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进出口经理人》2005,(12):13-13
JP摩根中国证券市场部总监李晶女士11月11日表示:JP摩根对中国经济很乐观,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实体。李晶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如何从固定投资拉动型及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型.这需要政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2.
资讯·观点     
JP 摩根:2020中国将成世界第2或第3大经济实体JP 摩根中国证券市场部总监李晶女士11月11日表示:JP 摩根对中国经济很乐观,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实体。李晶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如何从固定投资拉动型及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型,这需要政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李晶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靠增加固定投资来拉动,但随着  相似文献   

3.
CPI持续高位运行,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高通胀时代?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一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物价上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说,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是正相关,经济高速增长必然拉高需求,需求增大必然拉高价格。  相似文献   

4.
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然看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悲观估计GDP增长率不会低于7.5%,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的进口会持续增长。这些因素汇集起来将会推动外贸形势持续向好。预计2014年货物进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5.
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然看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悲观估计GDP增长率不会低于7.5%,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的进口会持续增长。这些因素汇集起来将会推动外贸形势持续向好。预计2014年货物进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十二五”规划中,消费被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着消费拉动型转变.本文将依托相关数据,揭示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主张我国应该从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营造合理的消费环境、优化消费结构等方面努力,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厉以宁表示,对整个中国经济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经济增长势头挺好,增长率将达到8%至8.5%,物价上涨3%至4%,如果特殊情况发生可能超过。农民收入增长可能会快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就业问题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其主要驱动力或拉力是有所不同的.现阶段,中国必须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需求拉动型的增长模式转变.当前,中国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严重偏低,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采取了许多刺激消费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为此,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鹤 《中国物价》2007,(3):18-20
随着2005年下半年欧盟内部需求的复苏,欧洲经济2006年重新恢复到潜在增长率水平,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2.6%,欧盟25国将达到2.8%。主要推动力是内部需求的强劲增长、尤其是投资,以及持续的全球增长。不过受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2007年经济增长率略降,欧元区和欧盟将分别为2.1%和2.4%。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2012年,我国消费贡献率为55.0%,投资贡献率为47.1%,消费贡献率高出投资贡献率7.9个百分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发布的针对中国消费发展未来的研究预测,中国消费水平在2025年将提高到大约占GDP的50%,中国消费总量占全球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消费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决心从“十一五”规划期间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变一直以来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显然,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然而,目前投资在中国GDP的比重高达44%,而消费率却降至53%,较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如何拉动消费需求将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认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拉动型为主;还探讨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难点,提出了扩大我国消费需求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近来,农民收人问题愈发突出起来。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呈回落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滞长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关;而经济的增长又需要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持。——扩大内需是今后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扩大内需当然离不开对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需求的扩大。于是,启动农村市场,刺激农民的消费欲望就显得很紧迫。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较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来保持经济的高增长,而消费需求相对低迷。扩大国内需求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现实有效选择,而开拓农村市场则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黑龙江省由于受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导致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因此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扩大农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 0 0 1年第 6期载文谈到 ,几年来中国政府在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方面力度不小 ,但效应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分析其原因 :(1)居民收入的增长率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率。居民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变动 ,而居民消费需求又滞后于居民收入的变动。这种不同步的增长直接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化。近几年 ,城镇居民收入相对稳定 ,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难以缓解城市商品积压提供足够的购买力。即难以形成足够的有效需求消费 ,这是影响中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2 )居民消费倾向呈递减态势 ,即期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6.
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最新的报告预测,明年东亚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上升至7.2%。而推动东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对IT类产品的需求重新高涨、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在2006年继续高速增长,但预期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9.3%调整至8.9%。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1997,(9)
今年经济形势很不错,经济高速增长,通货膨胀则大为下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库存增加,企业开工不足,银行贷款下降,失业增加,社会零售额增加不多,投资增长不大,产品的产销率不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有同志认为现在"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扩大需求,以带动经济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成立呢?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就有一些学者担心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当时,主要是对出口需求这一部分增长太慢、需求不足担心。95年出口增长才5%,96年出口增长仅1.5%,相对于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确实显得偏低,因此,这种担心是有一定根据。今年上半年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出口增长26%,显然不能认为出口需求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14%,由  相似文献   

18.
今年经济形势很不错,经济高速增长,通货膨胀则大为下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库存增加,企业开工不足,银行贷款下降,失业增加,社会零售额增加不多,投资增长不大,产品的产销率不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有同志认为现在"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扩大需求,以带动经济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成立呢?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就有一些学者担心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当时,主要是对出口需求这一部分增长太慢、需求不足担心。95年出口增长才5%,96年出口增长仅1.5%,相对于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确实显得偏低,因此,这种担心是有一定根据。今年上半年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出口增长26%,显然不能认为出口需求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14%,由  相似文献   

19.
任志军 《商业研究》2012,(10):35-39
一个地区是什么需求拉动型经济其实是产业结构问题,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所依靠的拉动力转变的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宁夏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宁夏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限制,宁夏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的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冯杰 《市场研究》2003,(5):47-47
<正>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严峻这三大突出矛盾,新一届政府须继续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首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目前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决策。因为消费需求才是真正意义的最终需求,经济的增长归根到底要靠消费的提高来推动,扩大内需归根结底要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