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2014年初,韩国发生了迄今为止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事件,涉及受害人数占韩国持卡人数的70%以上,韩国政府为此出台了史上最为严格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案,以此打击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事件.本文以此为鉴,反思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行衡水市中支课题组 《河北金融》2013,(5):64-65
收集、使用、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既涉及金融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涉及个人隐私的保护.如果出现与个人金融信息有关的不当行为,不但会直接侵害客户的合法权益,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诉讼风险.近年来,侵害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事件屡有发生,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因此,从制度层面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是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客户合法权益和金融稳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初步建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但同金融改革发展相比,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尽快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主要基本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权利,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国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现状和非金融机构存在个人金融信息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提供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涉及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并提出消费者仍将面临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风险,应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机构对个人金融信息的采集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个人金融信息的刑法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金融信息是与公民个人开展金融活动相关而产生、采集的金融交易信息及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关联到公民个人人格、财产等诸多权益,是个人信息重要而特殊的领域.现实中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侵犯行为日益频繁和严重,亟待刑法保护.侵犯个人金融信息行为类型较多,需要全面而针对地规制,既要完善现有罪名、增设专门罪名,更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建设,方为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相关新立法形势,在明确个人金融信息概念和特点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个人金融信息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保护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及具体制度路径已经为全社会所关注.本文从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日常业务过程中对个人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在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研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征信》2021,39(10):44-52
聚焦线上金融活动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对部分开展线上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征信机构等开展调研,对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机制和制度建设、技术防范、查询授权、规范采集使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线上金融活动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在法律、技术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内控机制、引导数据市场发展、加强合规监管、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如果将金融信息视为个人产权的话,权利的行使必然涉及产权界定而明确金融信息保护的范围实质上就是界定产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我国金融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明显,金融集团业务具有内部关联性、隐蔽性等特点,金融集团为减少成本,增强竞争力,利用控股优势,在集团内部共享客户信息成为一种常态,但却呈现出一种无监管的状态。金融集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既存在一般金融机构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显现的共性问题,还存在集团模式下所引发的特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法规缺位、监管不力、金融机构自律不够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金融集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框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张女士刚从境外旅游回来,就接到了某银行建议其换卡的电话。原来,张女士在境外使用了该银行的信用卡,其用卡地点在信用卡欺诈风险高发地区,张女士信用卡所载信息很可能已被不法侧录,于是银行及时作出了换卡提示。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关乎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上例中的银行及时跟踪持卡人境外用卡记录并提示持卡人换卡,保护了持卡人的金融信息和财产安全。本文将着眼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机制,通过分析个人金融信息的涵义,梳理我国相关立法情况,并与欧美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金融领域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金融科技虽然给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各种风险也随之显现出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以互联网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机构内部个人信息泄露等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使得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欠发达地区因为对新技术方面的认识欠缺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成为金融科技风险的最大隐患点。针对这种状况,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出发,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对呼伦贝尔市地区535家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并整理出本地区金融机构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存在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成果,探索欠发达地区在金融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8.
19.
网络时代中信息的获取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个人金融信息的泄露风险。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隐私权,美国《Gramm Leach-Bliley Act》(简称GLB)法及其实施细则作出了具体规定,然而实际的金融监管并不容易完成,本文借鉴了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的监管经验,并介绍了由信息安全中介机构协助进行金融监管的可行性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个人金融信息具有强流转性和鲜明的财产性,并以其独特的金融属性区别于一般个人信息与隐私。行为监管因其独特的制度优势成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最优方式。本文结合中国目前立法层级之间衔接不足,分业监管在混业经营行业实践中存在适用障碍,以及行为监管滞后与科技发展领先相矛盾的监管困境,提出了加强行为监管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完善协调机制、促进监管协同,以及打造监管与创新相融合的专业化行为监管格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