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宁在提出综合主义理论后,从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其重点主要是探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根源以及各国政府的战略管理对其影响和作用。目前,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86年11月,邓宁在天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召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介绍了他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自从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以跨国公司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以来,近30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活动在全球的扩展与深化,关于跨国公司形成机制及其活动原理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了,且已形成诸多自成体系的理论、派别。其中尤以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后来的发展水平理论较为引人瞩目,国内对上述理论也作了不少评介。但是,对被国外学术界视为“分析跨国公司的有力工具”甚至是“关键性理论”  相似文献   

3.
程序公正性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战略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程序公正性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的战略关系 ,并构建了基于程序公正性和战略自主性的子公司战略分类模型 ,最后对跨国公司决策程序公正性判断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间长期资本流动主要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某种经济法人以他国的工业厂矿、商业金融等为对象,以获取企业经营权为前提和核心,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利润、销售收益或其他经营收益的一种直接生产经营投资或税后利润的再投资活动,其资金的对外投放形式具体包括跨国的兼并购买、经营转让、资本合作、股权控制等等。几十年来,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一直注重于对按产权所有划分的种种直接投资方式,诸如全部或在一定参股下限以上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建立独资子公司;投入贷币资本、物质资本。  相似文献   

5.
论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的交易成本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主流跨国公司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Zander和Kogut基于知识特征研究角度的跨国公司理论,并对跨国公司R&D的全球分散化和R&D的国际战略联盟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张鹏飞  于楠 《中国经贸》2009,(10):42-42
本文通过对有关跨国公司知识内部转移理论的文献进行梳理,回顾了跨国公司知识内部转移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跨国公司有关。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外商投资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含义、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进行了现实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来应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利益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考察了实物期权理论的特征及其在跨国投资中的应用以后指出,可以对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扩展,并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研究的理论新视角。最后,文章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和变化状况直接证明了这一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后,随着各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各种跨国公司理论应运而生。纵观当代跨国公司的理论流派,无非属于两种类型,即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微观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垄断竞争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宏观理论的主要流派有:资本化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水平理论。下面简要地对这些理论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论跨国公司的就业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与国外发达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外资大规模的持续流入对国内经济产生了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冲击,诱发了跨国公司的挤出效应。20世纪 90年代,我国就业弹性的明显下降,就是和这种挤出效应密切相关的。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并没有给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带来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跨国公司避税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面对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这一问题,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国际反避税税制,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和观察体验,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economies of scale exist for tax planning. In particular, do larger, more profitabl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void more taxes than other firms, resulting in lower effective tax rates? While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ceteris paribus, larger corporations have higher effective tax rates, firms with greater pre‐tax income have lower effective tax rates. The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effective tax rates (ETRs) and pretax income is consistent with firms with greater pre‐tax income having more incentives and resources to engage in tax planning. Consistent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eing able to avoid income taxes that domestic‐only companies cannot, I find tha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general,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more extensive foreign operations, have lower worldwide ETRs than other firms. Finally, in a sampl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nly, I find that higher levels of U.S. pre‐tax income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U.S. and foreign ETRs, while higher levels of foreign pre‐tax income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U.S. and foreign ETRs. Thus, large amounts of foreign income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orporate tax burdens. Overall, I find substantial evidence of economies of scale to tax planning.  相似文献   

14.
杨扬 《上海经济研究》2005,(11):111-115
本文对西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并运用海外子公司理论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洪烈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115-118
外派人员的成功外派经验对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发展战略和进行海外扩张至关重要,然而外派人员结束海外外派任务返回母公司后却离职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大部分跨国公司没有为外派人员提供合适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外派人员很难再次融入母公司的文化氛围,出现了逆文化休克现象,导致外派人员的职业发展停滞的“高原”时期。外派人员的大量流失,为跨国公司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跨国公司也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职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进行系统性的概括和提炼,从多维角度,对外派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地理论分析和归纳,结合外派人员的职业发展特点。对影响外派人员职业发展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和机遇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跨国公司与外派人员双赢的职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恒 《改革》2004,(6):68-73
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更是我国今后引资的重要趋势。然而这种不同性质的多种资本主体并存于中国市场的特质将直接决定彼此的生存空间和获利机会,并最终决定投资的绩效和宏观经济稳定性。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和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手段,并从品牌、技术和币场占有率三个方面考察跨国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可以得出已经形成隐性垄断的结论,相应地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对跨国并购实施竞争规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在投资整备期,跨国公司为了巩固和完成其整体战略布局,加大了研发投资力度,调整对华R&D投资策略,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整备期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策略的调整趋势,指出这种调整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跨国公司以与我国国有企业合资的现象逐渐增多。在国有企业控制的行业内,大中型国有企业一般还拥有行政垄断优势,大型跨国公司具有经济性垄断优势。分析表明,双方市场势力都强、横向合资与进入壁垒高,合资最可能巩固甚至强化行政垄断地位,并增强经济性垄断势力,市场结构更集中。市场进入壁垒低或国有企业市场势力相对较弱时的各种方式合资,虽然合资的市场结构效应不明显,但合资可能增强经济性垄断并削弱行政垄断优势,造成国有企业资源流失。  相似文献   

20.
黄一玲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59-162
文章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已经使得跨国公司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非国家行为体,对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起到了日益增进的作用。目前不断增长的中国跨国公司对美国直接投资活动根本上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利益,也对两国日益加深的相互依存的经济政治关系产生着越来越广泛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