,股价高估组结果和总体一样,低估组误定价程度减小提高投资效率;财务维度上,财务状况相对较好的企业误定价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说明适度误定价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并购战略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境内与跨境并购战略均加剧了企业的股票错误定价,且跨境并购的影响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在企业并购战略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战略委员会和产品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有效缓解并购战略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角度考察了股票错误定价的纠偏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股票错误定价,主要表现为矫正股价低估的定价偏误;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抑制盈余管理以及改善信息披露质量等途径降低股票错误定价;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降低股票错误定价的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投资者异质信念较大以及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以无套利假设作为理论基础的经典金融资产定价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基于经典理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金融市场数据不能很好吻合的事实,以及行为金融学所指出的无套利定价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以一价定律作为金融资产定价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期权交易能否提高标的资产定价效率的问题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对定价效率影响最大的套利机制入手,研究上证50ETF期权推出前后,其对应标的——华夏上证50ETF市场价格和净值的偏差所带来套利机会的多少,进而得出期权交易对标的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期权交易在刚推出的一定时间内降低了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会重新提高并且超过初期。因此从长期看,期权交易能够提高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期权交易对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的影响是一条"J"形曲线。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17,(1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套利定价模型(APT)是进行资产选择的两大理论模型,本文分别对这两个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均衡过程的描述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这两个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验证了市场中风险-收益关系的存在。CAPM模型认为,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与风险有关,所以,该模型依据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来寻找资产组合。APT模型认为,资产的收益与多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不仅包括市场因素,也包括超市场因素,如增长因素、周期因素、能源因素等。由此可以看出,APT模型较CAPM模型在内涵和实用性上更具广泛意义,这对CAPM模型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有效缓解公司股票错误定价,但员工持股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则会引发搭便车问题,即员工持股规模与股票错误定价呈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董监高持股比例较低、自有资金筹资认购和民营企业中,上述关系表现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员工持股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降低了股票错误定价。  相似文献   

15.
顾明  曾力  陈海强  倪博 《金融研究》2022,509(11):189-206
本文基于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涨跌幅限制由10%扩大到20%这一政策变化建立准自然实验,从市场层面与公司事件层面探讨交易限制放宽的外生冲击下市场定价效率的变化。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放宽政策实施后,股票价格能更灵敏地反映公开市场信息,更多地包含公司层面特质信息,整体市场定价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涨跌幅限制放宽有效缓解了交易干扰问题,避免了过度交易行为延后,缓解了波动性外溢与价格发现延迟。异质性分析表明,无论是市场层面定价效率改善,还是事件层面波动性外溢、价格发现推迟与交易干扰问题的缓解,均在低信息透明度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发现为验证涨跌幅限制会抑制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理论提供了直接经验证据,同时为推广完善市场化交易制度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套利理论与ICIR模型的债券市场发行定价偏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套利定价理论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运用Tobit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债券发行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债券无风险利率、债券期限溢价、债项信用评级、债券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赎回风险溢价,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改进的CIR定价模型(ICIR)对2006~2010年各债券定价偏离现象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ICIR模型测算的债券理论价格通过了二级市场的定价检验,ICIR模型对债券发行定价偏离进行检验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同时,从发行年份来看,近五年来,债券定价偏离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债券发行定价与ICIR定价与二级市场定价逐步接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信用评级与股票错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信用评级和高信用评级的公司股票错误定价水平较低;金融脱媒、产权性质与企业战略差异度显著影响信用评级作用的发挥。具体而言,信用评级在金融脱媒程度较高的宏观环境下、产权性质为国有以及战略差异度较大的企业中对股票错误定价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信用评级具有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盈余管理,修正了股价偏离价值的程度;信用评级等级则是通过提高投资者关注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了股票错误定价。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也为信用评级监管提供了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在全球证券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实现了不俗的业绩表现。文章介绍了ETF的交易特点及套利机制,并以我国ETF的市场表现为基础,以ETF套利机制及其对ETF定价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了金融危机前后两个阶段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我国ETF的套利成本进行估算,初步确定了我国ETF的套利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得出,我国ETF市场上仍有套利机会,即ETF折溢价水平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最后,本文对我国ETF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期货具有的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和杠杆效应的功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他们出发点和动机各有不同,主要为两类:一是纯粹为在市场中赚取价差收益,二是为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不管目的如何,从资金运作的角度来看,风险控制是交易的首要条件,而在期货市场各种交易方式中,套利交易属于低风险交易,适合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尤其是大资金的运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关键问题——证券的定价,利用无套利分析的方法对不良资产证券的发行利率进行了推导,建立了我国不良资产证券的定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银行业的部分不良资产实施证券化是可行的。另外,设计的不良资产证券同我国目前已经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相比,各指标基本是一致的,设计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