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一、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循环经济,是从资源环境作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社会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这一根本认识出发,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相容为目标,依据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代谢循环模式而创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体系与形态.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2.
马国荣 《发展》2009,(9):37-3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项政策措施,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绿色湖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绿色湖南”,就是要使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不以损害和降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危害和牺牲人类健康为代价,以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三者互动和谐、共生共赢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练兴常 《宁波通讯》2005,(11):28-29
人口、环境、资源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是这三个问题中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经济的无序发展、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各类生物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建设碧海生意和绿色港湾,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海鲜食品.促连海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质构成一个综合体 ,即生命系统 ,而无生命的物质包括光、热、空气、水、土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 ,构成了生命运动的环境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就是这两个系统的有机组合。任何生物有机体都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生存 ,人类的生存同样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既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场所 ,又提供了人类从事活动的物质资源。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 ,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加强了 ,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剧了。因此 ,生态环境能否维持正常的运行 ,能否继续成为人类生存的良好基础 ,首先取决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本文通过对生命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资源因素、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社会发展与生态破坏、水资源发生危机等几方面论述了生态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即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又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自然生态是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的平衡体系,一旦因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而破坏了这种平衡,生态环境必然恶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应有的基础。良好的生存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实现人与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控制因素。近些年来,我国河西走廊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类活动加剧,出现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威胁到当地人群乃至动植物的正常水养供给和生态环境平衡。文章通过分析河西地区水资源现状以及保护措施中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建设性对策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人类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类需求,就其本性来讲,是包括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全面需求。这种需求,是整个人类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人类需求,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范畴。在无限渴求的长河中因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明显表现出历史的阶段性。正如“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  相似文献   

10.
张瑜 《魅力中国》2014,(8):256-256
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当然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以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生态环境安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构筑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经济社会的安全度,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治理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茗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5):52-54,6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能否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发展不容乐观,个别地方生态环境治理严重滞后,甚至出现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统领,深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从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及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土地供应约束增强,通过大规模围海造地拓展天津滨海经济发展的土地空间,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选择。然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则表明:围海造地在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土地供应压力,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各种消极影响,并进而可能转化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此,能否客观评价天津围海造地的经济社会效应,实施合理的政策选择,对于实现围海造地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也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企业绿色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直接制约和影响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精髓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永续发展的一种目前人类最高形态的发展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包括生态平衡维持、环境质量改善、资源持续利用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的经济社会发辰战略.正视西藏特殊区情,依据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是西藏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供应不断提升的依赖,以及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关注,使得能源电力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推动能源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共同取向,也成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博弈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态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作者从“全球问题与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开采无限”、“人口压力与难以承载的环境容量”等方面,广角般地透视全球背景下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资源等带来的冲击。作者以大量翔实的统计数据与实证材料为我们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示了“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普遍选择的跨国战略这一背景与动因。  相似文献   

18.
雷鸣 《当代陕西》2009,(8):22-23
资源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同时,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事关圈家安全的大事,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我国是一个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尤其在进入上业化中期之际,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方针政策进行了详尽阐述,体现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藏民族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流经全区十八个县市,是我区经济相对发展较快,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所以治理雅鲁藏布江两岸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而桑日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属“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区之一,总人口1.6万人,其中藏族占98%以上。总面积2638平方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