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晓东 《时代经贸》2007,(6Z):185-185,F0003
推进墙材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人口、资源、能源和环境状况,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与和谐社会建设大局,对此国家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但由于中国的人口太多,导致能源的人均占有率极低。所以,做好节能方面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中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作为一种常规能源,民用建筑中电气耗能急需做好节能的设计。本文主要就民用建筑中电气的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周大地 《广东经济》2005,(10):19-21
为了解决今后很可能出现的能源资源短缺和经济风险,我国必须走节能优先的道路,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落实到实处。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先省份,也必须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降低能源消耗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能源使用和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在节约能源的环境下发展经济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美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主要采取以节约能源为重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施资源节约战略等措施,使美国资源利用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效显著。我国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应建立基于市场的节能政策调节机制,通过法律及政策实施节能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资源,加强节约型社会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约能源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进步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资源节约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主体等内容。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能源紧缺已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常态化现象。因此转变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实施节能优先战略,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绿色低碳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有限的能源投入达到最大能效产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农村能源现代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我国能源需要和保护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资源浪费严重、耕地减少过快、能源供求矛盾突出和污染加剧等现实问题,吸取世界上先进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运用税收政策加强土地、水、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节约与综合利用,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致力于将人为建筑融入自然的循环规律中。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今社会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浪费、过度消耗等严峻问题。我国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为了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建筑正好体现了这一观点。在不损害自然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源,这主要得益于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怎了么样在建筑中减少能源的消耗,少浪费一点后代的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单位GDP能耗在五年内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国节能减排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应增加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提高节能减排的激励和处罚标准。完善税收制度,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项目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探讨包括资源减量节约、污染减排节约、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技术支撑五个子系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应用,并以江苏省及省辖13市为例,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水平发展指数(LD)、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协调度(HD)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持续度(SD)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能力水平指数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社会发展协调度在短期上升后趋于下降,表明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关系正逐渐减弱,呈现非持续发展态势。江苏省市辖13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节约型社会发展水平指数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节约型社会发展协调度规律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江苏省距离资源节约型社会尚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契机,构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各区域间协调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江苏。  相似文献   

13.
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在技术进步和逐步完善的法规政策的强力驱动下,世界光伏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对于优化国家能源结构。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低碳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产业规模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最后就我国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基因重组理论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借鉴企业基因的概念和企业基因重组理论,对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进行探讨,提出了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创建基于单个能力要素和基于价值链能力要素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思路.并认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需要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产业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5.
税收政策是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工具之一。采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节能减排税收收入与我国单位GDP能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各个税种的节能减排效应差异较大。其中,增值税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仍有改善空间,而消费税和资源税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议通过全面改革资源税制、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以及优化增值税税率等系列措施,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和都市不断的大型化,水资源的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在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工业废水的回收和处理技术、农业节水技术以及家庭节水与净水技术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对水资源的利用必然是一个节约、环保、安全、便捷、可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模式。通过研究日本在水资源利用、精细化管理以及水利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的做法,期望为我国节能城市等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以色列、新加坡和日本等水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明确的法律规定、完善的政府管理体制、全面的节水意识和先进的水利技术等。本文在研究上述国家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资源现状,对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节能减排进程的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节能减排是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资源紧缺和环境承载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文对我国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做了回顾与总结;遵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制定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并参照六个方面的依据,确定了各指标的目标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功效系数法对我国2006-2008年节能减排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与比较;并就加快我国节能减排的进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包括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加强民工在职培训,提高其城市就业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投资,破除各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强化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太阳能资源的生态区域作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气候学生态应用指标,对太阳能光电转换和光热转换利用分别作了实用区划,论述了各区能量的丰富程度和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