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6,(14)
在当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全球范围内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短,整个地球日益变成我们所说的"地球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问题。因此,人们对于全球化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里面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全球化"的术语,但是马克思关于分工与世界交往的理论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全球化思想。回到经典著作,认真分析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中的全球化思想,对于我们看待今天的全球化问题会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商》2015,(28)
马克思用"世界历史"的概念,最早从理论上探讨全球化的问题。他认为全球化开始于资本主义但最终结局是共产主义,因为全球化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了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同时也奠定了群众基础。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概括总结以及对未来全球化发展的预测,为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马克思提出的全球化的思想出发,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以及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对中国应对全球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这一话题,概念新颖但由来已久,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无产阶级的世界性都让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而马克思所处时代条件,恰好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冲突为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可能,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也为研究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思想准备,使得讨论经济全球化有据可依。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反全球化思潮和逆全球化现象的危机也给予处在新时代的中国以新的思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中国智慧探索新出路。  相似文献   

4.
《商》2015,(41)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理论界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认知出现了一定偏差,认为其与资本主义全球一体化等同,因此必须要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中着手,从而深刻的分析经济全球化现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十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化是有益的,但2007年后,人们对全球化的信念开始不断减弱,多国都出现了对经济全球化支持度大幅下降的现象。同时,从近年来全球要素流动、世界贸易发展形势等反映全球化程度的指标看,全球化不仅没有扩大,相反却出现了本地化趋势。因此,目前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许用"半全球化"这个词可能会更合适。一、全球要素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义是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思路。在学术界,大卫·哈维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资本积累、全球化等空间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地理空间的维度对社会正义进行思考,试图构建一种"差异性正义"。因此,文章从"空间正义"这一概念出发,探讨空间的差异性与同质性,分析哈维关于"作为社会正义的差异性正义"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已经在关于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固有矛盾、自由贸易、货币与资本、工人贫困化和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论述中,对未来社会全球化问题作了许多前瞻性的预测与分析。了解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对于了解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全球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其中资本所有者相对于劳动要素供给者获益更多已成既定共识,但关于劳动收入内部结构演变及其原因的研究却显得相对不足。本文试图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收入份额变化。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降低了中等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份额,提高了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份额。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具有更明显的"高技能偏向",即全球价值链嵌入更能够提高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份额。全球价值链嵌入使得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目前总体虽没有出现明显的"极化"现象,但已经有微弱的"极化"趋势显现。本文的研究发现为理解"逆全球化发生在发达国家,拥护全球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华启和 《商业时代》2007,(33):4-5,18
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他的著作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和梳理了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维(生态技术)、生态经济发展的知识维(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维(生态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的文化维(生态文明),这些都为我国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其方法.理论界在呼唤"回到马克思",说明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当代意义,特别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依然是一种思想上的"先进生产力".本文首先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理论来源开始,重新回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提取并分析了五种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为运用它来解决具体经济问题作出了范例.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利用后起国优势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不均衡发展及逆全球化等挑战,本文旨在利用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揭示经济危机及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以及分析在不均衡发展及逆全球化挑战之下,发展中国家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遵循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具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特征,是活的理论和活的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化必须依照马克思的思想方法进行体系创新,并通过约束条件的放松重构价值—价格关系。"转形问题"百年争论的根源在于不同理论思想方法的差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接轨",相反,它可以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提供宏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全球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山东半岛港口群为视角,并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对全球化港口物流供应链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通过深入调查山东半岛港口群的物流发展现状,为山东半岛港口群物流发展和港口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着重分析了山东半岛港口群融入全球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途径;最后,结合山东半岛港口群的资源禀赋,以港口与腹地的联动互动,为山东半岛尽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球化供应链系统提供了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在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著作中,列宁提出了许多有关世界市场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并且他看到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指出,市场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由国内到全球无止境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俄国边疆地区等国内市场已被卷入世界市场的旋涡。从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已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俄国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漩涡。这些被以往的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著作中,列宁提出了许多有关世界市场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并且他看到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指出,市场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由国内到全球无止境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俄国边疆地区等国内市场已被卷入世界市场的旋涡。从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已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俄国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漩涡。这些被以往的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他的那个时代就预见了今日的全球化理论,在他的的思想中表述为“世界市场”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它是全球化理论的前期阶段,但并未过时,理论本身的指导性、创造性,对今日的世界各国依然有警示作用,对我们更好的处理面临的全球化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考察世界历史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评价经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经济全球化的新思路和新视角,而且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在考察一个国家的发展时,必须将其放到世界大背景下来考虑,从世界历史来审视民族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并没有自成系统的产业结构理论,但关于产业结构的思想却散见于马克思的理论论述中,本文研究整理了马克思关于产业均衡与协调、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与市场机制关系的论述,同时探讨了马克思产业结构思想对"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议经济全球化与全球贫富两极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发达国家发动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的贫富两极分化.本文从国际贸易、生产、资本和国际经济规则方面分析了"数字鸿沟"扩大的原因.经济全球化与贫富两极分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世界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越发展,两极分化会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