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卞继红 《特区经济》2014,(11):208-210
根据2002-2012年相关数据分析,蛾乡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差距远超过城乡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的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程度不同。文章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方面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过快增长,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转移性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失地农民的个人转型研究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对北京、青岛、成都和南宁等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失地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及城乡结合部地区体制变革状况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的影响因素,并从收入分配、就业安置、社会保障、人力资本投资、市民化意识等角度,就推进失地农民个人转型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宁波经济》2004,(8):16-1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1-6月份,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8380元,同比增长16.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702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累计为1391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1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同比增长6.2%。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非农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城乡收入差距关乎社会公平、牵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09—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就中小银行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渠道产生的间接效应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中小企业发展主要通过就业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就业效应要大于经济增长效应。政策含义:优化金融结构中的银行业结构,使得中小银行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释放就业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发展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是繁荣经济、继往开来的基础所在,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良好的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够提高生产力、创造就业,并能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可分为三类: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具有经营利润,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准经营性项目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但无经营利润;而非经营性项目,则没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非经营性项目和部分准经营性项目由于其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并且常常投资巨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近年来随着GDP的增长减缓,农民收入增长呈现一路下滑趋势,且农民收入增长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人均GDP降幅的现象,主要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民收入的构成及其来源的变化,指出农民收入中的非农收入构成了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农民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增幅缓慢的原因。同时指出城乡就业壁垒阻碍农民牧人中来自非农收入的增加,二者共同构成了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原因,最后分别针对农民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增加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第三产业发展与城乡协调理论出发,运用中国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的影响出现扭曲效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时城乡收入、消费比的扩大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就业比重是城乡收入比的Granger原因.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不协调和城乡就业增长差距受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影响显著,指标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长期系统影响,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最后本文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通货膨胀的影响必须考察人们的通胀承受力,审视居民通货膨胀的真实负荷状态。文章通过构建居民通胀承受力测度指标,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通胀承受力比较分析发现,中部地区农村居民都具有一定的通胀承受力,但已接近容忍临界点,通货膨胀对农村居民的冲击比城镇居民更为明显,农村居民通胀承受力最强的是河南,最稳定的是湖北。另外,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分项收入也都具有一定的通胀承受力,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居民防御通胀风险的主要收入来源,而经营性收入的通胀承受力最稳定。提升中部地区农村居民通胀承受力,应该要保障农民就业,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措施,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3.4%.从收人构成来看,除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外,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蔡武 《上海经济》2018,(4):56-70
文章首先通过选取合适的测度指标分析并比较了历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发现两者呈现相伴扩大的趋势;然后采用JJ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目前确实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最后通过劳动力就业对城、乡居民各自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度的测算和比较等做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城乡两地区存在的现实情况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了条件,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在长远内仍然可以有效发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联系实际情况对结论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1.
汤清  何月冰 《改革与战略》2011,27(5):25-27,49
文章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发,得出我国GDP增加额主要流向企业和政府,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造成我国投资过剩,内需不足;而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的消费率,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居民在城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得出农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女性的边际消费率较高,年龄介于35-44岁的居民具有高收入高学历的特征。文章认为,为拉动内需而转变发展方式应从增加居民的货币收入、抑制高房价、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女性就业率和加大社保与教育投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共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会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的短期效应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中长期效应反而是使其缩小;城乡非均衡增长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比,非均衡力量的增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扶农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反比,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少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界限内,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补贴支出的增加而减少。为此,要进一步缩减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速劳动力流动、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生产发展和完善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了规模经营的扩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但土地也是农民获取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获取转移性支付的重要依据,是当前农民维持和改善生计最重要的生计资本,将来更有可能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最有潜力的增长点和最强劲的动力源.调查发现,转出土地的农民普遍面临就业困难、生活成本上升、社会保障水平低下、收入差距拉大等难题.为此,提出了发展农村小城镇,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扶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强化公共保障服务及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当前影响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预期收入不理想、消费能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城市失业人数增多等。因而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环境的改善,是我国建立健全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工农业间"剪刀差"、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及行业差别存在,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所造成的.应通过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加大培育中等收入人群比例、限制高收入人群收入过快增长等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结合部是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地带,因为城乡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淡化了城乡结合部的行政界限,使其地域范围较为模糊,同时有着动态扩张、人口成份复杂、城乡管理交叉和缺失并存等特点。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城乡发展断层,阻碍着城乡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均收入数据都处于"城乡二元化"阶段,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种数据。最近,这一现象被首次打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相似文献   

18.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威海市消费需求受收入相对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不完善、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等问题影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偏弱。拓宽就业渠道,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消费;组织大型购物活动,促进居民消费。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良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江平 《特区经济》2010,(12):216-217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地影响,关乎到经济、社会的稳定,本文从收入分配的国家、居民、企业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和区域差距四个方面考察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升级往往会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动。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而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全国和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提升主要是投资增长的贡献,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的提升有积极作用,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投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