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修课是当代高校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公共选修课程设置、课程定位、学生选修满意度、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探讨,从当今大学生的需求角度了解大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知和期望,并由此对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公共选修课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组织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并结合工科类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对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计模式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晓文 《开放潮》2006,(9):60-6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指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跨学科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校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修做了一些规定,如我校规定:学生至少要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学分,其中:工科类学生至少需选修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4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3学分;文科、经济管理类学生至少需选修理工类课程4学分,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类课程3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改选经济管理类课程)。公共选修课通常由学校教务处整合全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向全校学生开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选修课管理规定进行选修。尽管各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选课流程;但新升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还未完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发挥的作用,在其选课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选修课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为例,对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起因及实践探索进行总结,探讨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分析了民办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重点论述了民办高校改进公共选修的措施,主要是:开展多学科课程,扩大课程结构;多角度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引进安排外籍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课程体系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竞赛"中所反映的知识体系结构是"强基础、重工程"的体现,研究的目标是基于"学科竞赛"的知识需求,建立多模块专业知识体系结构,采取多平台专业实训体制,发展"自底向上"的实践知识体系。按照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位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对公共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强公共选修课管理和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共选修课教学:一个大学教师的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以选修制为核心,保证选修课的数量与质量是学分制实施的精髓.目前公共选修课普遍存在着学校不重视、学生漫不经心等问题.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选修课的开设,教师必须广泛收集教学资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样选择教学方式,同时加强课堂考查和成绩考核,才能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其授课对象与专业课有较大区别,公共选修课教师应从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着手,不断改善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袁庆红 《黑河学刊》2012,(8):115-116
优化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石。要走出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重技术教育轻公共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误区,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公共选修课设置情况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实现从手工选课到网上选课转变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措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做好选课工作的全程控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教学监督,严格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国内各研究型大学均在对人才培养理念、学科专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而此项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打通本硕课程体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原有的培养体系和教学系统比较独立,各自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分别由教务部和研究生院负责编制与实施,两者间无法互通。文章阐述了为打破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间的壁垒,作为首批教育部国家试点学院之一,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先试先行,重新对该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设计,对本专业和本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整合,使得课程体系在纵向有明显的连续性,横向有明显的层次性。绝大多数研究生专业课程开放为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程,本科生在大三和大四学年均可自主选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硕贯通培养。  相似文献   

14.
李华  张建平 《理论观察》2009,(2):116-117
美术鉴赏类课程有助于高校学生“三观”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意识;有助于学生产生愉悦心理,形成乐观的学习与生活心态。因此,美术鉴赏类课程应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当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积极地开发。  相似文献   

15.
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之后,知识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国际高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高等学校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革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本文以高校国际课程普通化学为例,探讨当前在改革课程体系中逐渐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即高校国际课程的选修化、综合化、国际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调查分析浙江省5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构建模式设想,认为应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普及课程与提高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全面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瑜伽因其对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作用走进了大学校园,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为了了解我校瑜伽选修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特对江西师范大学瑜伽选修课程的开设现状、学生的认识情况及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我校瑜伽选修课程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性别单一化,选修目地多元化,瑜伽选修课程的任课老师在理论知识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加强.  相似文献   

18.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然而,各个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本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庞大的眼镜消费群体,本文从开设的必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探讨了医学院校开设《眼镜学》公共选修课程问题,以期促进大学生视觉健康。  相似文献   

20.
朱燕 《理论观察》2014,(11):176-176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描绘出清新的课程蓝图,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选修课程五彩斑斓的活动模式设计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爱好,为他们不同的发展倾向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使他们在选修课程的后花园中收获精神的圆满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