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全球货币尚未统一的现实条件下,货币错配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一国对外资产与对外债务的状况,可以把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与债务型货币错配,本文首先探讨了这两种类型货币错配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其次,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最后,提出了防范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非公共部门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持续积累,并通过债权型货币错配的净值效应对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冲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外汇干预可以抑制净值效应,但如何确定最优的外汇干预程度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文章首先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经济模型并基于产出和价格稳定的视角进行了福利分析。结果显示,净值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是非中性的,而外汇干预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净值效应对福利损失函数的影响是非线性且不连续的,其影响大小取决于一国的各项经济参数及冲击的大小;外汇干预程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对冲净值效应,但是渐进地调整外汇干预程度并不必然是最优的。进而,文章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估计了模型参数,测算了最优的外汇干预程度。文章发现,在当前存在严重债权型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中国应适度降低外汇干预程度。然而,在逐步降低外汇干预的过程中,货币错配净值效应对物价的通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为避免重蹈世界最大债权国日本的覆辙,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不应完全放弃外汇干预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夏建伟 《特区经济》2007,(12):65-66
货币替代、美元化与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三者都会对其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它们在现象上非常相似,相互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但是在本质上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形成机制等方面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年来我国发展过快,很多政策制订上并算不上完善。所以在我国飞速发展中也不知不觉间堆砌起了很多泡沫,若处理不好汇率制度与外币资产负债的关系也必定会因为货币错配而导致出现难以估量的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实施不同汇率制度与货币错配程度间关系,联系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严重的货币错配会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本文主要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角度介绍了国际学术界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球性货币错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表现,而以"美元本位制"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性货币错配的重要根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国际间货币金融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国货币错配程度,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扩大和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商业银行货币错配的风险构成与危害之理论分析为基础,根据6家样本上市商业银行的外汇敞口、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外汇存贷等数据,探究了我国商业银行货币直接和间接错配风险的实际情况,结论发现: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严重的债权性货币错配。为此,文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朱超 《世界经济》2008,31(5):34-43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测度货币错配指标体系的演变进程,提出综合货币错配绝对量指标,并用该指标测度中国总体货币错配,而且将经济体分解至公共部门、银行部门、公司部门、居民部门进行部门层面间的交叉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净外币资产型的货币错配,并已经造成巨大损失。部门之间交叉程度不高,货币错配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79%)和银行部门。  相似文献   

9.
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量因素是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来提高效率,而这必然依靠市场化力量。  相似文献   

10.
货币错配与东亚金融合作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货币错配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表现为巨额正外币资产头寸,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将带来巨大的风险挑战。因此加强对货币错配问题的研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对汇率制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估计我国的货币错配水平,分析我国的货币错配现状,指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风险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使得在钉住汇率制度下积聚的巨大货币错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货币错配是否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经济衰退以及本世纪以来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累积的新风险进行梳理、比较与分析,认为净外币负债型货币错配与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阿根延、巴西和墨西哥三个新兴市场国家1990--2010年间的货币错配指数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利用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得出:货币错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货币错配的急剧增加,对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会使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失效.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正面临人民币汇率稳定与物价稳定的"两难冲突",国内外一些学者主张我国应该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从货币错配的角度探讨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表明,由于存在较严重的货币错配及特殊的国情,现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短期内,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并不具有可行性,货币政策适合以货币供应数量和价格作为混合使用的政策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美经济失衡是美国长期坚持美元霸权战略的产物,也是中美两国金融发展差异的自然反应,同时还是国际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过程中,凸显的国际生产中心和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后,加深了中关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该文认为:中国应采取必要的对策进行调整,如,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推进制造业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化同步进行、坚持资本输出与产品输出并重发展战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逐步开放资本项目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期限错配问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存贷款期限匹配一直被业界人士所关注。本文从近几年的利率期限结构与存贷款期限结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再根据相关理论和现象说明其原因,进一步证明商业银行因存贷款期限错配而产生的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张翊 《特区经济》2014,(5):182-183
我国2005年《公司法》修订后,扩大了公司出资的形式,但并没有明确将债权规定为法律允许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而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将债权作为公司出资的情况,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在积极倡导债权出资的合法化。因此,如何在借鉴国外优秀的法律理念的基础上,完善债权出资的具体法律规则,为投资者创造机会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就成了目前我国公司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供应影响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对货币供应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目前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且具有一定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国外资本尤其是投机性资本的大量流入对扩大货币供应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它不仅直接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而且还对货币供应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9.
论货币危机成因及中国货币金融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从货币危机成因的理论综述人手,首先回顾和归纳了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其次分事前事后两种类型阐述了政府所通常性采取的避免或预防危机政策与方法;然后结合我国金融体系中可能诱发危机产生的因素,对我国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提出了中国在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相比各国所存在的防范货币金融危机的系列优势,以及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下的防范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贷资源错配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而不确定性冲击会加大错配的程度。本文基于中国典型事实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不确定性冲击作用于信贷资源配置的机制。研究发现:(1)不确定性冲击上升会影响银行对于风险的认知和判断,使得银行权衡高低生产率企业之间的风险等信贷需求方因素,导致其信贷供给行为在两类企业间存在着差异,进而使不确定性冲击产生信贷资源配置效应;(2)面对不确定性冲击,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通过结构性财政政策实施担保和救助能够有效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改善高风险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改善投融资预期,缓解信贷资源错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