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工业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工业体系兼具经济效应与政治效应,从工业体系视角分析中国工业化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基础,认为工业体系是由具有紧密经济技术联系的多种部门和多个企业共同组成的工业经济网络。工业体系特有的经济效应可以从分工-市场互动的循环累积机制得到解释,政治效应在于实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工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工业体系建设目标如何确定、经济体制如何与工业体系相适应、开放战略如何与工业体系相适应。中国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在工业体系从大到强的新征程上,中国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工业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保持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工业要由大到强,发展更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化强国的建设,就必须及时把握全球信息化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新趋势,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以及行业全方位高水平的深入融合。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项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性举措。所谓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二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易体系。那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有必要从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和借鉴欧洲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对老工业基础改造,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健康快速发展,我们赴德国下萨克森州和鲁尔老工业基地等地进行了培训考察。在德期问,先后听取了汉诺威中国中心、下萨克森州经济部、社会保障部和汉诺大学经济教授、策勒市副市长等介绍的德国基本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德国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趋势以及德国政府如何运用技术创新体系来进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转型、发展。如渊整产业结构、技术革新以及所采取的倾斜政策、保护政策及取得的效果(医疗、税收、社保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砺 《特区经济》2005,(12):114-116
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过渡的社会转型期,通常表现为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经济快速增长过程。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除少数城市型国家与地区外),学术界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不实现工业化,就不会有发达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也不可能建成组织严密、分工有序和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体系,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我国现在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走的道路还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156项工程”的建设构建了中国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雏形,为新中国确立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56项工程”启动了中国大推进式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成规模地转移了苏联基础工业的基础技术,填补了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技术的空白,在短期内促进了技术进步,为中国形成较为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重构了中国工业化区域,造就了大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建立了一批多类型的工业城市群体,改变了建国之初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156项工程”是后发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赶超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7.
曹群媛 《乡镇经济》2010,1(4):91-94
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如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肥西县实际情况,从社保现状入手,分析了失地农民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将工业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是片面的,片面理解工业化会造成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等非工产业,扭曲产业结构等后果。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本质是专业化,工业化的起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二元经济。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工业化的基本保障。重新认识工业化意味着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为各个产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促进专业化分工,将推进市场化与推进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今后十年,是加速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如何搞好工业小区建设,组织和引导农村工业相对集中,发展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就成为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农村工业小区建设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工业是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实现凤翔从农业大县到经济强县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工业要有新突破。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顺应民意,遵循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那么,如何推进工业化?一、推进工业化,首先要实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的市场化为背景,以农业的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为框架的农业工业化,是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新疆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积极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全局。21世纪,经济发展将逐步进入全面的市场竞争,原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已不能担当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任。本文通过建立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系统,从产业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和产业关联效应等方面对新疆工业产业中36个主要行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与研究,并就如何提升新疆工业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生态工业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 人类仅用200多年的时间就建立了现代工业文明体系,同时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是,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因此,在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体系演变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种前瞻性的、与环境友好的、体现生态率的工业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型工业园区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园区将服务、土地、劳力等资源聚集在一起,以其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外资引进的集聚区和推进城市化的城市新区,是当前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大型工业园区的建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成为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有效载体,促使民营企业升级、集聚外来资金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华民 《沪港经济》2008,(10):19-19
随着学习效应的不断累积,以及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中国也可以像所仃发达工业化国家那样,经历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演进过程,最终站立到世界产业分工链的高端。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成功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同步推进城镇化。漳州城镇化建设必须与漳州工业化布局相适应,在工业化进程中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和初级阶段,主要依赖农业剩余转移和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剩余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也限制了农业发展能力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能力,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农业支持政策在保障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目前,中国工业化已经步入中级阶段,形成独立和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生产能力,不再完全依赖农业的支持,因此,应该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并不等于工业化,但是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有效方式.在不均质发展的中国,城市如何找准自己在区域中的定位,并依托这种定位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工业逐步通过工业化实现城市化,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实现城市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自身发展现状以及基本国情出发,从价值链分工的角度尝试性的提出了区域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链环节进行生产,并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逐步通过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李颖 《中国经贸》2008,(24):4-4
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如果东亚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无论对于东亚国家还是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东亚经济一体化预期效应可以从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方面加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化,只能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高水平开放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推进现代化的良好外部环境。高水平开放包括生产力高水平开放、生产关系高水平开放和国际经济关系高水平开放三个层面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规模,国际贸易投资质量高等典型特征。未来推进高水平开放,需要提升外贸质量,建设国际贸易强国;稳定外商投资,打造国际投资强国;强化特殊经济区制度创新功能,升级开放区域平台;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协同改革创新;积极参加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建立以规则为基础、共同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借助东京奥运和汉城奥运,日本和韩国分别实现了进入世界工业强国和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跨越。我国应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借助北京奥运的历史机遇,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创新商业模式,创造和打响一批中国自己的品牌,从而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而不必过于追求奥运的短期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